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在天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大自在天

大自在天梵语महेश्वर罗马化:Maheśvara),又译为摩酰首罗摩酰湿伐啰莫诃歌罗伊舍那天商羯罗天,对应婆罗门教神话中的湿婆神,其为古婆罗门教佛教所共同尊奉,是佛教神话中的护法神之一。佛教认为,他居住在位于五部净居天色究竟天,为色界天之顶点,能够自在变化,故称为自在天。大黑天即他的化身之一。在汉传佛教中,大自在天也被奉为作为二十诸天二十四诸天之一的护法神,有着祂的形象的神像通常被摆放于作为寺庙一部分的大雄宝殿里。

事实速览 大自在天, 其他名称 ...
大自在天
二十诸天二十四诸天成员
Thumb
中国浙江省普陀山观音法界的大自在天像
其他名称摩酰首罗、摩酰湿伐啰、莫诃歌罗、伊舍那天、商羯罗天
天城体महेश्वर
梵文转写Maheśvara
性别
对应印度教神话的湿婆
关闭

在释尊瞿昙所生活的时期,认为天地日月是摩酰首罗天的身体的一部分且认为摩酰首罗天是万事变化之因的教派被称为自在等因宗,它被认为是六师外道之一。大乘佛教认为,尊敬大梵天王遍净天王(遍入天)及大自在天等等这一行为是被允许的,祂们都是极具福报及能力的天众,也大多护持佛法,但皈信祂们并把祂们视为宇宙的创物主这一行为是错误的。大乘佛教认为,天地之形成、世间之成住坏空,皆是因缘和合而成的,不是由创物主所造创的。金刚乘佛教则认为多杰羌佛是诸法的基根。

大乘佛教教内的一些教派认为大自在天王十地菩萨通过权现所化为的,有些宗派则认为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是摩酰首罗的化身。汉传佛教神话中作为十二天之一的伊舍那天被认为是大自在天的化身,或是祂的另一个名名号。

名称

大自在天(梵语:Maheśvara),由摩诃(Mahā)与伊湿伐罗(īśvara)两个词组成。摩诃(Mahā)是大者、伟大的意思,伊湿伐罗(īśvara)则是“自在”之义,把它作为名词,就变成“君王”或“君主”的意思。mahā的ā和īśvara的ī结合发生连音(sandhi),变成e(即汉语的ei诶),形成“摩酰首罗”(梵语:Maheśvara),“maheśvara”的意思是“大自在者”,而“maheśvara”是神话中梵天维世努给湿婆的尊称,他们共同尊称说湿婆神是“最伟大的天神”、“力量最大的天神”、是“众神之主”。其赞美名称还有“Mahābuddhi”(大觉者)、“Mahādeva”(大天神)、“Mahāmāya”(大幻象)、“Mahāmrityunjaya”(伟大的战胜死亡者)、“Mahāyogi” (伟大的瑜伽士)等,共有108个赞美名称。中国古人译为大自在天[1]

概论

在古印度宗教传统中,大自在天拥有许多传说,佛教对大自在天有许多不同的描述,可能是因为存在许多不同的传说。例如有净居摩酰首罗,以及毘舍阇摩酰首罗,有时被认为是不同的神明[2]。毗舍阇是一种鬼神的名称,有三目八臂,外表丑恶,骑着白牛[3],即大黑天。有些传说认为大自在天有变化的能力,拥有许多化身及名字,其中包括陪胪[4][5]

十二天之中的伊舍那天也是大自在天的别名[6]。但随着传说不同,有时他会被认为是与大自在天化身,是不同的另一个神明。

相传大自在天居于大梵天王之上[7],有时天魔波旬也被认为是祂的化身[8]。另外第十地(法云地)的菩萨,多为自在天王,被称为净居自在天王[9]

崇拜大自在天的教派被佛教称为大自在天外道,又称涂灰外道,传统上认为它是印度教教内的湿婆派的前身。佛教的三身学说,可能起源自此[5]

另类说法

声称自己信奉黄教的莲生活佛卢胜彦法王宣称大自在天王是居住在第六天的破坏神,即是大自在天,祂被日传佛教教内的日莲宗称为大自在天魔,卢胜彦也宣称魔罗与佛陀其实同出一源,正因为有魔罗,所以才需要佛陀前来弘法,卢胜彦更宣称大自在王魔是大自在王如来所化现出来的,祂就是大自在王佛,故在胜义层面上,佛陀与魔罗 、正法与邪法等等之间都是没有分别的,这就是所谓的佛魔一如[10]

六师外道

在䆁尊瞿昙所生活的时期,有所谓的六师外道,其中的迦罗鸠驮迦旃延,宣称大自在天生出了诸法,后世称其所创立的教派为自在天外道

图库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