互聯網套件,包括網絡瀏覽器,郵件和新聞客戶端,超文本標記語言編輯器和因特網中繼聊天客戶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SeaMonkey是一个自由的开源以及跨平台的网络套装软件,包含一个所见即所得的可视化网页编辑器。此软件是以Mozilla Suite为基础创建之软件,是Mozilla基金会旗下软件Mozilla Suite 1.7版本的延伸,目前由旗下的SeaMonkey项目领导团队开发[2]。
![]() |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2年7月14日) |
SeaMonkey在英文中指的是“丰年虾”,所以图标由海水和丰年虾组成。不熟悉原文而望文生义者多误解为“海猴子”。[3]
在2005年3月10日,自从Mozilla基金会将软件开发部分专注于Mozilla Firefox以及Mozilla Thunderbird之后,就宣布Mozilla Suite这个包从1.7版本后,不会再出现更新的版本。
尽管如此,Mozilla基金会强调仍将持续提供类似于Mozilla Suite的网络包给Mozilla的社群成员,也因此,SeaMonkey项目领导团队(SeaMonkey Council)应运而生,就承接了Mozilla Suite开发人员的班底,进而取代Mozilla基金会,而在2006年1月30日,SeaMonkey发布1.0正式版。
为了避免某些人因仍需使用Mozilla Suite而和新问世的软件名称混淆,因此在经过Mozilla社群成员的决议之后,于2005年7月2日宣布,将以SeaMonkey此名正式取代并继承Mozilla Suite这个网络包。
“Seamonkey”是Mozilla基金会在开发Mozilla Suite时所使用的项目代码,而SeaMonkey项目领导团队(SeaMonkey Council)当时正透过Mozilla基金会进行商标的注册许可[4]。与此同时,该组织在SeaMonkey 1.0问世时,也将使用分立的版本计算系统。尽管SeaMonkey是使用不同的软件名称与版本序号,SeaMonkey 1.0的代码编译基础还是和Mozilla 1.8完全相同。
在“SeaMonkey”正式成为官方名称之前,这个软件项目曾一度受到长时间使用Mozilla Suite的用户与程序测试员的批评,主要是因为大多数的用户与程序测试员仍旧希望使用“Mozilla”或“Mozilla Suite”作为软件的正式名称。尽管如此,Mozilla基金会仍旧开始必要的更名项目,藉以与该组织旗下的另一个软件Mozilla Suite进行区别。
SeaMonkey项目领导团队(SeaMonkey Council),主要负责SeaMonkey的开发、测试,以及该软件项目的管理,目前是隶属于Mozilla基金会的一个组织,从Mozilla Suite的开发团队中独立出来,现在的成员如下[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