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城郡(韩语:고성군/高城郡)是朝鲜半岛江原道的郡,居朝鲜半岛中东部东海(日本海)岸。位于军事分界线最东,现由大韩民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分治。
地理
高城郡位于东海(日本海)沿岸,郡西由1000米以上的太白山脉群山南北相连。北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侧)有金刚山(1638米),郡内的外金刚、内金刚、海金刚是朝鲜半岛屈指的旅游胜地。南部(大韩民国侧)有香炉峰(1296米)。
自金刚山向东流的新溪川与自香炉峰向北流的南江合流形成冲积平原,曾经的郡中心高城邑即位于此。郡南部有南江所形成杆城的平原。三日浦(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侧)、花津浦、松浦(以上大韩民国侧)等地有潟湖。
周边大韩民国侧的军事分界线向北突出,成为大韩民国实际统治区域的最北端。
历史
高城郡所在地是古代濊与高句丽的领域。统一新罗时代属溟州,在北边的高城与南边的杆城(守城)两郡置地方官,杆城郡在大韩民国统治范围,高城郡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统治范围。995年,两郡编入朔方道。1018年,属东界,为高城县、杆城县。朝鲜王朝时,属江原道,为高城郡、杆城郡。1895年阴历闰五月一日,两郡属江陵府。[1]1896年8月4日,两郡属再属江原道。[2]
1914年4月1日,由于府郡面统废合,高城郡编入杆城郡,下分郡内面、梧垈面、县内面、竹旺面、土城面、高城面、西面、新北面、水洞面。[3]1919年5月15日,杆城郡易名高城郡,郡内面易名杆城面,竹旺面、土城面划入襄阳郡。[4]1935年,梧垈面易名巨津面。1937年新北面部分(长箭里、城北里)分出长箭邑。1939年新北面易名外金刚面。1941年10月1日,高城面升格成高城邑。[5]
朝鲜日治时期开发金刚山观光资源,随山麓温井里温泉开发而建设东海北部线。名列近海“朝鲜三大渔场”,是大规模捕捞沙丁鱼的场所。有天然良港长箭湾的长箭在19世纪应俄罗斯捕鲸业者进出之需成为捕鲸基地,同时日本人渔民移住于此。之后长箭作为水产业、水产加工业的据点与金刚山观光的据点发展,在郡内最早升格成邑。
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投降后,位于38度线以北的高城郡全域由苏联民政厅控制。韩战后水洞面部分、高城邑大部分、长箭邑、外金刚面、西面仍由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控制,以南转由大韩民国控制。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