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意大利语: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是位于意大利威尼斯的天主教宗座圣殿,座落在圣马可广场东面,与总督宫相连。最初它是威尼斯公爵的专用教堂,1807起它成为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区的主教座堂,同时是威尼斯宗主教驻地。其为拜占庭式建筑的著名代表,有“金色圣堂”(Chiesa d'Oro)的美誉。
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 | |
---|---|
Basilica Cattedrale Patriarcale di San Marco | |
基本信息 | |
位置 | 意大利威尼斯 |
坐标 | 45.4345°N 12.3396°E |
宗教 | 天主教 |
教区 | 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区 |
祝圣 | 1071年10月8日 |
领导 | Angelo Scola |
功能状态 | 主教座堂、宗座圣殿 |
官方网站 | Basilica di San Marco a Venezia website |
建筑详情 | |
建筑师 | Domenico I Contarini |
建筑风格 | 拜占庭式、哥特式建筑 |
竣工 | 1617年 |
详细规格 | |
长度 | 76.50米(251.0英尺) |
宽度 | 62.50米(205.1英尺) |
穹顶 | 5 |
外穹顶高度 | 43米(141英尺) |
内穹顶高度 | 28.15米(92.4英尺) |
地图 | |
历史
圣马可圣殿宗主教座堂的前身最初建于828年[1],当初只是总督府当中一座临时性的建筑,用以存放威尼斯的商人从埃及亚历山大偷运出来圣马可的遗骸。这座圣堂后来于832年被一所新圣堂所取代。新圣堂在976年的一场叛乱中被焚毁[1],并于978年重建完成(圣马可钟楼的历史也可追溯至9世纪)。现今圣马可圣殿宗主教座堂的基础于1063年成型[1],于1094年完工[1],圣马可的遗骸同一年在圣堂柱子旁边被32任总督Vitale Faliero重新发现。圣堂还附有一座低矮的塔楼,最初被认为是总督府的一部分。在13世纪的上半叶,圣堂的前厅和新的立面修建完成,大多数马赛克的镶嵌工作也同时完成。圣堂圆顶为木制,并融合哥特式的建筑架构。
圣马可圣殿宗主教座堂的基本结构与当初已经产生大幅度的改变,它的装饰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发生很大的变化。尤其是在第十四世纪,一艘来自东方的威尼斯船只返回当地,从一些古代建筑上取下材料,添加到圣堂的外部。渐渐地,圣马可圣殿宗主教座堂外墙的装饰物包含各种大理石和雕刻,其中一些装饰品的年代远超过建筑物本身。从外表来看,圣马可圣殿宗主教座堂是哥特式建筑的典型范例。
由于威尼斯一到冬天就常因涨潮而淹水,导致圣马可大教堂积水严重。2022年,为了保护圣马可教堂的马赛克地砖和大理石柱,意大利工程师在教堂外架起玻璃栅栏[2]。
外部
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从外面可以分为3个部分:下层、上层和圆顶。下层拥有五个圆形拱门,两旁为华丽的大理石柱,旅客可以通过青铜大门进入前厅。中央大门则是装饰著三层罗马式美术浮雕。最外层是19世纪的镀金镶嵌画(最后的审判),在许多世纪中,宗主教座堂内外的镶嵌画都曾更换过,但是这里从未改变。讲述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遗迹故事的镶嵌画位于侧门的弦月窗上。 上层从拱门顶端开始,装饰著枢德和超德、四个战士及圣徒圣马尔谷雕像。
圣马尔谷之马大约于1254年设立于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当中。这些雕塑的历史可追溯到古典时代晚期,作者可能是公元前4世纪希腊雕塑家留西波斯。拜占庭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将铜驷马雕像从希俄斯岛运到君士坦丁堡,所以圣马尔谷之马在君士坦丁堡竞技场矗立许久[3],威尼斯公爵恩里科·丹多洛后来将马运到威尼斯,于1254年安装在圣马尔谷圣殿的立面。彼特拉克在此欣赏它们[4]。拿破仑于1797年强行将马从威尼斯搬到巴黎,放置在卡卢梭凯旋门。1815年,马回到威尼斯圣马尔谷圣殿。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空气污染严重,只好改用复制品代替,真正的圣马尔谷之马则在圣殿内部展出。
罗马帝国爆发三世纪危机后,皇帝戴克里先为了稳定局势,于286年设置一个新的统治制度即四帝共治制。他把帝国分为东西两部,他治东、马克西米安治西。293年增加直接继承的副手以避免王位纷争和内战:主皇帝称奥古斯都,副皇帝称凯撒。戴克里先任命自己为东部奥古斯都,伽列里乌斯为东部凯撒,马克西米安为西部奥古斯都,君士坦提乌斯一世为西部凯撒。
斑岩雕像代表四个皇帝在帝国内部相互依存。它是在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从君士坦丁堡运来,放置于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的西南角。
前厅
前厅本来位于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的西侧,后来南边被分割成其他用途。前厅内部的装饰非常华丽,天花板镶嵌著旧约圣经的故事。故事主角是诺亚、亚伯拉罕、约瑟与摩西。
内部
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内部被希腊式十字结构分割成三个大殿,这是根据查士丁尼大帝在君士坦丁堡所建造的教堂来设计的。12世纪时,几何图案和动物图案被镶嵌在大理石地板上,但后来经历许多次修复。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内部装饰使用的技术是碎块形工艺(Opus sectile)与棋盘形镶嵌工艺(opus tessellatum)。低层墙壁和支柱也完全覆盖着大理石砖。中央的圆顶则是一幅耶稣升天的庞大镶嵌画。
东侧有一个凸起的内殿,下方则是地下墓室。内殿由一个圣坛屏与其他部分分开,圣坛屏由8个红色大理石圆柱组成,表面覆盖哥特式雕塑的杰作(14世纪末)。圣堂中间最后方是黄金祭坛(Pala d'Oro),上面共有2,000多颗的宝石,包括珍珠、祖母绿和紫水晶。
内殿的后方是祭衣间和一座建于15世纪的小圣堂,奉献给圣西奥多(威尼斯的主保圣人),意大利著名画家乔凡尼·巴蒂斯塔·提埃坡罗则有一幅画作放置在此。
圣坛屏的右侧是平台,新当选的公爵会从这里现身众人面前。左侧通道是圣克勉堂和圣主机坛。圣马尔谷的遗物在1094年于此地被重新发现,镶嵌画被描绘于右侧通道的支柱上。
圣坛屏的左侧是宗主教座堂人员阅读圣经时站立的平台,右侧通道是圣伯多禄堂,象征对拜占庭皇室的崇敬。北面则是圣伊西堂和Mascoli堂。
镶嵌画
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内部上层完全覆盖着明亮的马赛克,包含金、铜和各种华丽的石头。镶嵌画装饰面积约8,000平方米。最古老的马赛克作品受到拜占庭和哥特式艺术风格的影响。圣马尔谷圣殿宗主教座堂中也有一幅基督普世君王(Christ Pantocrator)镶嵌画。袖廊上方的圆顶被称为圣若望(圣若望故事的传播者)和圣伦纳德。圆顶之间拱顶则是显示耶稣生活的镶嵌画。这些镶嵌画经常需要修复和更换,许多伟大的画家,例如保罗·乌切洛、卡斯塔尼奥(Andrea del Castagno)、保罗·委罗内塞、丁托列托和他的儿子多梅尼科·丁托列托(Domenico Tintoretto)都参加过镶嵌画的绘制工作。提香为圣器收藏室而绘制的画作则于15世纪后期完成。其他著名的镶嵌画装饰包括圣伊西小堂和禅宗小堂。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