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国家(英语:Baltic states爱沙尼亚语Balti riigid, Baltimaad拉脱维亚语Baltijas valstis立陶宛语Baltijos valstybės)又称波罗的海三国,是指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因其地理和历史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并且三国经常在众多政府间组织内进行区域层面上的整体合作,故在国际上经常将其一起称呼。本术语不用于民族、语言、或政治认同,因为拉脱维亚立陶宛的大多数人是波罗的人,而爱沙尼亚的大多数人是波罗的芬兰人。

Quick Facts 首都, 最大城市 ...
波罗的海国家
Thumb
波罗的海三国的位置
Thumb
首都
最大城市里加
官方语言
成员
面积
• 总计
175,015平方公里(91st
• 水域率
2.23% (3,909 km²)%
人口
• 2017年估计
6,121,000(100th
• 密度
35.5/平方公里(176th
GDPPPP2017年估计
• 总计
$1,853.01 亿[1]61st
• 人均
$30,000(44th
GDP(国际汇率)2017年估计
• 总计
$1,025.25 亿[1]60th
• 人均
$17,000(45th
货币欧元 ()(EUR
Close

波罗的海三国均是北约经合组织欧盟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欧洲委员会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北欧投资银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等国际机构组织的成员国,三国均加入申根公约欧元区,属于高收入经济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在2020年和2021年,爱沙尼亚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三国同时是区域间合作组织北欧波罗的海八国创始国。

历史

18世纪到20世纪,波罗的海国家都属于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直到三国于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将近结束时独立。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苏德战争爆发前夕被苏联吞并。1991年苏联解体,三国再度独立。

北方十字军入侵

13世纪时期,信仰异教或东正教的波罗的海人和芬兰人成为北方十字军入侵的目标。[2][3]立窝尼亚十字军入侵后,由宝剑骑士团所控制的十字军国家圣母之土在今天的拉脱维亚及爱沙尼亚南部成立。后经历苏勒战役,宝剑骑士团大受挫败,残党则加入条顿骑士团或者其下自治的立窝尼亚骑士团。爱沙尼亚北部成为丹麦的自治领,但在14世纪中期为条顿骑士团所购。当地的十字军和教士皆为德国人,这亦使波罗的海德意志人在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大部分能保持强劲影响力一直至20世纪上半叶。德国人成为当地的贵族,同时德语亦被用作通用语。

立陶宛王国及大公国

Thumb
立陶宛于13-15世纪期间的领土变迁。在其巅峰时期,曾经一度成为欧洲至大的国家[4]

立陶宛人与其北方邻居一样,受到了十字军的袭击。但不同在于,立陶宛人成功地抵御了外敌,并且在1251年成立了立陶宛王国,后被立陶宛大公国所继承。立陶宛人随后向东扩张一直到黑海。立陶宛大公国在14-16世纪期间成为北欧及东欧最重要的地方力量。但是与条顿骑士团及莫斯科大公国的对峙使立陶宛意识到需要同盟,遂在1385年克雷沃联合之后,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组成联合王朝。1387年立陶宛开始基督化[5],标志着欧洲最后一个异教国家卒之接受基督教的国教地位。在1410年格伦瓦德之战之后,波兰-立陶宛成为当地主要政治与军事力量。[6]但来自莫斯科的威胁,使两国于1569再整合为波兰立陶宛联邦。联邦一直存在到1795年,后遭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哈布斯堡君主国三家彻底瓜分

波罗的海自治领及瑞典帝国

1558年立窝尼亚遭俄罗斯沙皇国入侵,立窝尼亚战役爆发,战争一直维持至1583年。立窝尼亚境内的不同统治者寻求外国势力帮助,导致了波兰立陶宛瑞典帝国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开始干涉该地事务。结果是,1561年,立窝尼亚邦联解散,拉脱维亚及爱沙尼亚南部的土地并入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公国立窝尼亚公国,两国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属国。萨雷马岛并入丹麦,而爱沙尼亚北部则成为瑞典下属的爱沙尼亚公国。经过17世纪时期发生的冲突,立窝尼亚公国的大部分及萨雷马岛为瑞典所控制,称为瑞典属立窝尼亚。新并入瑞典的领土,以及普里奥焦尔斯克(今俄罗斯列宁格勒州西部)及英格里亚成为瑞典自治领。立窝维亚公国剩余的部分则成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因弗兰提省,位置为今天拉脱维亚东部的拉特加尔地区。该地的文化属性显然与拉脱维亚的其他地方不同,原因在于德国贵族在该地方丧失影响力,使得当地的宗教信仰保持与波兰立陶宛一致为天主教,而其他地方(以及爱沙尼亚)则为路德宗

第一次俄据时代

Thumb
俄罗斯帝国下,波罗的海由德意志人控制的省份,今属爱沙尼亚北部与南部,及拉脱维亚的北部。

瑞典帝国在18世纪的大北方战争中遭多方欧洲势力的联合袭击。俄国为了重新恢复其在波罗的海的影响力,亦加入反瑞典一方。战争中,俄国夺得瑞典在波罗的海东岸的所有省份。后根据尼斯塔德条约,瑞典的波罗的海自治领割予俄罗斯。[7]同时条约规定,爱沙尼亚及立窝尼亚的波罗的海德意志人被赋予自治权,可继续保留其财政系统,现存的海关边境,路德宗信仰以及德文。德意志人的自治权从彼得大帝亚历山大二世,一直被各任全俄罗斯皇帝所承认。[8]起初, 德意志人的自治地方为里加省日瓦尔省(今塔林),在18世纪瓜分波兰之后,从波兰获得的库尔兰省(今属拉脱维亚部分),同样被赋予德意志自治权。库尔兰省并入俄国后,先前两个德意志自治省更名为立窝尼亚省爱斯特兰省。俄国在19世纪90年起逐步取缔德语在波罗的海城市的行政地位。

19世纪后期,爱沙尼亚及拉脱维亚民族主义高涨,在1905年俄国革命之后,逐渐形成建国思想。

波罗的海东岸新独立国家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波罗的海国家”该词开始用以描述在战争后从俄国独立的波罗的海国家,不仅包含先前的自治省份,还包括拉特加尔立陶宛芬兰[9]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东线的德国军队在一连串攻势占领了帝俄的立陶宛地区,1917年9月德军攻占里加后开始进迫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北部。随着一战进入尾声,立陶宛宣布独立因德军仍在境内最终只为德国的从属国,成立由德国贵族立陶宛国王明道加斯二世领导的立陶宛王国。拉脱维亚同样成立临时政府,但德军在十一天战争中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亲德傀儡库尔兰和瑟米加利亚公国。而爱沙尼亚则于1917年从俄罗斯皇帝处取得自治权,不过同样地在十一天战争中被德意志帝国占领并变为傀儡。德意志帝国有意将波罗的海三国变为自己的卫星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在德国在西线停战及从所有占领地、卫星国撤离后开始爆发拉脱维亚独立战争爱沙尼亚独立战争,希望摆脱新成立苏俄企图重新收复的意图,卒之在1920年后获得真正的独立。立陶宛的独立进程亦在德国撤离后和苏俄、波兰搏斗。

两次世界大战战间期,该地被认为是俄国势力与西欧势力的缓冲地。[10][11]

二战前,三国都经历了通过不流血政变而上台的专制政府:立陶宛安塔纳斯·斯梅托纳(1926年12月)、爱沙尼亚康斯坦丁·佩茨(1934年3月)及拉脱维亚卡尔利斯·乌尔马尼斯(1934年5月)。而芬兰没有发生类似政变,但是1918年却爆发芬兰内战

第二次俄据时代及德占时期

Thumb
三国共计四分之一人口参与了反苏抗议波罗的海之路

1939年德国及苏联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将欧洲分割为德国及苏联势力。根据条约,苏联红军于同年9月入侵波兰,同时迫使波罗的海三国与其签订互助协议,使苏联成功得以于当地驻军。1940年6月,红军彻底占领三国,及于当地建立亲苏傀儡政权。随后三国举行的议会选举中,仅有共产党人才有资格参选。产生的人民议会之后向苏联提出入联申请,并于同年8月,三国分别以苏维埃共和国之身份加入苏联。

苏联随后在三国实施高压政策,压迫、处决及驱逐成为常态。[12][13] 苏联为同化占领地,将俄语立为唯一工作语言,同时大量驱逐、流放本地人意图改变其人口构成。1940年至1953年年间,苏联流放了超过20万波罗的海人至境内其他边远地方,还有超过7万人被送至劳改营。最终导致高达10%的人口被流放及劳改[14],史称六月遣送

苏联于波罗的海的统治于1941年被纳粹德国发动苏德战争所暂时终止。苏军在波罗的海行动无法阻止德军的闪电攻势而失去波罗的海三国。起初,当地人视德国人为解放者,三国都希望能够借助德国重新独立。当年的德意志帝国起码透过条约令外界承认他们的独立,但纳粹德国非但没有帮助独立,反而建立了东方总督辖区以管治三国。德占期间,由纳粹党欣里希·洛泽总督领导的军政府凶残无道,当地人看清纳粹真面目后,开始组织抵抗运动[15]超过19万立陶宛犹太人(相当于战前该国犹太人的95%)及近7万拉脱维亚犹太人惨遭屠杀,但该辖区杀人如麻的总督欣里希·洛泽却在1964年得以善终。纳粹德国占领于1944年后期苏联大规模反攻德国而结束(库尔兰则持续至45年)。在美国及英国的默许下,苏联再次在波罗的海国家建立政权。(参见雅尔塔会议波茨坦协定

苏联于1947年起强制于当地推行集体农业,并在1949年冲浪行动以后,完成推行。私人农场被悉数充公,农民被迫加入集体农场。后有森林兄弟等组织开展游击战以对抗苏联。抵抗行动一直持续至1953年,后被苏联成功镇压,但这段记忆,使得当地反苏情绪已被煽动。

恢复独立

20世纪80年代后期,波罗的海国家兴起苏联抵抗运动,亦称歌唱革命。1989年8月23日,三国共同组织抗议波罗的海之路,多达两百万人参与,人链长达600公里,接通三国首府。事件发生后,时任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戈尔巴乔夫称“波罗的海三国脱离苏联已不可避免”[16]。立陶宛于1990年3月11日率先宣布独立,随后引发多米诺效应,其他加盟国纷纷响应,成为苏联解体的导火索。而苏联国务委员会于1991年9月6日承认三国独立,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3年8月起开始从三国撤军。1994年8月,最后一批俄罗斯驻军撤离[17]。Skrunda-1为俄罗斯部署在波罗的海最后的军事雷达,最后亦于1998年8月正式停止运行。[18]

现况

波罗的海三国位于北欧,并且由于靠海,因此与其他欧洲国家交通发达。三国均实行议会式民主制。拉脱维亚及爱沙尼亚的总统由议会选出,而立陶宛则实行半总统制,总统由普选产生。三国均为欧盟北约成员。

三国皆宣称本国恢复1918至1940年间所享的独立,并且强调冷战期间苏联在当地统治属非法入侵及吞并。

美国,英国,及多数西方国家亦持相同观点,则苏联于当地的政权不义不法,以及至少在官方层面上,拒绝承认波罗的海三国为苏联组成部分。但亦有例外:澳大利亚工党政府曾于1974年承认苏联对波罗的海国家的主权,但被澳大利亚议会推翻;[19]而瑞典政府则是西方阵营中少有的承认苏联于三国统治合法的国家。[20]

独立后,融入西欧成为三国主要战略目标。2002年,三国一共申请成为北约及欧盟成员国,并于2004年3月29日为北约所接受,及2004年5月1日被纳入欧盟。三国为前苏联各加盟国中,唯一自始至终拒绝加入独联体的国家。

区域合作

三国独立后,各自外交长官与北欧国家的外交长官建立起了个人友情。随后三国与北欧五国成立波罗的海国家理事会

1994年至2004年年间,波罗的海自由贸易区的主要目标是帮助三国融入欧洲,而非推动三国间的区域贸易交流。三国亦对融入欧洲单一市场表达出更强的兴趣。

现时三国间保持多方面的合作。1991年11月8日,三国各自派出15-20名议员组成波罗的海会议以加强三国间的议会间合作。

相对欧洲其他区域组织,例如北欧理事会维谢格拉德集团,波罗的海的国际组织合作程度偏低。原因可能为三国刚获独立不久,因珍惜来之不易的独立而保持一定戒心。[21]爱沙尼亚甚至一直试图加入北欧队列而疏远另外两国,但是依然保持与亲密的区域内合作。[22]

三国皆为新汉萨同盟成员国。该组织致力建立欧盟内北欧国家的共同财政地位。

经济

脱离苏联后三国都进行了市场经济改革,但亦面临着一些共同问题:高通胀,高失业率,经济增长低迷以及政府高债率。迈入千禧年后,三国经济逐渐恢复稳定增长。2004年三国都加入了欧盟。入欧后,三国皆面临来自欧盟方面更加严格的经济要求。(马城条约稳定与增长协定

三国均加入申根公约欧元区,属于高收入经济体并是较高人类发展指数国家。

爱沙尼亚于2011年1月开始使用欧元,拉脱维亚为2014年1月,立陶宛为2015年1月。

Thumb
爱沙尼亚首都塔林
Thumb
拉脱维亚首都里加

文化

民族

爱沙尼亚人属于波罗的海芬兰人,与邻国芬兰的主体民族芬兰人相近。拉脱维亚人立陶宛人则属于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

波罗的海国家的主要民族分属不同的基督教分支,体现出了该地区的历史——基督教在11世纪末期传入该地,北方瑞典势力范围主要信仰新教路德宗,而南部则纳入波兰势力范围信仰天主教,俄罗斯人及其他东斯拉夫少数民族则信仰东正教

波罗的海地区在历史上数度易主,依次为丹麦瑞典波兰立陶宛联邦俄罗斯帝国纳粹德国苏联

至今,该地仍有数量可观的斯拉夫少数民族,拉脱维亚有33%(其中俄罗斯人25.4%,白俄罗斯人3.3%,乌克兰人2.2%及波兰人2.1%)[23],爱沙尼亚则有27.6%[24],而立陶宛则有12.2%(包括5.6%波兰人及4.5%俄罗斯人)。[25]

苏联期间的俄化政策使大量俄罗斯人及其他操俄语的民族迁居此地,时自今日,当日的移民政策使当地有大量的波罗的海俄罗斯人,尤其在拉脱维亚(四分之一的人口,其首都里加甚至高达一半)及爱沙尼亚(四分之一人口)。由于苏联时期的铁腕政策,当地人普遍对俄罗斯积怨颇深,导致今天三国的国家认同有强烈亲欧洲的倾向。

语言

三国语言可以分为两组,一组为爱沙尼亚语,与芬兰语同属于乌拉语系芬兰-乌戈尔语族芬兰语支,而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则属印欧语系波罗的语族,该两语同时亦是该语族仅存的两门语言。

在13世纪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语在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是上层及主要学术语言。与芬兰语一样,爱沙尼亚语中亦有大量瑞典语借词;17世纪爱沙尼亚在瑞典的统治下,开始普及教育。今天,爱沙尼亚依然有瑞典语人口,不过很多在1944年苏联入侵爱沙尼亚之际逃往瑞典。由于语言相近,爱沙尼亚人大多精通芬兰语,这亦与苏联时期当地人经常收听芬兰电台有关。在商业领域,俄语亦是主要语言。

在苏联统治期间,俄语是三国教育体系中最主要的外语。虽然政府允许使用当地语言,同时学校亦提供本地语言课程,但是来自俄罗斯的移民很少有动力去学习当地语言,因此,出于日常沟通需要,本地人都会学习俄语。直至今天,三国而依然不少人会说俄语,尤其对于那些在苏联统治期间长大的人士,而不少俄罗斯移民甚至仍不会说当地语言。俄罗斯移民的同化问题是当地一个重要的社会学及外交议题[26]

体育

篮球是波罗的海相当受欢迎的体育项目。三国有共同的体育赛事——波罗的海篮球联赛。三国当中数立陶宛篮球实力最强——该国曾于1999年夺冠欧洲篮球联赛及三次夺冠欧洲篮球锦标赛冰球在拉脱维亚亦相当流行。里加迪纳摩是当地最强的冰球俱乐部,是大陆冰球联赛的参赛球队。足球在三国都有相当人气,但是实力欠佳。当地球队最有存在感的一次赛事是2004年拉脱维亚队获资格参加2004年欧洲足球锦标赛。三国的国家球队自1928年起参赛波罗的海杯(Baltic Cup)。

一般统计

More information 爱沙尼亚共和国, 拉脱维亚共和国 ...
爱沙尼亚共和国 拉脱维亚共和国 立陶宛共和国 总计
国徽 Estonia Latvia Lithuania 不适用
国旗 爱沙尼亚 拉脱维亚 立陶宛 不适用
地图 Thumb Thumb Thumb 不适用
首都 塔林 里加 维尔纽斯 不适用
独立 -利沃尼亚骑士团
-1918年2月24日
-恢复独立 1991年8月20日
-利沃尼亚骑士团
-1918年11月18日
-恢复独立 1991年8月21日
-直到18世纪
-1918年2月16日
-恢复独立1990年3月11日
不适用
政治制度 议会共和制 议会共和制 半总统制共和国 不适用
议会 爱沙尼亚国会 拉脱维亚议会 立陶宛议会 不适用
现任总统 阿拉尔·卡里斯 埃吉尔斯·列维特斯 吉塔纳斯·瑙塞达 不适用
人口(2017年) 1,317,797 1,957,200 2,849,317 6,124,314
面积 45,339 km² = 17,505 sq mi 64,589 km² = 24,938 sq mi 65,300 km² = 25,212 sq mi 175,228 km² = 67,656 sq mi
人口密度 29/km² = 75/sq mi 31/km² = 79/sq mi 44/km² = 115/sq mi 35/km² = 92/sq mi
水域面积% 4.56% 1.5% 1.35% 2.23%
国内生产总值(名义)总额(2017年)[27] $25.683 billion $30.176 billion $46.666 billion $102.525 billion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义)(2017年)[27] $19,618 $15,402 $16,443 $16,790
国内生产总值(PPP)总计(2017年)[27] $41.202 billion $53.467 billion $90.632 billion $185.301 billion
国内生产总值(PPP)人均(2017年)[27] $31,473 $27,291 $31,935 $30,350
基尼系数 (2012[28]) 33.2 35.5 35.2 不适用
HDI (2015[29]) 0.865 (极高) 0.830 (极高) 0.848 (极高) 不适用
互联网ccTLD .ee .lv .lt 不适用
国际电话区号 +372 +371 +370 不适用
Close

参见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