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镰龙类(Drepanosauromorpha)是群史前爬行动物,属于双孔亚纲,生存于三叠纪晚期,约2亿3700万-2亿100万年前[1]。镰龙类是群高度适应树栖生活的爬行动物,各属具有不同程度的可抓握四肢,以及能卷握的尾巴,其中的高尾龙则可能是水生动物。镰龙类的化石已发现于亚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新泽西州、英格兰、以及意大利北部。
镰龙类具有三角形的颅骨,外型类似鸟类。某些属的嘴部无齿、呈尖状,貌似鸟类的喙,例如高尾龙。一度被误认是最早鸟类的原鸟,其化石可能是个嵌合体,其颅骨可能来自于镰龙类[2]。
镰龙类是群高度适合树栖生活的爬行动物,外表类似现代变色龙。
多数镰龙类的肩膀处脊椎愈合,形成明显突起的背部前段,这可能是颈部肌肉的附着点,允许头颈部做出快速的动作,以捕食昆虫。在镰龙类的五根手指中,前两指可独自运作,做出与其余三指相对应的动作(如同人类的拇指与其余四指),使牠们可以抓握树枝。巨爪蜥的某些标本,脚掌具有可抓握脚趾,类似灵长类;因为并非全部标本都具有这种关节,因此被认为是种两性异形特征。大部分镰龙类具有扁平的卷缠尾,某些物种的最后数节尾椎愈合,形成奇特的钩状物。镰龙类的尾巴高而扁窄,类似蝾螈与鳄鱼,因此某些研究人员推测牠们其实是水生动物,而非树栖动物。在2004年,森特反对这个假设。而Colbert与Olsen在研究高尾龙时,认为高尾龙应该是水生动物,而其他镰龙类则是树栖动物[3]。高尾龙的尾巴高而窄扁,不具有缠握能力[4]。
古动物学界目前仍不确定镰龙类的演化关系与分类位置。
当镰龙属和Dolabrosaurus首次被发现时(分别在1980年和1992年),被认为属于早期的鳞龙超目。巨爪蜥属在1980年被发现时首先被认为属于槽齿目,但后来的研究将其称为属于原蜥形目,甚至可能是鸟类的祖先,尽管后者假设未得到后续的支持。[5]
在2004年,菲力·森特(Phil Senter)将镰龙科、长鳞龙与空尾蜥科归类于同一演化支,他命名为鸟首龙目(Avicephala)[3][6]。
菲力·森特又建立一个次演化支,名为猴蜥类(Simiosauria),意为“猴子蜥蜴”,以包含这群高度适应树栖生活的动物,包含镰龙科与其近亲。原先属于镰龙科的高尾龙,可能不属于镰龙科,而威莱龙则是镰龙科的原始远亲。
他也同时提出,镰龙科的巨爪蜥、Dolabrosaurus有接近亲缘关系[3]。
以下演化树,来自于菲力·森特在2004年的鸟首龙目研究[3]:
猴蜥类 |
| ||||||||||||||||||||||||
在Renesto及其同事的研究(2010)[7] 证明Senter(2004)分支图基于定义不明确的数据集。因此,与之前对镰龙科或相关类群的任何其他研究相比,由此产生的系统发育是非常不明确的。在最后一项研究中提出的新分支图废除了鸟首龙目(因为鸟首龙目是多系群)和猴蜥类(Simiosauria)。 菲力·森特对猴蜥类(Simiosauria)的定义包括Sauria作为外系群,导致该分支在Renesto及其同事的研究中被淘汰(其中镰龙科嵌套在Sauria内)。Renesto及其同事将镰龙类(Drepanosauromorpha)定义为包含高尾龙属和巨爪蜥属的最具包容性的演化支。另一个演化支:Elyurosauria(“带有盘尾的蜥蜴”)也被建立起来。
Renesto及其同事提出的替代分支图(2010年)[7]
镰龙类 |
| ||||||||||||||||||||||||
Pritchard和Nesbitt(2017)在对Avicranium采用了系统发育分析。该系统发育分析发现,镰龙类是分析中双孔亚纲的最早分化组之一,甚至比韦格替蜥科,坦噶蜥科和杨氏蜥形目更基干。 然而,它们并不像油页岩蜥科那样基底,油页岩蜥科是已知的最早和最原始的双孔亚纲之一。 虽然镰龙类只是从晚三叠世才有化石发现,但这一新发现表明,在二叠纪(大约2.6亿年前),镰龙类谱系的第一批成员就已经出现。[5]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