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不干预政策积极不干预主义英文:positive non-interventionism)是香港财政司夏鼎基于1980年提出的术语,用以概括香港政府当时“小政府、大市场”的经济政策。

术语的提出

1960年代,香港财政司郭伯伟提出不干预构想,采取自由放任政策。1970年代中,开始转向积极不干预的政策。1979年9月 ,夏鼎基在题为《过渡中的香港经济》的演讲中提到干预主义和调节机制。1980年12月,夏鼎基在向香港工业总会发表演说中,清楚地阐述了什么是积极不干预政策,他特别强调“积极”二字:[1]

各界对“积极不干预”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积极不干预应理解作“积极性”的不干预。积极不干预意味基本上是要干预的;若不干预,必须要有正面而积极性的效果。并指出,“港英年代的经济哲学一向是最大的支持,最小的干预。(maximum support,minimum intervention)”[2]

评价与质疑

积极不干预政策被一些学者视为“香港奇迹”(经济发达)发生的重要因素。另一些学者认为,积极不干预政策使劳工法例保持宽松,是香港政府纵容资本家剥削工人的政策。

另一些学者则认为,积极不干预主义已经消亡(甚至认为过去三十年并没有实施过严格的积极干预主义),称香港现在的经济政策是选择性干预主义(selective interventionism),当中例子包括:

1999年9月,当时的政务司司长陈方安生曾经为投资数码港辩护,称数码港是政府的例外处理,而积极不干预则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干预。[3][4]

2000年6月29日,时任行政长官董建华同样称当年八万五房屋政策“不说便不存在”,引起政界人士哗然[5]

2002年6月,唐英年曾批评过殖民地政府标榜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是“骗人”的,他认为抽税、筑路、兴建公营房屋、工业邨等,均是干预,是任何政府都会做的;最重要是如何以公开、公正的政策改善营商环境。[6][7]

2006年9月11日,香港行政长官曾荫权明确表示,特区政府并不奉行积极不干预政策,并指这是“很久以前”的事。

2006年10月6日,一直视香港为“自由经济的最后堡垒”的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佛利民,在《华尔街日报》发表〈香港错了〉(Hong Kong Wrong)一文[8],抨击香港政府令“积极不干预”制度夭折,是香港的“悲哀”,令香港“不再是自由经济的闪亮象征”。[9]

2007年9月7日,香港特区政府以平均价$155.4港元增持港交所股份,令其持股量增至5.88%,财政司司长曾俊华表示,港府增持港交所,显示对港交所的支持,有助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

2009年,香港政府计划增加免费电视牌照,造成香港免费电视牌照争议,与政府一向对香港免费电视行业的意见和取态背道而驰。

涉及政府参与的交易

近年,中国大陆的国家单位部门和国企涉及在香港市场大手买卖股票、房地产等各种商业行为[10],虽然原因不明且有相关争议[11],但港府向中联办等部门提供免税特权[12]

参见

参考文献

书籍

  • 邓树雄 《香港公共财政史》 [1]
  • 曾澍基 《香港经济:双语导读》2002年7月21日
  • 吴仲贤 《香港经济发展的批判理论》
  • 沈联涛 《自由市场与产权基础设施:香港的经验》 2005年7月30日

报刊文章

  • 曾澍基 《迟来的讣闻 ─“积极不干预主义”巳死》,明报,1992年2月14日
  • 刘迺强 《港府连“积极不干预”都不及格》,香港信报,2006年2月14日
  • 刘迺强 《实践真正的“经济一国”》,香港信报,2006年3月14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