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尼亚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东方战线的一部分,罗马尼亚与俄国、英国、法国结盟,对抗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战斗主要发生于1916年8月至1917年12月之间,战场则位于特兰西瓦尼亚、罗马尼亚本土,以及与保加利亚接壤的多布罗加地区。尽管罗马尼亚取得初期胜利,但在随后的战事中遭受重挫,到1916年年底时仅能守住摩尔达维亚地区,依靠俄国的支持勉强维系局面。当俄国爆发革命后,罗马尼亚几乎陷入包围,只能在1918年5月退出战争,与同盟国签下了布加勒斯特条约。到了1918年11月10日,德国停战的前一天,罗马尼亚再度加入战局,在战后成为战胜国的一员。在动员参战的75万罗马尼亚士兵之中,有一半没有活着看到大战落幕。
罗马尼亚战役 | |||||||
---|---|---|---|---|---|---|---|
第一次世界大战东方战线的一部分 | |||||||
1917年,在默勒谢什蒂的罗马尼亚陆军 | |||||||
| |||||||
参战方 | |||||||
德意志帝国 保加利亚王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
罗马尼亚王国 俄罗斯帝国 塞尔维亚王国 (近代)[1] 法国 特兰西瓦尼亚─布科维纳志愿军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埃里希·冯·法金汉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 尼古拉·热科夫 潘特列伊·基塞洛夫 斯特凡·托谢夫 康拉德·冯·赫岑多夫 阿图尔·阿尔兹·冯·史特劳森堡 穆斯塔法·希勒米帕夏 |
斐迪南一世 康斯坦丁·普雷赞 亚历山德鲁·阿韦雷斯库 埃雷米亚·格里戈雷斯库 扬·德拉加利纳 伊万·库尔切尔 阿图尔·沃伊托伊阿努 康斯坦丁·科安德 阿里斯蒂德·拉祖 扬·安东内斯库 阿列克谢·布鲁西洛夫 安德烈·扎伊翁奇科夫斯基 德米特里·谢尔巴乔夫 亚历山大·克伦斯基 斯特万·哈季奇 亨利·贝特洛 | ||||||
参战单位 | |||||||
第9军团 第52军(多瑙河军团) 第1军团 第3军团 第6军 多瑙河舰队 君士坦丁堡舰队 |
第1军团 第2军团 第3军团 第4军团 罗马尼亚─俄罗斯联合部队 第4军团 第6军团 第9军团 第1塞尔维亚志愿师 罗马尼亚海军 | ||||||
兵力 | |||||||
& 750,000[2] 143,049 (1916)[3] 20,000 (1916)[4] 39,000 (1917)[5] |
1916:[6] 658,088 30,000 20,000 1,600 1917:[7] 400,000 1,000,000 1,000+ | ||||||
伤亡与损失 | |||||||
191,000[8][9] 总计: 338,000 伤亡 |
535,700[15] 总计: 595,000 伤亡 | ||||||
另有30至40万罗马尼亚平民间接死于战火[16] |
战前情势
在一次大战期间,罗马尼亚是一个国土面积13万8千平方公里、人口约900万的国家。在战争的前半段,罗马尼亚保持中立,但该国拥有欧陆唯一的油田,而这正是同盟国所急需的战略物资。亲近德国的国王卡罗尔一世在1914年9月驾崩,继位的斐迪南一世与国内的政治领袖们多半倾向协约国;对罗马尼亚而言,向匈牙利取回拥有300万罗马尼亚居民的特兰西瓦尼亚是首要的目标。在对协约国方面,罗马尼亚的参战可以断绝德国的石油进口,并切断与土耳其之间的铁路联系;为此,英国向罗马尼亚提供贷款、法国派出了军事顾问团、俄国则应允了军火支援。此外,协约国也承诺派出20万士兵进入罗马尼亚,协助防御来自保加利亚的攻击,以及对奥匈帝国的入侵。
罗马尼亚的王位自1866年起便由霍亨索伦家族的分支掌握,卡罗尔一世在1883年便与同盟国签订密约,规定罗马尼亚只有在奥匈帝国遭到攻击时才有参战义务。但在战云密布之际,罗马尼亚的舆论却倾向于支持协约国,新任国王斐迪南一世决定保持中立,并以奥匈帝国率先开启战端,而非遭到攻击为由,拒绝参加战争[17][18] 。奥匈帝国也在德国要求下暂缓了对罗马尼亚与意大利的领土要求,以使两国继续保持中立。[19]
罗马尼亚在参战的谈判中最在乎的是领土要求与避免双线作战的危险。在领土要求部分,奥匈帝国治下,但以罗马尼亚人为多数的特兰西瓦尼亚是首要的目标;而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在南方的多布罗加地区也有领土纠纷,极有可能遭到袭击,因而需要协约国盟友的支援。协约国方面则要求罗马尼亚不得单独与同盟国和谈,并应允在战后的和平会议中给予同等的战胜国地位。俄军将在罗马尼亚参战后进入罗马尼亚助战,压制保加利亚;协约国的物资也将会大批送达。双方在1916年的《布加勒斯特条约》中规范,英军与法军最晚在1916年8月将重启对土耳其、保加利亚的军事行动,俄军则进驻多布罗加协防,而罗马尼亚的军队并不须接受俄国的指挥,此外协约国须提供每日300吨的物资支援。然而,这些条款大多都没有获得履行。[20]
英国战史学家西里尔·弗尔斯指出,罗马尼亚并不信任俄国,使得双方的谈判陷入延宕;若是罗马尼亚能在俄军于1916年6月发动勃鲁西洛夫攻势之前参战,协约国将能收到更佳的效果[21]。而俄国方面也担心罗马尼亚对比萨拉比亚地区的野心,而延迟了谈判进程[22]。但根据英国学者约翰·基甘的研究,协约国打从一开始就不会尊重罗马尼亚的领土要求。[23]
1915年,英军中校克里斯多福·汤姆森在基奇纳伯爵派遣下抵达布加勒斯特担任军事顾问,并推动罗马尼亚参战。但汤姆森很快地发现罗马尼亚军队毫无作战准备,且装备极为落后,贸然开战将会成为协约国的负担而非助力。但他的观点并未获得政府接受,双方仍在1916年8月13日完成最后的军事协定;而就在几个月后,汤姆森也只得协助罗马尼亚收拾残局,破坏掉境内的油井与工厂,以免遭到德国夺占。[24]
罗马尼亚政府在1916年8月17日与协约国缔约,答应在28日向奥匈帝国宣战;但驻维也纳的罗马尼亚大使却在27日提前转达了宣战布告,德国方面对此相当惊讶,并在28日向罗马尼亚宣战。此外,保加利亚与土耳其的宣战时间尚有争议,伊恩·贝克特认为,保加利亚在8月31日出兵之前都没有提出正式的宣战布告[25];但也有一些资料指出,保加利亚在30日[26]或9月1日[27][28]时向罗马尼亚宣战,土耳其方面则是介于8月29日[26]、30日[27]或9月1日[28]间宣战。短短两日之内,罗马尼亚即与同盟国进入战争状态。[29]
在开战当下,罗马尼亚陆军共有23个师、65万名士兵,但训练与装备皆严重不足,难以与德军较量。德国参谋总长埃里希·冯·法金汉已预测到罗马尼亚加入协约国参战的可能,并着手制定了相应的作战计划。由于塞尔维亚几乎全境沦陷,协约国在希腊边界的军事行动也没有进展,使德国与奥匈帝国有能力迎战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与土耳其也愿意出兵投入战局。
德国高层对罗马尼亚贸然参战的前途相当忧心,兴登堡曾表示道:
“可以肯定的是,罗马尼亚这个小国在历史上从来没有扮演过如此重要、具有决定性的角色,德国与奥匈两个大国也从未有如此怜悯之心,来面对一个人口自己只有二十分之一的小国。从军事情况判断,罗马尼亚提前参战有利于已经虚掷光阴数年的列强们;但一切仍取决于罗马尼亚是否准备好利用她的短暂优势。”[30]
奥匈帝国中的罗马尼亚人很早就投入战场,数十万来自特兰西瓦尼亚、布科维纳的罗马尼亚裔居民被动员。大多数的罗马尼亚裔士兵忠于帝国,但随着战事发展,反对的情绪也开始萌芽,特别是罗马尼亚加入战争之后;许多忠诚的士兵冒着生命危险逃跑,以免在战场上向自己的同族开枪。后世有许多文学作品以此为主题,如利维乌·雷布列亚努的《绞死者的树林》。
尽管如此,其他战线上的罗马尼亚士兵依然为奥匈帝国英勇战斗,亦获得不少表彰,如在东线、巴尔干、意大利等战线活跃的格奥尔格·弗隆多尔上尉、埃米尔·雷布列亚努中尉(前述利维乌·雷布列亚努的兄弟,在1917年时试图叛逃到罗马尼亚失败,遭到处决),两人皆曾获颁“勇气勋章”。其他在奥匈帝国著名的罗马尼亚人尚有帝国顾问康斯坦丁·伊索佩斯库─格雷库尔中校、留下重要的战争经历回忆录的作家奥克塔维安·科德鲁·塔斯劳安努、首位罗马尼亚战地摄影师萨摩伊拉·默尔札也在里加留下了他的作品。多达15万罗马尼亚裔士兵在奥匈军中阵亡。[31]
战事经过
1916年8月27日夜间,罗马尼亚第1军团、第2军团及北方军团依据“Z计划”穿越喀尔巴阡山脉,展开了特兰西瓦尼亚战役[32]。同时,罗马尼亚的内河鱼雷艇兰杜尼卡号(Rândunica)、布约雷斯库号(Bujorescu)、卡廷卡号(Catinca)也袭击了驻扎于保加利亚鲁塞港内的奥匈帝国多瑙河舰队,击沉一艘装满燃料的驳船,并破坏了码头设施[33][34]。奥匈帝国在该区的防御只有第1军团,他们被迫向匈牙利本土退却,边境的布拉索夫、弗格拉什、米耶尔库雷亚丘克等城镇迅速被占领,罗马尼亚军队已逼近锡比乌郊区。也毫不意外地获得了罗马尼亚裔居民的欢迎与支持,他们乐于提供物资、宿营与向导等协助[35]。
罗马尼亚军队的推进令同盟国感到震惊,增援与反击在随后数周源源而来;反倒协约国方面出现误判,认为德国与奥匈帝国无法从索姆河战役与勃鲁西洛夫攻势中腾出支援。然而,法金汉已布署了八个师与一个阿尔卑斯山地军,加上奥匈帝国的四个师,在9月中旬挡下了罗马尼亚的推进。俄国虽然出借三个师以配合罗马尼亚军的行动,但因补给不足,实际战果相当有限。
罗马尼亚首先遭遇到的反击是由马肯森率领的同盟国部队,包括一个德国旅、保加利亚第3军团、以及土耳其第6军团的两个师[36]。这支部队在9月1日从保加利亚向多布罗加地区进攻,罗马尼亚驻扎于图尔图凯亚(位于多瑙河南岸,今属保加利亚)的守军遭到包围,于9月6日投降,两万余人被俘。
罗马尼亚第3军团虽然试着重组防御,但仍被迫撤出锡利斯特拉、多布里奇、阿姆扎恰乡、托普拉伊萨尔乡等城镇,多瑙河以南的土地大多失守。马肯森的成功主因在于协约国方面无法履行对罗马尼亚的承诺,在马其顿方面的攻势不足以牵制保加利亚与土耳其,俄军的援兵亦嫌不足,使罗马尼亚必须独力承担长达1600公里、地势复杂的两条战线;相较之下,由波罗的海到布科维纳的东方战线不过1000公里[37]。
9月15日,罗马尼亚方面决定暂停对特兰西瓦尼亚方面的进攻,改以击败马肯森为首要目标,这个计划称为弗雷曼达攻势,由罗马尼亚、俄罗斯联军向科巴丁乡──库尔特布纳(今保加利亚泰尔维尔)一线发动攻击,阻止同盟国军切断布加勒斯特至康士坦察之间的水陆交通线,两军分别由亚历山德鲁·阿维雷斯库、安德烈·札翁奇科夫斯基指挥。罗、俄联军在9月19日挫败了保加利亚第3军团对科巴丁的攻击,迫使同盟国军在10月中旬之前都无法推进。30日,德国潜艇UB-42号潜艇向苏利纳港口发动袭击,但没有造成破坏,自身则在反击中负伤撤退[38][39][40]。10月1日,两个罗马尼亚师在弗雷曼达越过多瑙河,开辟了一个14公里宽、4公里深的突出部,随后占领了数个保加利亚军据点。但由于特兰西瓦尼亚的战况恶化,罗马尼亚军被迫取消之后的行动。在这一波战事中,奥匈帝国多瑙河舰队的炮艇博德罗格号(Bodrog)、克勒什号(Körös)、索梅什号(Szamos)与巡逻艇河鲈号(Barsch)皆有受损。
法金汉在9月初卸下参谋总长职务,改任新编成的第9军团司令,并在18日展开反击。首先,同盟国军在哈采格挡下了罗马尼亚第1军团,8天后又对锡比乌一带发动攻击。处于劣势的罗马尼亚军向弗尔坎、托尔努罗舒两个隘口撤退,但后者已被迂回而来的德军山地部队攻占,使罗马尼亚军付出了3000人伤亡的代价才重夺此地。10月17日,罗马尼亚第2军团向布拉索夫的匈牙利军发动攻击,但被击退;北部的罗马尼亚第4军团受到的压力较小,但仍无法维持战线。到10月25日,攻入奥匈帝国境内的罗马尼亚军基本上都已退回国境[41],同时也扰乱了罗马尼亚军在多布罗加的布署[37]。
10月,罗马尼亚方面进行大规模调遣与战略修改,以防御喀尔巴阡山脉的各个隘口作为目标,阻止同盟国军入侵本土;双方在普拉霍瓦山谷交锋,罗马尼亚军在激烈战斗后守住了普雷戴亚尔镇,这场战斗的的惨烈程度几乎可与西线比拟。23日,同盟国在西侧的日乌河谷发动攻势,罗马尼亚第1军团在扬·德拉加利纳率领下全力死守;在特尔古日乌的战斗中,城内的居民也主动参战,女童军叶卡特琳娜·泰奥多琉因其在防守日乌桥的战斗中表现突出,而被誉为“日乌英雄”。喀尔巴阡隘口的防御战可说是罗马尼亚军事史上的一项成就,它的复杂程度与难度远高于罗马尼亚的军队所能承受,但他们仍在此短暂挡住了同盟国军的推进,并获得了宝贵的经验[37]。
同盟国军在日乌河谷受挫后进行重整,组成在彼得罗沙尼组成了临时兵团,由维克特·屈内指挥;这支部队辖有第11巴伐利亚步兵师、第301步兵师,为稍早在日乌河谷作战的主力。第41普鲁士步兵师与第109步兵师也从里加远道而来,组成第58军(原第5骑兵军),以埃贡·冯·施梅托伯爵担任军长,该军另有第6骑兵师、第7骑兵师。另外尚有第115步兵师及两个自行车旅作为预备队,使屈内兵团拥有8万官兵及3万匹马。罗马尼亚军队难以抵挡同盟国军在11月的新一波攻势,只能不断后撤;德军骑兵于21日占领克拉约瓦。罗马尼亚方面试图依托奥尔特河重建防线,并组织骑兵迟滞同盟国军推进,但他们仍在罗伯内斯蒂战役遭到击败[42] 。
在南侧,马肯森与保加利亚主将斯特凡·托谢夫也在10月19日重启攻势,在第二次科巴丁战役中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罗马尼亚军与俄军退出多布罗加,并在22日攻占康士坦察;在切尔纳沃德渡口被占领后,残留的俄军只能撤往多瑙河三角洲的沼泽,他们已完全失去作战能力。随后,马肯森迅速且秘密的将大批部队调到西侧的斯维什托夫,准备跨越多瑙河。
在10月的喀尔巴阡隘口争夺战失败后,法金汉中抽调了精锐的阿尔卑斯山地军,在11月10日向弗尔坎隘口发动攻击;未来的德国元帅、当时仍是中尉连长的隆美尔也参加了这次作战,他率领一支符腾堡山地兵连攻下了雷斯库卢伊山。到11月底,喀尔巴阡山区已开始降雪,双方都试图在天气转坏之前抵达平原地区,而罗马尼亚方面更因连续战斗与退却而缺乏补给。
在第二次科巴丁战役后,罗马尼亚失去了康士坦察,同盟国军则在此设置了海空军基地,以水上飞机持续袭击罗马尼亚最后一个港口苏利纳。然而,德军在康士坦察仅有四架水上飞机,其中一半在11月7日的空袭中损失[43][44];德国在罗马尼亚所使用的水上飞机共有三种:腓特烈港公司FF.33、汉莎─勃兰登堡公司W.12、伦普勒公司6B[45],当日失去的两架皆是FF.33。
同时,同盟国军在黑海中唯一的潜艇是德国的UC-15号潜艇[46],他在11月中旬被派往苏利纳布雷,但从此失联,咸信他可能遭到自己的水雷击沉[47][48][49],他的同型潜艇常有这种状况;也有资料认为他遭到罗马尼亚方面摧毁,罗马尼亚海军也有英国制布雷舰好人亚历山德鲁号(Alexandru cel Bun)[50][51]。在失去UC-15后,同盟国直到12月初才取得UC-23号潜艇,继续布雷任务。
11月23日,马肯森的精锐部队在斯维什托夫附近渡过多瑙河,此举出乎罗马尼亚高层意料之外,马肯森的部队距离布加勒斯特非常之近,而该城的防卫相当薄弱。为此,罗马尼亚军也迅速在首都周边布防,由新进晋升的康斯坦丁·普雷赞主持防务,阻止西北侧的德国第9军团与东南侧的马肯森部对布加勒斯特完成合围,布加勒斯特保卫战于焉爆发。[52]罗马尼亚已动员了全部的预备队,但他们仍需要俄军的支持,使预备部队有足够时间打破包围圈;然而,俄军并不支持这个计划。
12月1日,罗马尼亚军沿着阿尔杰什河与内亚罗夫河发动攻击,成功击退同盟国军,并掳获不少战俘,但马肯森与法金汉都能及时反应,使局势获得控制。[53]面对同盟国军的强大压力,罗马尼亚的抵抗薄弱、装备恶劣,又缺乏俄军支援,根本无法阻挡同盟国军的攻击;然而他们仍然发动了许多大胆的行动,如著名的普卢那鲁突击(Prunaru Charge),第2“罗锡奥利”骑兵团在此次作战中几乎全军覆没。在战斗爆发的三天后,阿尔杰什战役的局面已对罗马尼亚极为不利,各军纷纷撤退,[52]法金汉所属的德军则在12月6日进入布加勒斯特。罗马尼亚第2军团朝着锡雷特河方向退却,当地虽有防御工事,但却是面对着俄国方向兴建,对来自南侧的敌人派不上用场,只能勉强依靠多瑙河三角洲的沼泽与喀尔巴阡山的侧翼作为掩护。
在22日至26日之间,战斗在罗姆尼库─瑟拉特爆发,马肯森军在27日控制了这个小镇;同时,大批俄军开始进入摩尔达维亚境内,以防止同盟国军攻入俄国南部。但整个罗马尼亚南部,包括奥尔特尼亚、蒙特尼亚、多布罗加与一部分的摩尔达维亚都被同盟国占领,罗马尼亚人在撤退时破坏了农田、工厂与油井,以防被敌军取用。[52]另外在12月3日,罗马尼亚的鱼雷艇法尔特·默勒奇尼亚努上尉号(Căpitan Valter Mărăcineanu)在多瑙河畔被水雷击沉。[54][55]
罗马尼亚军与俄军在1917年1月4日撤守默钦,次日又退出布勒伊拉,到1月底时,多瑙河三角洲陷入封冻,保加利亚军试图趁此机会肃清沼泽地内残余的罗马尼亚军队,他们在23日时由图尔恰越过多瑙河,但在罗马尼亚守军的防御下失败,并付出惨重伤亡。三角洲地区除了少数罗马尼亚守军外,上有属于多瑙河舰队的巡洋舰伊莉莎贝塔号(NMS Elisabeta),使海上力量不足的同盟国军难以进入三角洲地区,一直撑到战争告一段落。[56][57]由于天气转坏,马肯森在喀尔巴阡山东侧的推进也受阻,同盟国军虽然夺取了福克沙尼,但已无力渡过锡雷特河,双方战线也在1月下旬逐渐稳定,罗马尼亚军获得修整时机。
罗马尼亚在协约国战局最恶劣的时刻参战,他的周围尽是敌军,必须在漫长的战线上奋斗,并被迫不断更改原订的战略目标。尽管同盟国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资,他们仍未达到对罗马尼亚的政治与战略目的,罗马尼亚尚未退出战局。罗马尼亚军队留下了25万人的损失(1916年8月总动员人力的三分之一),远多于同盟国的10万5千(其中德军6万)[58]伤亡,但他们仍拥有一定的战力与筹码。在布加勒斯特沦陷后,罗马尼亚王室与政府迁到雅西,仍然继续与同盟国对抗。[52]
罗马尼亚在1917年的战略目标是收复失土,并驱逐国内的占领者。在喀尔巴阡山、锡雷特河与多瑙河三角洲的地利,与俄军及协约国的援助下,罗马尼亚军在1917年上半展开重建,包括将撤退时拆卸的工厂机具重新组建、提高能源与农业产量、保持人民基本的生活水准,并收容大批战争难民。在1917年初,摩尔达维亚境内的罗马尼亚、俄罗斯军队大约有一百万人之众。[59]
为了保持政治上的一致,罗马尼亚政府于1916年12月24日在雅西重组,仍由原本的首相约内尔·布勒蒂亚努组阁(第四次内阁),各个政治与民族团体也为了收复失土而暂时达成共识,并推动土地与选举权改革,有效提振了士气。[59]
罗马尼亚的军队重建包含了重新整编与现代化,在布加勒斯特战役后,罗马尼亚军被迫彻入内陆,担纲主力的第2军团仍在一定程度上稳住阵脚,将战线维持于摩尔达维亚南部地区,与驰援的俄军一同作战。在国王与政府的合作下,罗马尼亚的重组继续在残存的国土上进行,计划以有限的资源维持动员部队的战力,以撑过不断拖长的战事;而俄国方面则希望将罗马尼亚军队转移到德涅斯特河以东的乌克兰整补。步兵师仍维持相同的编制,使前线的轮调与机动性更简易,并具有与对方同等的火力;军级单位则转型为战术协调中枢;骑兵单位获得了更多的机关枪;炮兵重新整编,使每个师都拥有炮兵、迫击炮团各一,重型火炮则另行编组。[60]
重组也牵涉到其他单位,包含战斗工兵、海空军、后勤单位等,对军士官的训练、组织与指挥策略都进行调整,并设置培训中心,加强壕沟战等新战术的推动,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61]
罗马尼亚的军事资源必须仰赖盟友供应,而协约国也给予了大力支援,[61]包括15万枝勒贝尔M1886步枪、1760挺霍奇克斯M1914重机枪、197挺维克斯机枪、2628挺绍沙轻机枪、108挺路易士机枪、1300万枚F1手榴弹、84门法制1897年75毫米速射炮、92门德班格120毫米重炮、28门考文垂5吋榴弹炮、14门圣夏蒙155毫米榴弹炮、7门史奈德─普季洛夫152毫米榴弹炮、以及130门法制58毫米壕沟迫击炮等。[62]同时,罗马尼亚军方也尽力满足官兵的粮食与健康需求,以加强军队士气。由法国将领亨利·贝特洛所率领的军事顾问团对罗马尼亚的军队改建留下了巨大贡献,他们负责监督整编进程,并参与训练。
到1917年6月初,罗马尼亚的军队数量恢复到70万人,计有207个步兵营、60个预备步兵营、110个骑兵中队、245个炮兵分队等,编成2个军团、5个军。罗马尼亚军队的重建获得国内外舆论的一致好评,并在往后几个月的作战中获得证实。[61]
1917年1月,罗马尼亚的内河炮舰斯默尔丹号(NMS Smârdan)遭到德军岸炮攻击,3名士兵阵亡。[63]而在4月16日,鱼雷艇斯缪尔号(NMS Smeul)号在从苏利纳运送士兵与补给前往康士坦察时倾覆沉没。[64][38]
1917年战事与停战
面对复杂的战略局势,罗马尼亚的高层制定了明确、实际的方针,将整个国家投入总体战,所有的人力及资源都为了国家的目标而行动,并在战略上与盟友进行大规模作战的协调。1917年5月下旬,罗马尼亚方面计划在福克沙尼─纳默罗阿萨一线发动攻势,吸引同盟国军的注意,并削弱敌军主力(德国第9军团),以声援俄国的克伦斯基攻势。[65]关键性的攻击将由罗马尼亚第1军团负责,为了提高攻击效果,并吸引尽可能多的同盟国军部队,罗马尼亚第2军团、俄国第4军团在福克沙尼西北侧提前发起攻击。然而,德军的注意力也放在东线,计划一举击破罗马尼亚,并压迫俄国谈和,以赢得东线的胜利。在1917年6月,同盟国军向摩尔达维亚全线发动大规模攻势,并从其他战线抽调部队增援。[66]
7月初,罗马尼亚迎来了整场战争中的高潮,他们的军力与物资数量也达到顶点,共计编成9个军、80个步兵师、974个步兵营、19个骑兵师、550个骑兵中队、923个炮兵分队,有80万名现役士兵及100万名预备部队。三场战斗将决定罗马尼亚的命运:默勒什蒂、默勒谢什蒂、奥伊图兹,也将是东线战事的转折点,他们都位于1917年初僵持的战线上,半年来双方都少有进展。[67]
默勒什蒂战役开始于7月24日拂晓,由位于弗朗恰地区(Vrancea)的罗马尼亚第2军团、俄罗斯第4军团发动。主攻的三个师顺利地突破了同盟国军的防线并将他们击退;到晚间,罗马尼亚军队已攻克了由奥匈帝国的格罗克兵团(Gerok Group,隶属奥匈第1军团)防御,默勒什蒂一带最坚强的防线。次日,罗马尼亚部队继续挺进,同盟国军的退却也出现失序,对深入渗透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然而,俄国高层正苦恼于克伦斯基攻势的失败,以及同盟国军在加利西亚、布科维纳的反击,决定片面停止在罗马尼亚的进军,并要求罗马尼亚方面中止在东喀尔巴阡山到黑海海滨的行动。而在默勒什蒂前线,罗马尼亚军在阿维雷斯库的指挥下,仍继续作战到7月30日。默勒什蒂战役对同盟国军造成一次有效的打击,他们放弃了长35公里、深20公里的占领区,并蒙受近万人的损失;相较之下,罗马尼亚方面的伤亡只有同盟国军的一半,也验证了罗马尼亚陆军的重建成果。[67]
默勒什蒂战役在摩尔达维亚战线上制造出一个突出部,介于德国第9军团与奥匈帝国第1军团之间,使得同盟国必须重新调遣部队,并改变原订在福克沙尼(Focşani)─纳默罗阿萨(Nămoloasa)地区的攻势。在默勒什蒂战役中断后,同盟国方面在夏季的进攻目标是由西北方向福克沙尼、默勒谢什蒂、阿德茹德(Adjud)一线发动攻击,配合来自奥伊图兹乡、特罗图什(Trotuş)河谷通往特尔古奥克纳(Targu Ocna)与阿德茹德的山路攻击(也是第二次奥伊图兹战役),将罗马尼亚与俄罗斯部队包围歼灭,占领整个摩尔达维亚并将罗马尼亚赶出战争,也援护从布科维纳出击的奥匈军向东推进,直抵敖德萨(Odessa)。
马肯森集团军(Army Group Mackensen)辖下的德国第9军团在8月6日展开攻击,此时俄国第4军团正好离开锡雷特河的阵地,向北移动加强摩尔达维亚北部的防御,原先的位置则移交给罗马尼亚第1军团负责,此军团在8月12日之前由康斯坦丁·克里斯泰斯库(Constantin Cristescu)将军指挥,后改由埃雷米亚·格利哥雷斯库(Eremia Grigorescu)将军统率。[68]
默勒谢什蒂战役从8月6日进行到9月3日,这是罗马尼亚陆军在1917年面临的最大考验。这场战役可细分为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8月6日至8月12日),罗马尼亚第1军团与俄军试图逮住推进中的德军,并逼迫他们转向。在13至19日的第二阶段中,罗马尼亚军接替俄军担任主角,双方的交锋也在19日达到高潮,并有效的挡下了德军。到第三阶段(8月20日至9月3日)时,德军的进击已接近停滞,只能在罗马尼亚的扰乱之下试着改善目前的处境,并期望下一次攻势的机会。[69]
自8月8日开始,第二次奥伊图兹战役也同时打响,罗马尼亚军队仍然顶住了占有优势的奥匈帝国格雷克兵团。同盟国的攻势到9月3日时已告中止,标志着他们在摩尔达维亚战线的战略失败;罗马尼亚的防御与反击也是1917年协约国在东部战线上最好的战果,[69]不但保住了剩余的罗马尼亚领土,并牵制了近百万的同盟国军,《泰晤士报》更将罗马尼亚誉为“东线唯一的亮点”。
在9月22日,罗马尼亚也在战争中取得了最大的海军战果,奥匈帝国多瑙河舰队的炮舰茵河号(SMS Inn)在布勒伊拉附近触雷沉没,造成2人阵亡、8人受伤,其中一位死者是多瑙河舰队的参谋长。[70][71][72][73]
然而,随着协约国在1917年冬季的颓势,以及俄国十月革命和内战爆发,罗马尼亚的情势迅速恶化,俄国已确定退出战争,孤立的罗马尼亚将被同盟国彻底包围。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罗马尼亚在1917年12月9日于福克沙尼签署停战协议。
战后发展
1918年5月7日,鉴于当下的政治与军事形势,罗马尼亚被迫与同盟国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割让南多布罗加全境、部分北多布罗加给予保加利亚,多瑙河三角洲的交通线也暂由同盟国占领;奥匈帝国获得喀尔巴阡山山麓的土地与主要隘口;德国则取得油井90年的使用权,并以亲德派的亚历山德鲁·马吉罗曼(Alexandru Marghiloman)组阁。同时,同盟国也承认罗马尼亚与比萨拉比亚的结合,该地区原为俄国所统治。斐迪南一世虽然没有批准和约,但德国方面已开始修复普洛耶什蒂的油田,在战争结束前又开采了数百万吨石油,并向罗马尼亚征收了两百万吨谷物,使德国可以支持1918年的战事。[74]
1918年秋季,协约国在瓦达尔攻势(Vardar Offensive)中于马其顿战线重挫了同盟国,保加利亚退出战争,而罗马尼亚也在11月10日、一次大战结束的前一天宣布重新参战。
11月28日,布科维纳的罗马尼亚代表投票表决并入罗马尼亚,随后,阿尔巴尤利亚的罗马尼亚代表也于12月1日宣布特兰西瓦尼亚跟进,当地的德裔居民也在12月15日于梅迪亚什集会通过该项决议;而克卢日的匈牙利代表则在22日重申了对匈牙利的支持。《凡尔赛和约》依据威尔逊的十四点原则中提及的民族自决权,要求德国放弃了1918年自《布加勒斯特和约》中所取得的利益。[75]
在罗马尼亚控制的特兰西瓦尼亚地区,依据19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当地有1,662,000(31.6%)的匈牙利语人口,这点在新生的匈牙利相当受到关注,进而引爆了1919年的匈牙利─罗马尼亚冲突,周边的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当时的正式名称为塞尔维亚人、克罗特人和斯洛文人王国)也卷入了匈牙利的边境冲突。这场战争以罗马尼亚胜出作结,他们也留下武器支援匈牙利的霍尔蒂政府,[76]他在1920年时成为匈牙利的摄政。
战役分析
1916年同盟国的反击由德国的法金汉与马肯森领导,[77]但他们的战力比重仅占22%,相较之下,奥匈帝国为46%,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合计32%。[78]罗马尼亚在特兰西瓦尼亚的失败主要是来自保加利亚方面对多布罗加的干扰,迫使罗马尼亚必须双线作战。尽管同盟国方面迅速夺回了特兰西瓦尼亚的失土,但一时之间仍无法突破罗马尼亚在喀尔巴阡山的防线,尤其在普拉霍瓦山谷一役成功阻止了同盟国军直取布加勒斯特的企图。然而,罗马尼亚的成功相当短暂,他们面对的战线过长,在同盟国军庞大的压力下被迫退往摩尔达维亚,依托锡雷特河设防。局势虽然岌岌可危,但罗马尼亚仍设法推动改革,并挡下同盟国的几次攻击,直到俄罗斯退出战争,使他们陷入孤立,才在别无选择下被迫投降。
在协约国方面,除了罗马尼亚本身的弱点外,协约国的支援并没有奏效,马其顿战线的僵持使保加利亚没有后顾之忧,[79]也无法分担罗马尼亚面临的双线压力。[80]而俄国虽然计划派出至少20万部队入境作战,但却从未实现,[81]这些承诺的落空最终使得罗马尼亚败下阵来,而不是协约国所期望的奥匈帝国崩盘。
-
1916年8月,罗马尼亚进攻奥匈帝国。
-
1916年9月至10月,同盟国的反击。
-
1916年11月至1917年1月,罗马尼亚境内的军事行动。
-
1916年10月19日至11月11日,多布罗加地区的军事行动。
参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