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舟三昧经》(梵语Pratyutpanna-buddha saṃmukhāvasthita samādhi sūtra,Pratyutpanna Samādhi Sūtra),佛教经典,后汉月支三藏支娄迦谶汉译,是最早翻译到中国的净土经典。

“般舟”是梵文 Pratyutpanna(现在)的近似音译,梵文经题的意义为“现佛前立三昧经”,支娄迦谶三卷本载“一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简称“现在三昧经”或“现在定经”。

简介

此经介绍了经由经行与忆念他方佛的方法,在禅定中,可以亲见十方佛,得到他方佛的教导。并以阿弥陀佛为十方佛的代表,通过忆念阿弥陀佛,可以见到无量佛。

此经另一个特色,是与般若学结合。在修行到亲见十方佛之后,反观自心,了解所见诸佛皆心念造作,诸佛(所观境)无所从来,我(能观者)亦无所至,诸法性空幻有[1]

历史

龙树在《大智度论》、《十住毗婆沙论》中曾经引用许多此经的内容,说明它极早就出现在印度,是很早期的大乘佛教经典。于公元前后一世纪,它开始在北印度健驮逻国地区流行。

望月信亨在《净土教起源及其开展》考证此经约在公元前后一世纪出现。

版本

汉译本

(全本)

  • 《般舟三昧经》三卷(又名:十方现在佛悉在前立定经),光和二年(179年),竺朔佛出经,支娄迦谶传译,侍者孟福、张莲笔受。
  • 大集经贤护分》五卷(又名:贤护菩萨经),天竺三藏阇那崛多及笈多于开皇十四年(594年)大兴善寺出,沙门明芬等笔受。

(别生经)

  • 《般舟三昧经》一卷,是三卷本的重翻,品目不全。《开元释教录》录为支娄迦谶译,汪维辉从语言学角度认为非支娄迦谶译。吕澂认为是竺法护[2][3]
  • 《拔陂菩萨经》(又名:𩙥披陀菩萨经),译者不详,是般舟经初四品。

(阙本)

  • 《般舟三昧经》二卷 ,竺法护译。
  • 《般舟三昧念佛章经》一卷(是行品别翻) ,失译。

藏译本

梵文本

思想及影响

佛教禅定修行大多以坐禅为主。《般舟三昧经》则以经行立姿作为修行方法的经典。《般舟三昧经》以忆念十方诸佛作为修行法门的经典,并倡导般若空观于其中,开后世净土经典之先。

《般舟三昧经》在早期大乘佛教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根据《法灭尽经》所述,佛法要灭亡时,《首楞严三昧经》、《般舟三昧经》会首先消失,之后十二部经紧接着也会灭掉,全部不现,沙门袈裟变成了俗家样式[4]

般舟三昧行法

般舟三昧经》介绍了从观想念佛持名念佛上升到实相念佛的一种特别的修习方式——般舟三昧,又译为“佛立三昧”。它把大乘般若思想和禅观之术结合在一起。其修法以七日或九日为一期,日夜经行,不可坐卧,专念[5]诸佛,能于空中感十方诸佛,特别是无量寿佛在三昧中立于眼前。当修行者到达此一境界时,经由观察自心作用,了解诸佛现前皆是自心作用幻化,实则本性空寂,就能进入般若智慧的空性见之中。

这种法门和后世流行的持名念佛有所不同。重在“洗心”、“御心”。修行者要领悟到其念佛的行为和所见的佛,归根到底都是自心在起作用,因而本性上是毕竟空的——般若的玄旨也体现在这“一切本无”的体验中。东晋慧远法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介绍这种修行法门的人。

在慧远法师之后,般舟行法在中国继续流传。天台宗祖师智者大师在《摩诃止观》中,列有一种来自《般舟三昧经》的“常行三昧”修法,要求以九十日为一期,[6][7]

在净土宗兴起后,“般舟三昧”,便常被理解为“九十天中不眠常行”的念佛之行。除饭食和大小便外,无间断经行,不卧、不坐、不休息,专致于口念、心忆阿弥陀佛;唐代道绰法师也修习七天七夜专念阿弥陀佛的“般舟三昧”;善导著有《般舟赞》一卷传世。自宋朝以降,直到近现代,历朝历代都有人修习此法,其中以宋、清两朝最盛。释觉心指出般舟三昧的“除睡眠”是指“除睡眠盖” ,而非传统所理解的不能睡眠[8]

相关条目

注释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