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候风(又称季风)是周期性的风,随着季节变化,并且盛行风向(40%以上风频)季节切变达120度以上(按照传统定义,非全球性季候风定义)。主要发生在季候风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西非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的北部沿海地带等地。北美、南美、阿拉伯半岛及东南非亦有小范围的季候风现象,但未能形成大范围且稳定的季候风气候带。
历史
阿拉伯人很早已发现了季候风,并称之为"موسم"(Mausim),意思为季节。古时代阿拉伯商人利用风向的季节变化特点从事航海活动,当时人们对盛行此地的季候风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17世纪后期,随着欧洲商人在这一地区航海活动的增加,人们对季候风的观察更为细致,从而加深了对季候风的认识。17世纪后期爱德蒙·哈雷首先提出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候风成因理论。随着季候风风向的转变,云雨等天气现象也发生相应变化,因此季候风与农业生产密切有关,从而引起广泛关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因为高空资料的积累,对季候风的形成有更深刻的认识,提出季候风是海陆分布、行星环流及地形三者的综合影响。
季候风的形成
海水的比热容量远比陆地为高,所以陆地在冬季时的降温以及夏季时的升温比海洋快和明显,造成温度上的差异。当空气受热膨胀,密度便会降低,因而向上升;反之亦然。这使得在夏季时陆地的气压会比海洋低,海洋的冷湿空气向陆地移动,冬季时则相反,所以季候风区在夏季和冬季的风向会相反。[1]
在赤道附近,以北半球为例,冬半年盛行东北信风,夏半年赤道低压随着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北偏,使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地转偏向力的右偏作用下偏转成西南方向的赤道西风。信风和赤道西风方向大致相反,从而形成季候风。
夏季季候风
亚洲东部是世界上季候风气候最典型的地区,原因是该地地处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和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之间,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影响十分明显。该地由此形成了独特的热带季候风气候、亚热带季候风气候和温带季候风气候[1],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气候[2]。
南亚季候风区范围包括北印度洋和孟加拉湾沿岸地区,包含印度次大陆和中南半岛西岸。在北半球夏季,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吹出之东南信风,在跨越赤道后受地转偏向力影响转为西南风(赤道西风)[1]、加上索马里的地形影响,成为强烈的西南气流吹向印度次大陆。加上青藏高原受热而在高空形成青藏高气压,加强该区的高空辐散,使南亚季候风区的夏季季候风强而稳定,并有大量对流活动产生。[3]
因为地面吹着强劲的西风季候风,但高空却受青藏高气压的东风急流影响,以致地面和高空风向不一致,或说垂直风切变强烈,以致南亚季候风区热带气旋活动较少。
东亚季候风区范围包括南海及太平洋西北沿岸地区,包含中南半岛东岸、中国东部和朝鲜半岛、菲律宾群岛、日本等地。在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大洋洲散热明显,成了一个冷源,气压比海洋高,季候风气流自东南向西北吹,进入北半球受科氏力(科里奥利力)影响偏转为西南风,混合越过中南半岛的南亚季候风后在中国内陆的内陆热低压影响下转而吹向中国内地,形成东南亚和南海夏季的西南季候风。东面的太平洋因升温比亚欧大陆慢,湿润的空气向亚洲的低压移动,在东亚东部形成东南季候风。[1]这股气流位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西侧,并会和越赤气流发展出季候风槽。大部分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都是在季候风槽中发展出来的。东亚季候风跨越的纬度极广,南至近赤道的槟城,北达副极地气候的庙街 (俄罗斯)、马加丹,均为季候风可到达的范围。
冬季季候风
在北半球的冬季,西伯利亚平原以及蒙古高原成为一个强大的冷源,由于热力性质的差异使气压上升,形成由东亚吹向太平洋和南半球的冬季季候风。[1]
参考文献
相关连结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