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航空炸弹(英语:Aerial bombs)泛指由航空器或者是太空飞行器携带使用的炸弹。目前尚未有实用化的航天器投掷的空用炸弹系统服役,因此绝大多数的场合是指航空飞行载具使用者。尤其是轰炸机和战斗轰炸机的重要弹药。
绝大多数的航空炸弹外形圆润,都没有动力,但有分高阻力与低阻力构型[1],不过有一种专门对付机场跑道的特殊炸弹,在尾端装有小型火箭发动机,作用不在于延伸有效射程,而是增加撞击时的动量,深入跑道下方,扩大破坏效果。
主要用于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摧毁军事设施、炸沉船舰,交通枢纽以及其他军事或非军事目标。炸弹包括弹头,弹体,装药,弹尾,扩爆,引信的部分。现在多会加装精确制导组件,甚至一发就完成目标。
航空炸弹最早可以追溯到以在热气球上携带的爆裂物,由奥地利人于 1849 年第一次意大利独立战争期间向威尼斯发射。飞机投下的第一批炸弹是手榴弹或类似手榴弹的装置。历史上,朱利奥·加沃蒂 (Giulio Gavotti)于 1911 年 11 月 1 日意大利-土耳其战争期间首次使用。
在这场战争中,飞机首次用于空中攻击地面目标。利用飞机、飞船或者是热气球施放炸弹,攻击地面目标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势。最早的航空炸弹通常是手工制作的,由机组人员抛出。
这个时期见证了航空炸弹的重要发展。滚翻炸弹和高爆炸弹等新型炸弹被广泛使用。同时,盟军和轴心国都投入大量资源研究和生产航空炸弹,并造成对方广泛的破坏,如伦敦大轰炸、德累斯顿大轰炸、重庆大轰炸、东京大轰炸。炸弹不仅仅在重量上超过人力可以投掷的大小,在外型,炸药种类,针对的目标类型上都可以见到现代空用炸弹的基本雏形。
虽然航空炸弹绝大多数都是用来攻击地面或者是海面的目标,二次大战时期曾经短暂出现过攻击空中飞机编队的特殊航空炸弹,这种犹如昙花一现,不仅种类少,使用机会不多,现代也几乎找不到这类的系统服役中。
在冷战期间,苏联和美国发展了各种形式的核弹头,这些核炸弹可以由飞机运载,从而形成战略核威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现代航空炸弹变得更加精确和多功能。联合直接攻击弹药(JDAM)和精确制导炸弹(PGM)等精确制导武器使飞行员能够精确打击目标。
航空炸弹的结构取决于其种类,但通常包括以下组件:
外壳是炸弹的外部壳体,通常由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以保护内部的爆炸物。
引信是炸弹的触发器,可以设计成时间引信、远程引信或感应引信,以确保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引爆炸弹。
航空炸弹的常见有效载荷是爆炸物,可以是传统的炸药或核弹头。爆炸物的选择决定了炸弹的破坏力和效能。也可以是进行特殊目的使用的物质:如烟雾弹、照明弹、石墨炸弹、燃料空气弹。尽管国际公约禁止使用生物或化学武器,但一些国家开发了可携带这种类型武器的航空炸弹,以威慑敌对势力。
现代航空炸弹常配备制导系统,可以通过卫星定位或惯性导航精确引导炸弹命中目标。
某些炸弹具尾翼。尾翼具有以下作用
航空炸弹根据外形分类,可以分为高阻炸弹和低阻炸弹[1]。
高阻炸弹较为常见。这种炸弹是为挂载于轰炸机弹舱内设计的,主要由弹体、安定器、传爆管、弹耳、装药和引信等部分组成。它的重心明显靠前,这使得投掷后弹头可迅速朝下。
为最大限度携带航空炸弹,高阻炸弹被设计为外形短粗、头部钝圆的模样,外形犹如煤气罐。由于构型简单、材料和工艺要求相对较低,它能够快速大量生产。但是,这种构型因为长细比小、阻力系数大,自由落体时,受激波影响大,弹道稳定性和命中率不高。
为解决这一问题,此类航空炸弹通常在头部设计有弹道阻力环,尾部设计有安定器。弹道阻力环可减少局部激波对弹道稳定性的影响,安定器则像羽毛球尾部的羽毛,可对下坠过程中的航空炸弹进行减速和正向。
弹道稳定性问题得以解决的同时,也导致此类航空炸弹空中所受阻力进一步增加。因此它被称作高阻力炸弹,简称高阻炸弹。优点是生产造价比较便宜。现代可以使用滑翔炸弹套件进行升级。
低阻炸弹的弹体外形较为细长,呈流线型,没有弹道阻力环和安定器,转而使用可折叠的金属十字翼等稳定弹头朝向。低阻炸弹的一大特点是方便战斗机外挂、空中滑行速度较快。早期缺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因炸弹落地速度快,战斗机低空投掷后,存在无法及时离开、易受爆炸威力波及的隐患,因而需要加挂减速伞或气囊;二是自由落体过程中,因没有额外的定向、增稳装置,易受环境影响,打击精度差。随着激光、电视、红外和雷达制导组件的发展,不仅使低阻炸弹攻击精度大幅提升,也使其攻击距离明显增加,成为歼轰机、轰炸机、强击机等的理想弹药。
空用炸弹根据控制方式可以区分为传统无制导与有制导控制这两大类。
即无控投下的。传统无制导控制的空用炸弹在投掷之后,将会依照物理定律,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飞行,直到与物体碰撞为止。影响无制导炸弹的因素很多,从炸弹的外型,大气压力,大气温度,投掷高度,气流的流速与方向等等。
由于炸弹在飞行当中无法修正外界环境引起的误差,尝试将制导系统安装在炸弹上的企图不断,二次大战末期,利用无线电控制的制导炸弹已经出现在战场上,然而受限于技术和成本的考虑,使用的数量并不多。
直到1960年代,较为成熟的系统开始大量出现。由于制导炸弹在使用效率以及降低非必要损害方面的优点,未来将会取代传统空用炸弹成为主流。
有制导的炸弹又可以区分为两种型态:
目前在发展上以前者为主流发展趋势,其中又以美国最先推出大量服役。
现今可见的空用炸弹制导方式包括:
航空炸弹是一种强大的武器,具有显著的破坏性和广泛的危害影响。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