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万锦

加拿大安大略省城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萬錦市map
Remove ads

43°53′N 79°15′W

事实速览 万锦 Markham, 国家 ...
事实速览 “Markham”的各地常用译名, 中国大陆 ...

万锦[2][3][4][5](英語:Markham發音: /ˈmɑːrkəm/),又译马克姆麦咸[6]麦城,是加拿大安大略省约克区的一座城市[7],位于多伦多以北,为大多伦多地区的一部分。万锦市于2012年7月1日由镇(town)升格为市(city)。该地曾是加拿大人口最多的镇。在2021年,万锦的人口为338,503人[8],是大多伦多地区第四大城镇,排在多伦多、密西沙加布兰普顿之后。多家高科技公司均将其加拿大分公司总部设于万锦,IBM 是该市最大的雇主,[9]因此万锦常被喻为“加拿大的高科技首都”。根据2016年加拿大人口普查[10],万锦也是加拿大全国可见少数族裔(非白人、非高加索人种)比例最高的城市,占全市77.9%的人口,其中华裔占全市46.5%,也是加拿大占比较高的几个城市之一。

Remove ads

历史

德裔移民威廉·柏兹英语William Berczy于1793年将现万锦一带划为一个英语township (Canada),而上加拿大首任总督约翰·格雷夫斯·锡姆科英语John Graves Simcoe则将之名为“万锦”以纪念时任约克大主教威廉·万锦英语William Markham (bishop)。柏兹再于1794年率领75个德裔家庭从纽约上州迁居至万锦,每个家庭并获分配200英亩(0.81平方千米)的土地;他们定居之处现为万锦的德民坊英语German Mills, Ontario社区。然而,殖民者往后数年生活艰苦,因此部分迁居至约克市英语York, Upper Canada(现多伦多市)和尼亚加拉,德民坊也逐渐变成死城一个。部分原居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德国裔门诺会教徒则从1803年至1812年间迁至万锦;这次移民行动则较为成功,而他们聚居之处亦以其中一个移民若瑟·利沙(Joseph Reesor)为名,称为利沙村(Reesorville)。[11]到1825年,利沙村再以万锦乡之名,改称万锦村。到1830年,大批爱尔兰裔、苏格兰裔和英裔家庭移居上加拿大,当中不少到万锦定居。[12]

万锦乡内有多条溪流,居民也藉水流之利建立水动锯木场和谷物磨坊。随着央街等要道陆续落成,万锦的人口继续上升,该带也开始都市化。万锦乡于1850年正式设立地方行政架构。[13]到1857年,万锦乡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而汤山于人村和万锦村等村落也大幅扩展。[14]多伦多与尼皮辛铁路英语Toronto and Nipissing Railway于1871年开通至万锦,刺激了当地的经济(现时其走线由GO通勤铁路使用)。

随着多伦多于二战后迅速发展,城市延伸现象令包括万锦在内的外围郊区也进一步都市化。万锦乡的大部分范围亦于1971年改设万锦镇。[15]南通多伦多的404号公路英语Ontario Highway 404于1970年代开通后,万锦的人口增长更为显著。现时万锦的农地已买少见少,但仍可见于麦健时少校径(约克区25号区道)以北的地带。

Remove ads

地理及气候

万锦的总面积为212.47平方公里,而其市中心位于43°53′N 79°15′W。

边界

Thumb
407号高速公路看到的万锦市中心(2023年)

万锦的邻市如下:

地形

万锦的平均高度为海拔200米。镇内有两条河流,分别为当河(Don River)和红河(Rouge River);两者的部分支流也流经万锦。万锦市大部分都是平地,但位于万锦北部的橡树山冰碛英语Oak Ridges Moraine则比镇内大部分地区为高。

气候

因为万锦市在多伦多市的附近,万锦镇的气候跟多伦多的气候几乎一模一样,只是日常天气有些微差别。

人口

根据2006年人口普查得出的结果为:[16]

人口 261,573
人口自2001年的变动 +25.4 %
人口密度 每平方公里1,230.5人
全国的人口排名 第16名
年龄中位数 38.1 岁 (男:37岁;女:38.9岁)
私人物业总数 81,181
固定居民所住的私人物业总数 77,191
家庭收入中位数 加币 $77,163

移民

按移民分类 (2006):

  • 加拿大出生者:42.6%
  • 外国出生者:56.5%
  • 非固定人口:0.9%

种族人口分布

Thumb
中国银行分行
更多信息 加拿大2011年的人口普查, 人口 ...

少数族裔构成72.5%万锦市人口,成为加拿大最大少数族裔构成的城市。

更多信息 加拿大2016年的人口普查, 人口 ...
Remove ads

语言

Thumb
在于人村的Main街

2011年人口普查的母语回答[17]

宗教信仰

按宗教信仰分类 (2011):

经济

Thumb
AMD位于万锦的总部

高科技行业

IBM摩托罗拉东芝阿尔卡特-朗讯昇阳苹果电脑美国运通华为AMD的加拿大分公司总部均位于万锦,因此万锦常被喻为加拿大的高科技首都。

零售行业

由于不少华人聚居于此,因此万锦市亦有数个华人商场:

  • 太古广场(Pacific Mall
  • 城市广场Market Village Mall)(已于2018年3月关闭,并未来重建为汇通广场)
  • 万锦广场First Markham Place
  • 大都会广场,又名小台北(Metro Square
  • 旺角广场(Peachtree Centre
  • 新旺角广场(New Kennedy Square
  • 朗豪坊(Langham Square/South Unionville Square

其他的商场包括

交通

公共交通

Thumb
Viva巴士

万锦公车局英语Markham Transit从1973年至2001年间为万锦提供公车服务。该机构于2001年与列治文山、纽马吉及旺市的公车局合并成约克区公车局英语York Region Transit(YRT),为整个约克区提供公车服务。YRT旗下的活力巴士(Viva)亦驶经万锦,当中粉红线英语Viva Pink绿线英语Viva Green分别接驳多伦多地铁芬治站当妙斯站。 具体线路班次及票价可查阅YRT官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多伦多公车局(TTC)的部分巴士线亦跨越市界连接多伦多和万锦,如华登路(Warden Avenue)、贝治芒道(Birchmount Road)、麦高云道(McCowan Road)及万锦道(Markham Road)等路线,但跨区乘客须付双程车费。具体线路班次及票价可查阅TTC官网

GO运输运营的(Stouffville Line)提供由万锦前往多伦多联合车站(Union Station)的通勤铁路服务,万锦以内的车站为于人村英语Unionville GO Station(Unionville )、森田尼尔英语Centennial GO Station(Centennial)、万锦英语Markham GO Station(Markham )和喜乐山英语Mount Joy GO Station(Mount Joy)。从万锦坐通勤火车到多伦多市中心可避开拥堵的404省道和当河谷园林公路(Don Valley Parkway),耗时约40-50分钟,COVID疫情后Stouffville Line班次为每小时一班。GO运输还运营有若干Go Bus线路,走高速公路停站较少,连接大多伦多地区的各个交通枢纽与热门地点(如Unionville火车站,Square One,Yorkdale Terminal)。具体线路班次及票价可查阅GO Transit官网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以上公共交通机构均可刷Presto卡进行支付,刷Presto卡可享受相比投币更低的价格。

道路

通过万锦的公路安省404公路和安省407公路。前者呈南北向连接多伦多和纽马吉;后者则是呈东西向的收费公路,绕过多伦多北部连接万锦、旺市、布兰普顿及伯灵顿。

安省407公路和约克7号区道平行。约克7号区道是一条东西贯通的通道,由于发展商不断在公路两旁发展,令此通道经常塞车。其他东西贯通的道路有约克73号区道(16街)、约克25号区道(麦健时少校径)及士刁士路等。

空中服务

已于2023年11月关闭的多伦多巴顿维尔机场曾是加拿大十大机场之一,关闭前曾提供往渥太华蒙特利尔的服务。

服务公司有:

  • NexJet Aviation
  • Million Air
  • Executive Edge Air Charter
  • Aviation Limited
  • Canadian Flyers International

教育

万锦市拥有四个公立教育局:约克区教育局(York Region District School Board)运营英语世俗学校,约克天主教教育局(York Catholic District School Board)运营英语天主教学校,维亚蒙德公校局(Conseil scolaire Viamonde)运营法语世俗学校,中南天主教公校局(Conseil scolaire de district catholique Centre-Sud) 运营法语天主教学校。

  • 约克区教育局(York Region District School Board)
    • 比尔·克罗瑟斯中学(Bill Crothers Secondary School)
    • 大果栎中学(Bur Oak Secondary School)
    • 万锦区域中学(Markham District High School)
    • 马克维尔高级中学(Markville Secondary School)
    • 密都菲中学(Middlefield Collegiate Institute)
    • 米利肯米尔斯中学(Milliken Mills High School)
    • 皮埃尔·埃利奥特·特鲁多中学(Pierre Elliott Trudeau High School)
    • 康山中学(Thornhill Secondary School)
    • 康利中学(Thornlea Secondary School)
    • 于人村中学(Unionville High School)
  • 约克天主教教育局(York Catholic District School Board)
    • 圣安德烈修士天主教中学(St. Brother André Catholic High School)
    • 圣奥斯定天主教中学(St. Augustine Catholic High School)
    • 圣罗伯特天主教中学(St. Robert Catholic High School)
    • 麦吉富尼神父天主教学院(Father Michael McGivney Catholic Academy)

知名人士

友好城市

姐妹城市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