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Alaska-Class Large Cruisers)设计计划可以追述到1930年代,当时美国海军获得情报,日本海军正计划建造类似德国海军德国级装甲舰的“超级巡洋舰”,但实为美军情报错误,将翔鹤号航空母舰的舰艇名称错误的以汉字训读解读成“カケヅル”,情报回传至美国后又因为拼写错误成了“カデクル”,这种既不像战列舰使用的令制国名、又不像航空母舰使用的瑞兽名,且无法写成汉字的词语,最后被美军径自解读为战列舰名称,而为因应该情报,1938年美国海军仍然决定设计一种较强火力的巡洋舰,专门用于猎杀敌方的重巡洋舰。设计方案经过数次变更。1941年阿拉斯加级预算获得批准。设计标准按照重巡洋舰制定,船体水线长/宽比较大,安装12英寸口径主炮,加强了防御装甲。1941年12月开工建造,舰名以当时美国管辖的美属海外领地命名。原计划建造6艘,前2艘于1944年建成服役,三号舰夏威夷号下水后停建(完工程度80%),后三艘菲律宾号、波多黎各号、萨摩亚号建造计划被取消。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 (2018年6月2日) |
阿拉斯加级 Alaska-Class | |
---|---|
概观 | |
舰种 | 大型巡洋舰/战列巡洋舰 |
舰名出处 | 地名 |
拥有国 | 美国 |
同型 | 阿拉斯加号(CB-1) 关岛号(CB-2) 夏威夷号(CB-3) 菲律宾号(CB-4) 波多黎各号(CB-5) 萨摩亚号(CB-6) |
结局 | 3艘拆解(阿拉斯加号、关岛号、夏威夷号停建,拆解),3艘(菲律宾号、波多黎各号、萨摩亚号)建造计划取消。 |
技术数据 | |
标准排水量 | 27000吨 |
满载排水量 | 34253吨 |
全长 | 246.3米 |
全宽 | 27.6米 |
吃水 | 9.2米 |
功率 | 150,000马力 |
最高速度 | 33节 |
续航距离 | 11350海里/15节 |
乘员 | 1517人 |
武器装备 | 9门三联装12英寸/50倍口径主炮 12门双联装5英寸口径高平两用炮 40毫米高炮56门 20毫米高炮34门 |
装甲 | 舷侧装甲带(最大)241毫米(倾斜角10度) 甲板(最大)122毫米 炮塔(正面)325毫米 炮座330毫米 司令塔(最大)269毫米 |
舰载机 | 无 |
同级舰只
任务与规格
阿拉斯加级在太平洋战争中主要充当巡洋舰分舰队的旗舰,伴随舰队航空母舰作战。曾经参加炮击舰队炮轰过日本本土。战争结束后,在大幅削减军费的冲击下,阿拉斯加级相继在1940年代末退役拆毁。
阿拉斯加级美国海军称为“大型巡洋舰”(large cruiser)。其设计介于新型战列舰与条约型重巡洋舰之间,最初的思路是专门用于对付敌方重巡洋舰,比较近似于以前的战列巡洋舰。但是在船型、武备和防御装甲以及运用思想方面不尽相同。阿拉斯加级的造价比美国海军的巴尔的摩级重巡洋舰高出近一倍,相当于衣阿华级战列舰造价的70%。有限的用途,昂贵的耗费决定了阿拉斯加级战后的命运,注定是一种特定条件下带有很强实验性色彩的军舰。
外部链接
- 阿拉斯加级大型巡洋舰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扫图自美国海军船只辨识手册(U.S.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recognition manual ONI 200),1950年7月1日版)(英文)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