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又称公,在双性繁殖的生物中,是指其中负责制造精子的个体(或个体的其中一部分)的性别;而负责制造卵子的则称为雌性。在缺乏雌性的情况下,雄性的个体并不能自我繁殖。
此条目可参照英语维基百科相应条目来扩充。 (2022年12月29日) |
虽然是依赖雌性而存在,良好的雄性个体在受精过程中对增加、改变族群遗传多样性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对于有育幼行为的物种而言,两性别的合作对于族群的繁衍也是很关键的。
表示雄性的性别符号为“♂”(Unicode号码:U+2642。亦是火星的天文符号)。它的形状为一个圆圈,并有一个向北或东北指着的箭头。这代表罗马神话战神玛尔斯的盾牌和长矛。
演化
异配制的进化导致了男性和女性功能的进化[1]。在异配生殖进化之前,一个物种的交配类型是同配的:大小相同,都可以移动,仅被归类为“+”或“-”类型[2]:216。在异配生殖中,交配类型称为配子。雄配子比雌配子小,而且通常可以移动[3]。由于没有化石记录证明异配生殖的出现,因此人们对其了解甚少。关于异配现象出现的原因,存在多种理论。许多配子具有一个共同点,即较大的雌性配子更容易存活,而较小的雄性配子更容易找到其他配子,因为它们可以传播得更快。目前的模型常常无法解释为何同配性现象仍然存在于少数物种中[4]。异配生殖似乎是从同配生殖进化而来的,例如,雌性团藻(一种绿藻)就是从正配生殖类型进化而来的[4][2]:222。尽管有性生殖至少在12亿年前就出现了,但由于缺乏异配生殖的化石记录,很难确定雄性的进化时间[5]。有一种理论认为,雄性是从显性交配类型(称为“负交配类型”)进化而来的[6]。
参考资料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