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中國南朝(502-587)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梁(502年5月1日-557年11月12日),又称南梁、萧梁、前梁、南朝梁,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南朝的第三个朝代,由南齐宗室萧衍称帝,改国号为梁,首都建康(今江苏南京)。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月22日) |
南齐末年,皇帝萧宝卷行事荒淫,并大肆诛杀大臣,杀死尚书令萧懿并追杀其兄弟,萧懿的弟弟雍州刺史萧衍因此联合行荆州府事萧颖胄起兵,拥立萧宝卷的胞弟荆州刺史南康王萧宝融为帝。萧衍攻入京城,萧宝卷被杀。因萧颖胄已病逝,萧衍成为萧宝融势力唯一领导人物,以太后王宝明名义加封自己为建安郡公、梁公、梁王及杀死萧宝卷的儿子、兄弟、堂兄弟,仅萧宝卷庶兄萧宝义因残疾、胞弟萧宝夤北逃而幸免(庶弟萧宝源虽未被杀,但也很快病死)。他虽迎萧宝融进京,但在萧宝融进京前即迫其禅位,改封萧宝融为巴陵王,次日即杀之,以萧宝义续封[2][3][4]。
尽管萧衍算是南齐宗室,但与南齐皇室的关系疏远,其共通的祖先得追溯到西晋时期的萧整,为了给自己制造登基的合法性,他不继承齐朝的皇统,而是以其新的封号“梁”作为国号。为受禅,他自称明帝勋臣;后为对抗萧宝夤的宣称,他又改口声称自己推翻萧宝卷之举是夺明帝天下为齐高帝、齐武帝子孙报仇,另立政权亦非夺取齐高帝、齐武帝的天下,不再自居明帝勋臣。
梁武帝萧衍在代齐即位后厉行俭约,令南梁前期国势颇盛。然而武帝迷信佛教,曾三次出家为僧,令朝臣须用大量金钱为他赎身。他又大建佛寺及翻译佛经,令佛教大盛,可是佛事太过损害经济,令梁朝国势开始衰弱。
其后东魏叛将侯景投降,武帝本欲借侯景之力北伐,侯景见南梁国势衰弱,加上武帝出卖自己,遂有反叛之意,终于548年爆发侯景之乱。皇侄临贺王萧正德曾被过继给武帝,却未能被立为皇太子且回归本宗,心怀不满,与侯景勾结,侯景许诺拥立其为帝。侯景围攻建康,包括皇子宗室们所统领的各地兵马多观望不救,萧正德奉命抵抗时率军倒戈。侯景攻克建康外城后,立萧正德为帝。549年侯景攻克建康城,以武帝名义解散勤王军队,废杀萧正德,武帝亦被其囚禁饿死,这场乱事亦是梁朝灭亡的关键。
武帝死后,侯景立皇太子萧纲为傀儡简文帝,把持朝政。同时,不服从侯景的南梁地方势力彼此也互相攻伐及求援于北齐、西魏。武帝第七子湘东王萧绎攻杀武帝第一任太子萧统子河东王萧誉,迫使其弟岳阳王萧詧以襄阳降西魏,受封梁王;武帝第六子邵陵王萧纶降北齐,亦受封梁王,但因萧纶因与北齐结盟而失去南梁支持,遭萧绎、侯景打击,最终被西魏所杀;武帝幼子武陵王萧纪据益州称帝。其他地方势力亦有被侯景所灭者。北齐和西魏相继乘机夺淮南和中国西南大片土地,梁朝国力急剧衰败,只能偏安长江以南。双方互有胜负,但总体来说在军事上北朝转强,南朝逐渐转弱。
天正元年八月十七日(551年10月2日),侯景迫梁简文帝禅位给梁武帝故太子萧统孙豫章王萧栋,改元天正。天正元年十月初二日(551年11月15日),又杀梁简文帝。天正元年十一月十九日(552年1月1日),迫使萧栋禅位,改国号为汉。
552年,萧绎灭侯景,在江陵称帝,史称梁元帝;指示收复建康的手下杀死萧栋兄弟,没有还都建康。年底,他歼灭萧纪势力,但期间他联合西魏致使益州被西魏所得。
553年,北齐出兵意图拥立武帝侄湘阴侯萧退为帝,未果。
因梁元帝与西魏交恶,555年,西魏攻克江陵,迫使梁元帝父子投降,然后杀之,在江陵立萧詧为帝;元帝诸子仅晋安王萧方智幸存,大将王僧辩等不承认萧詧,在建康拥立萧方智为梁王,以太宰承制,准备拥立为帝,却因被北齐所败,被迫同意北齐所请,改立萧懿子萧渊明为帝,萧渊明亦应王僧辩所请,立萧方智为皇太子。另一大将陈霸先随即以王僧辩投降北齐、抛弃先帝之子为由袭杀王僧辩,迫使闵帝萧渊明禅位给萧方智,萧方智史称梁敬帝。陈霸先代表敬帝对北齐称臣,后又击败北齐,亦掌握了朝中大权。
太平二年十月初六日(557年11月12日)梁敬帝禅位当时已为陈王的陈霸先[5],陈霸先于是在太平二年十月初十日(557年11月16日)称帝,建立陈朝。[6]
陈武帝称帝后,梁朝的残余势力与地方豪强还不断起兵反抗。广州刺史萧勃起兵北上,陈武帝陈霸先派周文育、侯安都等平定广州,消灭萧勃。湘州刺史王琳据州抗陈,陈武帝派军进剿,都战败失利。王琳进军占据江州,并求助北齐,立永嘉王萧庄为帝,改元天启。天启元年(558年)三月,在齐文宣帝高洋派兵帮助下,王琳拥立萧庄以继承梁朝,于郢州即位,并追谥萧渊明为闵皇帝。萧庄任王琳为侍中、使持节、大将军、中书监,准备东下攻陈朝。[7][8][9]天启三年(560年),王琳举兵东下,北齐派兵万余人配合,直指建康。天启三年二月十四日(560年3月26日),王琳于芜湖附近的梁山败于陈朝太尉侯瑱,退回江州,上游根据地湘州也被北周夺取;北齐军在博望被陈军攻击,北齐将领刘伯球被俘虏,资储船舰尽被没收,数万人也被俘虏。王琳只得带他的妻妾和左右十多人,渡江逃亡北齐。[9][10]萧庄在御史中丞刘仲威的侍奉下,前往寿阳,投靠北齐。[11]
北齐皇建二年(561年)正月,齐孝昭帝高演派王琳从合肥出发,召募北方武人,想求得进一步发展。陈朝合州刺史裴景徽,是王琳的哥哥王珉的女婿,他请求让他家里的奴仆为王琳充当向导。齐孝昭帝让王琳与行台左丞卢潜带兵一起去策应裴景徽,王琳为了慎重起见,便借口说要考虑,一直没有作出决定。裴景徽担心自己求作内应的事泄漏出去,就挺身而出逃奔了北齐。齐孝昭帝任命王琳为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让他镇守寿阳。[12]北齐武平元年(570年),北齐授萧庄特进、开府仪同三司,封梁王,并承诺帮他复兴梁朝。[11]北齐武平四年十月十三日(573年11月22日),陈将吴明彻攻陷寿阳,王琳被杀。[13]北齐承光元年(577年),在复兴梁朝之前,北齐就灭亡了,萧庄在邺城含恨而死。[11]
萧詧,梁武帝孙,封岳阳王,任雍州刺史,后降西魏。承圣三年(554年),助西魏攻破梁元帝都江陵,被封为梁帝。次年,萧詧即帝位,都江陵,史称后梁或西梁。[14]后梁虽然以南朝正统自居,与陈朝对立,但地少国弱,一直是北方西魏、北周和隋朝的附庸国。[15]后梁先后依附于西魏和北周,相继传位于萧岿、萧琮。隋文帝杨坚即帝位后,对后梁采取招抚过渡政策。广运二年九月十九日(587年10月26日),隋文帝征召萧琮率臣入朝,废除后梁,萧琮为柱国,封莒国公。其弟萧𤩽及叔父萧岩举城降陈,后梁国灭。后梁三帝都江陵共33年。[14][16]
隋大业十三年十月十九日(617年11月22日),梁宣帝曾孙萧铣起兵,自称梁公,而后称梁王,建年号凤鸣。[17][18]凤鸣二年(618年),萧铣称帝,署置百官,复辟梁朝。势力范围东至三硖,南尽交址,北拒汉川,皆附之,胜兵四十余万。[18]凤鸣五年(621年),唐高祖李渊命赵郡王李孝恭、李靖率兵攻打萧铣,包围其都江陵。凤鸣五年十月二十一日(621年11月10日),萧铣不忍连累百姓,开城投降,到长安后,被唐高祖斩首,梁朝的这次复辟共历五年。[19][20]
肖像 | 庙号 | 谥号 | 名讳 | 在世时间 | 在位时间 | 年号及使用时间 | 陵寝 | |
---|---|---|---|---|---|---|---|---|
- | - | 临湘县懿侯 (齐武帝萧赜谥) |
萧顺之 | ? | - | - | - | 建陵 |
太祖 (武帝萧衍追尊) |
文皇帝 (武帝萧衍追谥) | |||||||
- | 高祖 | 武皇帝 | 萧衍 | 464年-549年 | 502年-549年 | 天监 | 502年-519年 | 修陵 |
普通 | 520年-526年 | |||||||
大通 | 527年-528年 | |||||||
中大通 | 529年-534年 | |||||||
大同 | 535年-545年 | |||||||
中大同 | 546年 | |||||||
太清 | 547年-549年 | |||||||
— | — | — | 萧正德 (原为临贺王) |
?-549年 | 548年-549年 | 正平 | 548年-549年 | — |
- | 高宗 (侯景谥) |
明皇帝 (侯景谥) |
萧纲 | 503年-551年 | 549年-551年 | 大宝 | 550年-551年 | 庄陵 |
太宗 (孝元帝萧绎追尊) |
简文皇帝 (孝元帝萧绎追谥) | |||||||
- | - | 昭明太子 (武帝萧衍谥) |
萧统 | 501年-531年 | - | - | - | 安陵 |
- | 昭明皇帝 (萧栋追谥) | |||||||
高宗 (宣帝萧詧追尊) |
昭明皇帝 (宣帝萧詧追谥) | |||||||
- | - | 豫章安王 (武帝萧衍谥) |
萧欢 | ? | - | - | - | - |
- | 安皇帝 (萧栋追谥) | |||||||
— | — | — | 萧栋 (原为豫章王,侯景篡位后降封淮阴王) |
?-552年 | 551年 | 天正 | 551年 | — |
侯景篡位,立国曰汉 | ||||||||
— | — | 武陵贞献王 | 萧纪 (原为武陵郡王) |
508年-553年 | 552年-553年 | 天正 | 552年-553年 | — |
孝元帝萧绎复国 | ||||||||
— | 世祖 | 孝元皇帝 | 萧绎 | 508年-555年 | 552年-555年 | 承圣 | 552年 | — |
天正 | 553年 | |||||||
承圣 | 553年-555年 | |||||||
- | - | 闵皇帝 (萧庄追谥) |
萧渊明 (废为建安公) |
?-556年 | 555年 | 天成 | 555年 | - |
- | - | 敬皇帝 (陈武帝陈霸先谥) |
萧方智 (禅位于陈武帝陈霸先,降封江阴王) |
543年-558年 | 555年-557年 | 绍泰 | 555年-556年 | - |
太平 | 556年-557年 | |||||||
- | - | - | 萧庄 | 548年-577年 | 558年-560年 | 天启 | 558年-560年 | - |
梁文帝 萧顺之 | |||||||||||||||||||||||||||||||||||||||||||||||
长沙宣武王 萧懿 ?-500 | 梁武帝 萧衍 464-502-549 | 临川靖惠王 萧宏 473-526 | |||||||||||||||||||||||||||||||||||||||||||||
梁闵帝 萧渊明 ?-555-556 | 梁昭明帝 萧统 501-531 | 梁简文帝 萧纲 503-549-551 | 梁元帝 萧绎 508-552-554 | 武陵王 萧纪 508-552-553 | 临贺王 萧正德 ?-548-549 | ||||||||||||||||||||||||||||||||||||||||||
梁安帝 萧欢 ?-541 | 西梁宣帝 萧詧 519-555-562 | 武烈世子 萧方等 528-549 | 梁敬帝 萧方智 543-555-557-558 | ||||||||||||||||||||||||||||||||||||||||||||
淮阴王 萧栋 ?-551-552 | 西梁明帝 萧岿 542-562-585 | 河间忠烈王 萧岩 | 永嘉王 萧庄 548-557-560-577 | ||||||||||||||||||||||||||||||||||||||||||||
西梁靖帝 萧琮 ?-585-587-? | 河间文宪王 萧璿 | ||||||||||||||||||||||||||||||||||||||||||||||
梁王 萧铣 583-617-621 | |||||||||||||||||||||||||||||||||||||||||||||||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