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溪县[2],古称辰阳,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边、沅水中上游的县。县人民政府驻辰阳镇。区域总面积为1,987.18平方公里。
概况
辰溪县位于湖南省西部、怀化市北边,地图坐标为东径109°54'-110°32'、北纬27°53'-28°13',属国家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开发县、全国小农水重点建设县和省革命老区县。辖域总面积1976.81平方公里,辖23个乡级行政区、294个村(社区),总人口53万余人(2021年)。[3]县治辰阳镇。
地理
辰溪地处雪峰山脉和武陵山脉,罗子山主峰海拔1378.7米,为辰溪境内最高峰。全县共有大小河89条,流域在10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流达58条,主要河流沅水在境内流程99.7公里、辰水(沅水之酉水支流)流程33.7公里,两河交会于县城,[3]县境内有长田湾水库。
交通
历史
今辰溪辖境于战国时期属楚国黔中地,屈原《楚辞•涉江》记载:“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4],秦朝亦属黔中郡地。西汉高祖二年(前205年)置辰陵县,高祖五年(前202年)易名为辰阳县,隶义陵郡(见《舆地广记》),治铜山,即今潭湾镇之杉林、溪边二村。三国时辰阳县先属蜀汉,夷陵之战(222年)后归于孙吴,舞阳县从辰阳县析出。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裁辰阳县并入镡成县。东晋安帝义熙六年(410年),裁镡成县并入舞阳县。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年)复置辰阳县,辖地除贵州铜仁一地已划入牂柯郡外,余皆不变。梁武帝天监十年(511年),改名建昌县,隶南阳郡。至陈宣帝,废建昌县,仍复名辰阳县,隶沅陵郡。隋文帝开皇九年(589年),辰阳县治迁于沅水北岸(即今县治),与辰阳之名不符,又适当辰水(又名辰溪)入沅水之口,故易县名为辰溪。同时废静人县并入辰溪县。废南阳郡置寿州,再改名充州。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废州复郡。充州、辰州合并为沅陵郡,辖沅陵、辰溪、大乡、盐泉、龙标五县。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复改沅陵郡为辰州。辰溪析出原义陵县地置溆浦县;析出辰溪、沅陵两县之部分地置麻阳县;原静人县地亦析出归泸溪县管辖:武后垂拱三年(687年),复析出所属之今凤凰县地增置渭阳县,辰溪县域大大缩小。宋元明清时期,辰溪先后隶属于辰州泸溪郡、辰州路、辰州府。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颁发县印时,改“溪”为“谿”。民国初沿袭清制,民国3年(1914年)辰溪隶属辰沅道。民国11年废道,辰溪直隶于湖南省。民国24年(1935年)设湘西绥靖处,辰溪属沅辰泸溆督察区。民国25年以后,先后隶第一、第三、第九行政督察区。现隶属怀化市。
人口
2020年末,怀化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辰溪县常住人口为407578人,[5]男性人口占比51.83%,女性人口占比48.17%,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21.15%,15-59岁占比56.02%,60岁以上占比22.82%,65岁以上占比17.38%。
民族和语言
辰溪县总人口中,汉族占88.8%,瑶族占9.1%,苗族、土家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占2.1%。全县各民族通用湘语辰溆片,苗族使用苗语湘西方言。
文化
辰溪有全国历史文化名村“五宝田”和省级历史文化名村“龚家湾”,也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和“茶山号子”,此外尚有“辰溪丝弦”、“辰溪渔鼓”、“双唢呐”、“掐龙船”等民俗和文化艺术。[3]
行政区划
辰阳镇、孝坪镇、田湾镇、火马冲镇、黄溪口镇、潭湾镇、安坪镇、锦滨镇、修溪镇、船溪乡、长田湾乡、小龙门乡、后塘瑶族乡、苏木溪瑶族乡、罗子山瑶族乡、上蒲溪瑶族乡、仙人湾瑶族乡、龙头庵乡、大水田乡、桥头溪乡、龙泉岩乡、柿溪乡和谭家场乡。
政治
2019年9月28日,辰溪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原主任、党组原书记唐晓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配合怀化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7]
2024年5月14日,辰溪县人民政府原县长、中共辰溪县委书记谢建军涉嫌“严重违纪违法”,主动投案,接受湖南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8]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