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变性(macular degeneration)又称老年性黄斑部病变(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ARMD),是黄斑部结构的衰老性改变,会出现视力模糊或中央视野视力障碍的症状[1]。
初期通常症状不明显,可能视力下降。部分病患会随时间有阶段性的恶化,影响单眼或双眼,此时虽未造成完全的失明,但是中央视力的丧失,视野中心出现暗点,可能会使患者在脸部辨识、驾驶、阅读或其他日常活动产生困难。严重者会失明。患者有可能出现视幻觉,但是并不会太严重,也不表示有精神病[1]。
病因与诊断
黄斑部病变通常发生于年长者。基因、抽烟以及过度接触阳光照射[3]也会有所影响。这是由于视网膜黄斑的损伤所造成。可以完整的视力测试诊断得知。眼科医生会进行放大瞳孔检查眼底作初部检查,医生亦可能会建议患者接受眼底萤光造影及光学同步眼底扫描作进一步检查,判断是哪一种黄斑点病变及病情。[4]病情依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及重度[1]。重度的老年性黄斑部病变可被另外分成干性与湿性,而90%为干性老年性黄斑部病变[1][5]。
预防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方法包含戒烟、运动及健康的饮食[1]。补充维生素没有明显的预防效果[6]。一旦视力已经丧失,就无法痊愈或治疗恢复。在湿性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治疗方式有眼内注射抗血管内皮增生因子,较少见的激光光凝固治疗或光动力疗法都可能减缓病情恶化[1][7]。已有老年性黄斑部病变的的患者,补充有益的营养成分可以减缓病情恶化[8][9]。
病理机制
黄斑区结构的衰老性改变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细胞外节膜盘[10](membranous disc)吞噬消化能力下降,使未被完全消化的膜盘残余小体潴留于基底部细胞质中,继而向细胞外排出,沉积于Bruch膜,形成玻璃膜疣(尤在黄斑部),继而导致黄斑部变性发生。
流行病学
在2010年全球有两千三百万的人有老年性黄斑部病变[11]。在2013年,中度到重度的病患有一千三百四十万人,且这是在继白内障、早产及青光眼后造成失明的第四常见的主要因素[12]。超过五十岁的人较容易出现老年性黄斑部病变,在美国,老年性黄斑部病变为造成此年龄族群失去视力的主要因素[1][5]。年龄50到60岁的人,约有0.4%有此疾病;而60到70岁的人约有0.7%有;年龄70到80岁的人约2.3%有,在超过80岁的人中则有将近12%的人有老年性黄斑部病变[5]。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