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氮䓬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氯氮䓬(INN:Chlordiazepoxide)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用于治疗酒精戒断症候群和焦虑症[4]。一般口服使用[4]。建议持续用药时间低于 4 周[5]。药效迅速显现,可持续三天[6]。
![]() | |
![]() | |
临床资料 | |
---|---|
读音 | /ˌklɔːrdaɪ.əzɪˈpɒksaɪd/ |
商品名 | Librium, others |
AHFS/Drugs.com | Monograph |
MedlinePlus | a682078 |
依赖性 | High[1] |
成瘾性 | Moderate |
给药途径 | 口服给药, 肌肉注射 |
药物类别 | 苯二氮䓬类 |
ATC码 | |
法律规范状态 | |
法律规范 |
|
药物动力学数据 | |
药物代谢 | 肝脏 |
代谢产物 | • Desmethylchlordiazepoxide • 地莫西泮 • 去甲西泮 • 奥沙西泮[2] |
生物半衰期 | 5–30 小时 (活性代谢物 去甲地西泮 36–200 小时: 其它活性代谢物包括奥沙西泮) |
排泄途径 | 肾 |
识别信息 | |
| |
CAS号 | 58-25-3 ![]() |
PubChem CID | |
IUPHAR/BPS | |
DrugBank | |
ChemSpider | |
UNII | |
KEGG | |
ChEBI | |
ChEMBL | |
CompTox Dashboard (EPA) | |
ECHA InfoCard | 100.000.337 |
化学信息 | |
化学式 | C16H14ClN3O |
摩尔质量 | 299.76 g·mol−1 |
3D模型(JSmol) | |
| |
|
常见副作用包括嗜睡、协调性差和思维混乱[4]。其他副作用包括可能发生动作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和骨髓问题[7]。孕期使用可能对婴儿有害,因此不建议在母乳喂养期使用[4] [7]。有肝脏问题的患者,应使用较低剂量[7]。氯氮䓬及其代谢物的半衰期较长[4]。
氯氮䓬于 1958 年取得专利,并于 1960 年取得医疗使用许可[8]。它是第一个,但却是偶然发现的苯二氮卓类药物[9]。已有学名药流通使用[7]。
参见
- 酒精戒断症候群
- 苯二氮䓬类
- 苯二氮䓬类药物依赖性
- 苯二氮䓬类药物停药综合征
- 长期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的效果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