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MT-LB(俄语:Многоцелевой Тягач Легкий Бронированный,罗马化:Mnogotselevoy tyagach legky bronirovanny,英语:multi-purpose towing vehicle light armored,直译:多用途轻型装甲牵引车)是苏联产的多用途履带式两栖装甲车,20世纪70年代投入使用。20世纪90年代起波兰也开始生产这种战车,其原装发动机(雅罗斯拉夫尔发动机厂制造)被波兰PZL梅莱茨公司制造的的6缸SW680柴油发动机取代。[2]
MT-LB装甲输送车 | |
---|---|
![]() | |
类型 | 两栖装甲运输车 多用途装甲车 |
原产地 | 乌克兰苏维埃 |
服役记录 | |
服役期间 | 1970年代初期- |
使用方 | 见使用方 |
参与战争/冲突 | 苏阿战争 两伊战争 海湾战争 德涅斯特河沿岸战争 第一次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 1992年—1993年阿布哈兹战争 第一次车臣战争 第二次车臣战争 伊拉克战争 俄格战争 博科圣地叛乱 叙利亚内战 伊拉克内战 (2014年–2017年) 第二次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 俄乌战争[1] |
生产历史 | |
研发者 | NAMI (汽车研究所) |
研发日期 | 1950年代 |
生产商 | 哈尔科夫拖拉机厂 |
基本规格 | |
重量 | 11.9公吨(13.1短吨;11.7长吨) |
长度 | 6.45米(21英尺2英寸) |
宽度 | 2.86米(9英尺5英寸) |
高度 | 1.86米(6英尺1英寸) |
操作人数 | 2 |
载员 | 11 |
装甲 | 14毫米 |
主武器 | 12.7mm NSV/Kord重机枪或 30mm AGS17D/AGS-30自动榴弹发射器或 30mm2A42/2A72机炮 |
副武器 | PKT(2500发) |
发动机 | YaMZ-238 V8柴油 SW680 I6柴油(波兰产) YaMZ 238:180 kW(240 hp) SW680:180 kW(240 hp) |
功率/重量 | 15 kW/t(20 PS/t) |
悬挂 | 扭杆 |
作战范围 | 公路:500 km(310 mi) |
速度 | 公路:61 km/h(38 mph) 越野:30 km/h(19 mph) 水上:5到6 km/h(3.7 mph) |
20世纪50年代,苏联NAMI (汽车研究所)开始了一项战车开发计划以取代AT-P系列火炮牵引车(基于ASU-57空降自走炮)。为了满足这一要求,在PT-76两栖轻型坦克底盘的基础上开发了MT-L。MT-LB是MT-L的装甲衍生型。20世纪70年代初投入生产,由于存在许多现成的零件(例如发动机最初为卡车开发),战车非常便于制造。
战车在乌克兰苏维埃的哈尔科夫拖拉机厂[3](KhTZ)和保加利亚制造。[4][5]之前同样是斯塔洛瓦沃拉冶炼厂得到授权以在波兰生产。[6]
成员(一名司机和一名车长/炮手)坐在战车前部的隔舱,发动机在隔舱后面。后部的隔间最多可运载11名步兵或最多2,000千克(4,400英磅)重的货物。战车可拖挂6,500千克(14,300英磅)重的负载。战车完全两栖,在水中时由履带带动战车前进。[7]
战车前部的一个小炮塔搭载一挺7.62毫米PKT机枪,可手动360度移动,俯仰角-5/+30度。战车采用轻装甲,可防护轻武器和炮弹碎片,钢材厚度为3至10毫米(0.12至0.39英寸),炮塔前部最大厚度为14毫米(0.55英寸)。[8]
多种武器系统均基于MT-LB的车体(例如箭-10或SNAR-10(一种炮兵观测雷达))设计。
![]() |
1976年起,波兰斯塔洛瓦沃拉冶炼厂获得MT-LB的生产授权,同时还开发了具有更好的漂浮性能的改进型底盘SPG-2。[14][15]
混合车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