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莪相(爱尔兰语:Oisín,爱尔兰语发音:[ɔˈʃiːnʲ, ˈɔʃiːnʲ]),又作Osian、Ossian(发音:/ˈɒʃən/)或盎格鲁化作Osheen(发音:/oʊˈʃiːn/)等,或称莪相·麦克芬恩(Oisín mac Finn,“芬恩之子莪相”),是爱尔兰神话中的人物。他被认为是爱尔兰神话中最伟大的诗人,是费奥纳战士团(Fianna)的成员之一。[1]他是英雄芬恩·麦克库(Fionn mac Cumhaill)与塞芙(Sadhbh)之子,曾到访青春之地提尔纳诺(Tir na nÓg),是诸多传说和诗歌中的口述者。[2]或译奥西安、奥西恩、奥伊辛等。
18世纪下半叶,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麦佛森发表了一系列史诗,声称其原作者为吟游诗人莪相(作Ossian),并由自己翻译为英文,后整编为《莪相诗集》(The Poems of Ossian)。诗作在欧洲影响巨大,对欧洲早期浪漫主义运动和民族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莪相的形象因此得到进一步丰富,成为浪漫主义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典型人物。
莪相的名字在古爱尔兰语中的字面涵义为“幼鹿”。根据传说,他的母亲塞芙被一个名叫Fear Doirche的德鲁伊变成一头鹿;芬恩·麦克库在打猎时,抓到了塞芙所变的母鹿,而他的猎犬认出母鹿本是人类,于是没有攻击她。芬恩·麦克库将塞芙带回家中,她才摆脱魔咒、现出人形;芬恩·麦克库于是与塞芙相爱,定居生活,不再独自漂泊。不久后,塞芙身怀有孕,但Fear Doirche趁芬恩·麦克库不在时再次把她变成了鹿。芬恩·麦克库花了七年寻找塞芙一无所获,最后在班布本山(Benbulbin)上发现了他的儿子,也就是莪相。[3]在其他版本的故事中,莪相跟芬恩·麦克库的首次见面发生在他长大成人后,两人初次见面时,为了一头烤猪而发生争执,之后他们才发现彼此是父子。
莪相的故事主要出自于传奇《莪相的青春之地之旅》。他遇见了海神马纳南·麦克里尔(Manannán mac Lir)的女儿金发妮芙,而在那时,由于一则预言之故,马纳南把妮芙的头变成了猪头。妮芙告诉莪相说,如果他愿意娶她,那她就会回复原状,莪相答应了。之后两人相爱,妮芙带莪相一同前往青春之地(Tir na nÓg,音译为“提尔纳诺”;又称Tir Tairngire,“应许之地”)。[4]
在两人居于青春之地期间,他们生下了长子奥斯卡(Oscar)、女儿普罗努蒙(Plor na mBan,意为“女中之花”)和次子芬(Finn)。在青春之地度过三年的极乐生活后,莪相思念起故乡和费奥纳战士团的亲友,决定回到爱尔兰。妮芙并不情愿但最终只能答应,在莪相离开青春之地前,妮芙让莪相骑上带他们来到青春之地的神马Embarr,并告诫他说绝不可离开马背,否则将无法再回到青春之地。莪相回到了爱尔兰;在部分故事中,他回到了故乡,发现一切都已物是人非。在爱尔兰时,有人让莪相帮忙搬动一块大石头,他便坐在马背上俯身用力,结果马腹带断裂而摔落地面(部分故事中是主动下马),结果竟然一下子从俊美的青年变成了老人,年老气衰、双目失明;神马独自返回了青春之地。原来,在青春之地度过的三年竟然是人间的三百年。
在部分版本的故事中,莪相与圣帕特里克会面,他将费奥纳战士团的历史和自己游历的青春之地故事讲给了圣帕特里克,这段故事于是流传下来;不久后莪相就去世了。[5]在有些传说中,两人的互动更为具体。莪相和圣帕特里克因彼此信仰不同而互相嫌恶,圣帕特里克向莪相宣扬基督教,莪相则十分厌恶。传说莪相为了保护圣帕特里克而与一头公牛搏斗,并杀死了公牛,之后圣帕特里克返回时,发现莪相睡在牛皮下。作为对杀死公牛的回报,莪相请求圣帕特里克将他死后面向东方葬在阿马郡的古利安山(Slieve Gullion)上;而根据一些传说,莪相死后,他的遗体以他当初宰杀的那头公牛的皮覆盖,并葬在马诺汉密尔顿(Manorhamilton)附近的柯伦山(Curran Mountain)上。[6]
在《列祖传》(Acallam na Senórach)中,莪相与其战友凯尔提·麦罗南(Caílte mac Rónáin)活到了圣帕特里克的时代,并将费奥纳战士团的故事讲给了圣帕特里克;部分故事中,莪相皈依了基督教。叶慈的诗作《莪相浪迹天涯》(The Wanderings of Oisin)根据这一故事创作。
莪相之墓的所在地有所争议,有谣传指出莪相之墓位于苏格兰伯斯的格兰诺蒙特(Glenalmond),华兹渥斯并因此写了一首题为《狭窄的幽谷格兰诺蒙特》(Glen-Almain, the Narrow Glen)的诗;其他人则称莪相之墓在安特里姆郡九幽谷中一个被好几代人称为莪相墓的地方,是个位于库申多尔村(Cushendall)郊外靠近急光峡河的Lubitavish山的山坡上的石堆。
苏格兰诗人詹姆斯·麦佛森在1760年代发表了一系列的史诗,后整编为《莪相诗集》(The Poems of Ossian),并声称他所发表的诗作是他从古代苏格兰盖尔语文献及口头文学转译成的,原作者即为莪相。麦佛森假托莪相之名创作的诗作形式为诗歌散文,语言简短,具有史诗式的风格,主要内容是年老的吟游诗人莪相讲述自己的一生,但与实际流传的爱尔兰神话故事关联有限,其中人物包括他的父亲芬格尔(Fingal,部分基于芬恩·麦克库创编)、他死去的儿子奥斯卡,以及奥斯卡的恋人、照顾老年莪相的玛尔维娜(Malvina)等。现代学者指出,麦佛森发表的诗歌基于真正的盖尔诗歌,但他对原本的角色和概念做出大量调整,并加入许多自己的元素,以适应当代人的喜好。[7]
这些诗作是否为莪相所作在同时代即饱受争议,但在欧洲反响巨大,对凯尔特语和凯尔特文化的复兴、欧洲的浪漫主义文艺运动乃至民族主义产生了影响。莪相的形象则因詹姆斯·麦佛森及后来的二次创作而更加丰富,吸引了极大兴趣,成为浪漫主义文学、戏剧、绘画和音乐作品中的表现对象之一。莪相诗作影响了歌德、司各特等许多作家[8];拿破仑、狄德罗等人对相关诗歌十分喜爱,伏尔泰则曾仿写过一些诗作[9];梭罗、裴多菲等人都曾将莪相比之于荷马。托马斯·杰斐逊则称莪相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诗人”,并想要学习盖尔语以便阅读原作。在德意志和斯堪的纳维亚,莪相作为凯尔特人的身份被忽略或误解,反而经常被认为是日耳曼人,并成为日耳曼民族主义的寄托对象。在大不列颠,莪相的影响相比之下并不十分巨大。截至19世纪初,莪相及相关诗作在苏格兰民族主义言论中起到的作用有限,爱尔兰人则认为麦佛森是窃取爱尔兰神话传说中的元素;身为苏格兰人的休谟起初支持麦佛森,但后来则怀疑所谓莪相诗作的真实性;塞缪尔·约翰逊对麦佛森及其所发表的诗作嗤之以鼻;另有大量学者依据史实或盖尔语文献驳斥莪相诗作的真实性。
奥斯卡(Oscar)这一源于凯尔特语的男性名字正是由于麦佛森发表的莪相诗歌而在整个欧洲流行开来。1799年,让-巴蒂斯特·贝尔纳多特的独子诞生,在拿破仑的建议下,他以莪相之子奥斯卡的名字为其命名;贝尔纳多特后来成为瑞典-挪威国王,奥斯卡则在其之后于1844年继位为奥斯卡一世。“奥斯卡”因此成为了王室使用的名字,这使得奥斯卡一名此后在北欧尤其受欢迎。奥斯卡的恋人玛尔维娜(Malvina)的名字也成为欧洲常见的女性名字。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