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15年8月6日) |
历史
台湾清领时期铁路建设,自基隆起迄新竹止,长106.7公里,设16车站。计有基隆、八堵(今之七堵)、五堵、水返脚(汐止)、南港、锡口(松山)、台北、海山口(新庄)、打类坑(塔寮坑,今之回龙)、龟仑岭(龟山)、桃仔园(桃园)、中坜、头重溪(杨梅北方)、大湖口(湖口)、凤山崎(山崎、新丰)至新竹站。[1]
- 1887年:台北基隆间筑路时,台北火车站站址设于大稻埕河沟头(今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中兴院区与塔城街附近)。
- 1888年:由台北南下经大桥头跨越淡水河至海山口(新庄),桃仔园迄至新竹铁路相继施工,于光绪19年(1893年)11月修达新竹。
- 1893年11月:台北-新竹间竣工。[2]
- 1894年1月23日:举行通车典礼[1]。
台湾日治初年,将刘铭传时代所建的基隆至新竹铁道进行改线,1899年5月,原经大稻程河沟头、海山口铁路,改经艋舺(万华)、枋桥(板桥)、树林、山仔桥(山佳)、莺歌石(莺歌),接桃仔园(桃园)南下[1]。1901年(明治卅四年)基隆至桃仔园的改良线先行通车。此时已废大稻埕经新庄、龟仑岭的原线,改走艋舺、树林、莺歌至桃仔园。
邻近车站
相关条目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