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蒋梦麟(1886年1月20日—1964年6月19日),原名梦熊,谱名德铭,字兆贤,别号孟邻,笔名唯心,浙江余姚人,教育家、作家,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国立北京大学校长、国立浙江大学校长。[1]
蒋梦麟 | |
---|---|
性别 | 男 |
出生 | 蒋梦熊 1886年1月20日 大清浙江省绍兴府余姚县 |
逝世 | 1964年6月19日 中华民国台湾省阳明山管理局北投镇(现台北市北投区) | (78岁)
墓地 | 中华民国台北市北投区阳明山第一公墓第一区第6排 |
国籍 | 中华民国 |
别名 | 兆贤(字),孟邻(别号) |
母校 | 浙江高等学堂、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哥伦比亚大学 |
职业 | 教育家、政治人物、作家 |
知名作品 | 《西潮》 |
家乡 | 浙江省余姚县 |
政党 | 中国国民党 |
配偶 | 孙玉书、陶曾谷、徐贤乐 |
儿女 | 蒋仁宇、蒋仁渊、蒋仁浩、蒋燕华(前列皆与元配所生)、蒋季秀、蒋季珊、蒋季瑚 |
经历
|
1886年1月20日,蒋梦麟生于浙江余姚蒋村。他的祖父在南京、上海做钱庄生意,去世后交给他的父亲蒋怀清经营,因此他常常奔波往返于余姚和上海两地。母亲为经氏。
1891年,五岁的蒋梦麟被父亲送入私塾学习。1892年,母亲过世。1898年,十二岁进入绍郡中西学堂学习,蔡元培任该校监督。1899年,随家人到上海生活近两年,暂住天主教开办的学校继续学习英文。1900年,迁回故乡。1901年,到杭州求学,进入教会学校就读,继续学习英文。1903年,考入浙江高等学堂。初秋赴绍兴参加科举考试,被取为余姚县学附生,后来还是决定返回浙江高等学堂继续学业。[2]
1904年暑假前,离开浙江高等学堂,前往上海,考取南洋公学。周末余暇,时常前往福州路的奇芳茶馆,与上海学生讨论时事、阅读革命书刊。[3]1907年6月暑假,接受担任钱庄经理的堂兄建议,前往日本旅游一个月余。
1908年暑假,参加浙江省官费留美考试未被录取,为此,蒋父筹措四千两银子供先生赴美留学。8月底,剪掉辫子,到上海取得护照和签证。9月24日,与官费留学生蔡光勚等人一起赴美。10月下旬,抵达美国旧金山,由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秋季班已开学,只好专心学习英文等待明年春季班入学。1909年2月,以南洋公学学分申请,入柏克莱加州大学农学院。入学半年后在朋友劝告下,于1909年秋季转入社会科学学院。1910年,《大同日报》所属的旧金山致公堂和旧金山同盟会合并,2月,受刘成禺之邀和孙中山会面。后加入同盟会,为《大同日报》和《少年中国晨报》[4]撰写社论,不久担任《大同日报》主笔。1911年,武昌起义后刘成禺回国,《大同日报》的社论交由蒋梦麟一人主笔。1912年6月,以教育为主科,历史与哲学为两附科,毕业于柏克莱加州大学教育学系。[5]随即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导师为约翰·杜威。
1917年1月,蔡元培、黄炎培等人筹办中华职业教育社,蒋梦麟也联署支持,正式成立后任总书记。6月,获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遂离美返国,毕业论文为〈中国教育原理之研究〉。蔡元培在北大评议会提出增设教育系,拟聘蒋梦麟担任该系主任,因直隶教育厅长黄炎培的反对而作罢。[6]
1917年秋,蒋梦麟回国后,由黄炎培介绍进入上海商务出版社工作,同时加入由黄炎培主持的江苏省教育会担任理事。1918年夏,从商务印书馆辞职,与朋友开始发行《新教育》月刊,任主编。其间帮助校阅孙中山所著《实业计划》原稿。6月16日,与黄炎培前往东三省调查教育状况。
1919年3月10日,被教育部聘任为教育调查会员。4月30日下午,与胡适、陶行知等人至上海码头迎接约翰·杜威夫妇。五四运动爆发后,蔡元培辞去北京大学校长,退隐杭州。5月9日,蒋梦麟出席上海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7]5月12日,与罗家伦两人一起陪同杜威拜访孙中山。6月6日,上海罢市第二日,上海商、学、工、报界假总商会开会,有代表报告工部局干涉罢市,当即推定蒋梦麟、虞洽卿等五人往英、美领事公馆疏通,蒋梦麟任上海商学工报联合会临时干部。6月12日,临时干部在青年会开会,以英、法领事证实北京政府已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职务,议决明日下午2时开市。6月16日,参加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并发表演说。7月,蒋梦麟受蔡元培之托前往北京大学代理校长。暑假,自北京往天津、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考察教育,历时一月余。蔡元培于9月12日重返北大复职校长,蒋梦麟担任教育学教授兼总务长。1920年10月,蔡元培赴欧美考察,并为策划里昂中法大学事宜赴法,蒋梦麟第二次代理校长。1921年冬,蔡元培返校后,赴欧美考察,以国民代表身份出席华盛顿会议。1922年2月6日,会议闭幕,取道英国、法国,香港返回上海。8月,与黄炎培到杭州为职教社招募新社员。1923年3月,因教育部拖欠北京国立大专院校教职员三个多月薪资,而发起罢课索薪运动,蒋梦麟等八校校长联名请辞表示抗议。
1923年1月,任“国立北京八校校长联合会”主席。蔡元培以教育总长彭允彝主张罗文干按重议干涉司法独立而辞职离校。12月27日,北京政府教育部令:国立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在欧洲考察未回校以前,派蒋梦麟代理校长,这是他第三次代理北大校长。11月,因经费积欠九月之久,教职员联席会决议罢课,在蒋梦麟的主持下恢复正常。蒋梦麟在这几年间新设立了教育系、生物系、心理学系等系,各项研究和调查也多能继续进行。[8]1924年9月13日,中华教育文教基金董事会在北京外交部成立,任董事。
1926年,三一八惨案发生后,直奉联军入京而离开北京,4月,孙宝琦告知他被列入黑名单,遂躲入东交民巷六国饭店三个月,同时躲入东交民巷的还有李大钊、朱家骅等人。后趁机逃往搭乘火车至天津,再搭英国商船到上海,后转赴杭州。[9]
1927年4月17日,国民革命军占领杭州后,蒋梦麟被蒋中正任命为浙江省政务委员会委员兼教育厅长。4月25日,任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浙江分会委员,亦任该委员会秘书长,开始党政生涯。6月27日,第三中山大学成立出任校长。7月15日,浙江省政务委员会改组为浙江省政府,出任浙江省政府委员。1928年2月6日,大学院改第三中山大学为浙江大学,仍任校长。9月15日,蔡元培推荐蒋梦麟继任大学院院长。10月19日,出任教育部长仍兼浙大校长。10月3日 - 10月24日兼任国民政府大学院第二任院长。1929年1月23日,受聘为国民政府首都建设委员会委员。
1930年7月12日,辞去校长兼职,由邵裴子继任,他在南京专任教育部长。11月27日,因劳动大学停办与国立中央大学校长易长等案与吴稚晖等人意见相左,请辞教育部长职务。12月4日,中执委政治会议,准允辞去教育部长,并任先生为国立北京大学校长。高鲁继任教育部长。12月19日,自南京北上。1931年9月17日,“新北大”开学后一天发生九一八事变。1933年5月4日,受聘为行政院驻平政务整理委员会委员。6月14日,受聘为华北战区救济委员会委员。1934年,受聘为隶属全国经济委员会的教育委员会委员。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迁往长沙,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1月1日复课。蒋梦麟任校务委员会委员。1938年2月,随学校迁往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改称西南联合大学。1941年7月,出任中国红十字会总会长。[10]1945年7月4日,国防最高委员会特任蒋梦麟为行政院秘书长。1946年6月22日,兼任最高经济委员会委员。10月3日,接受派任绥靖区政务委员会委员,该委员会为处理绥靖区行政事务。[11]1947年3月1日,宋子文辞行政院院长职,蒋梦麟随之卸除行政院秘书长职。4月18日,任国民政府委员会委员。1948年6月,在南京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办公时,蒋介石准备要求他担任中美合作的“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主任委员一职。[12]10月1日,“中国农村复兴联合委员会”于南京正式成立,担任主任委员。12月4日,“农复会”随政府迁往广州。
国府迁台后,1949年2月,在台北与穆懿尔、沈宗瀚商谈“农复会”在台湾工作。8月,“农复会”由广州迁台北办公。10月9日,先生飞抵台北,“农复会”在台湾展开工作。1950年6月7日,受聘为第一届“故宫中央两博物院共同理事会”理事。1952年,时任农复会主委并引进美国四健会运动,由政府机关与农会合作进行,目的在训练今日农村青年将来具备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农民。同时开始提倡节育政策。1955年,担任行政院经济委员会委员。
1958年8月,任石门水库建设委员会主任委员。1964年6月19日,因肝癌病逝于台北荣民总医院,享年78岁。遗体与第二任妻子陶曾谷合葬安葬于阳明山公墓。
蒋梦麟与元配孙玉书,育有三子一女。1949年,仅携小女儿蒋燕华赴台湾,三子均留居大陆。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