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尼兹基龙科(学名:Piatnitzkysauridae),是兽脚亚目坚尾龙类的一个演化支。目前已知有三个属:神鹰盗龙、马什龙、皮亚尼兹基龙,其中最后者化石最完整、了解最详细,而作为本科的模式属。[1]
皮亚尼兹基龙科 化石时期:侏罗纪中至晚期
| |
---|---|
模式属皮亚尼兹基龙的骨架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蜥臀目 Saurischia |
亚目: | 兽脚亚目 Theropoda |
演化支: | 新兽脚类 Neotheropoda |
演化支: | 鸟吻类 Averostra |
演化支: | 坚尾龙类 Tetanurae |
演化支: | 俄里翁龙类 Orionides |
总科: | †斑龙总科 Megalosauroidea |
科: | †皮亚尼兹基龙科 Piatnitzkysauridae Carrano,Benson & Sampson,2012 |
模式种 | |
弗氏皮亚尼兹基龙 Piatnitzkysaurus floresi Bonaparte,1979
| |
属 | |
叙述
目前所有已知物种都发现于西半球的侏罗纪岩层。皮亚尼兹基龙和神鹰盗龙来自阿根廷的沥青谷组,年代为侏罗纪中期(约1亿6500万年前)。[2]马什龙发现于美国莫里逊组,年代为侏罗纪晚期。[1]
皮亚尼兹基龙科是南美洲最早的大型兽脚类之一,成为斑龙超科和其他坚尾龙类在侏罗纪中期辐射演化的证据之一。虽然与斑龙超科的亲缘关系受到高度支持,但皮亚尼兹基龙科与异特龙超科也有一些共同特征,如S形的肱骨。[1]
皮亚尼兹基龙科可透过以下共有衍征从其他斑龙超科中鉴定出来:[1]
- 上颌骨表面的神经孔排列成平行的两列(也见于始鲨齿龙和假鲨齿龙)
- 副齿板的垂直纹路或棱脊(也见于阿贝力龙科、斑龙、原角鼻龙)
- 枢椎副突减少(也见于腔骨龙超科、美扭椎龙、非洲猎龙)
- 背部后部神经棘前倾(与异特龙超科平行演化)
- 肱骨远端髁前弯远离身体(如同双冠龙、杂肋龙、异特龙科、福井盗龙),此构造被描述为“S形”[3]
此外还有一些基础坚尾龙类特征的转变:[1]
分类
皮亚尼兹基龙科被定义为:斑龙超科中,所有与皮亚尼兹基龙接近,而离斑龙或棘龙较远的物种。在班森2010年对斑龙的重新叙述研究中,将神鹰盗龙、马什龙和皮亚尼兹基龙放入这个演化支中。[3]这个演化支则在2012年卡拉诺等人的研究被定义为科。皮亚尼兹基龙科与斑龙超科(包含斑龙科和棘龙科)互成姊妹群。[1]
在科中,神鹰盗龙和皮亚尼兹基龙大致构成一个排除掉马什龙的演化支,不仅因为两者来自同一地点和年代,也因为都有前荐椎的平坦前表面、以及前部背椎明显的垂直脊。[1][3]因为神鹰盗龙与皮亚尼兹基龙非常相似,有推测认为两者为物种内的个体差异,而非不同的物种。两者主要差异在于前者砝硠质冠发育较差、第一荐椎孔较浅。[4]
宣汉龙是种分类不明的坚尾龙类,2010年的研究首次提出牠与这三属的关联性,将彼此互成姊妹群。[3]然而由于宣汉龙的标本不完整,这个理论仍充满不确定性。其他研究认为宣汉龙是种基础坚尾龙类。[1]
2019年,劳哈特和波叙述了阿斯法托猎龙,是种同时拥有原始及进阶坚尾龙类特征的基础异特龙超科。他们的系统发生学分析发现传统的斑龙超科其实是位于肉食龙下目基础位置的并系群,因为作者修正了异特龙超科的定义,以包含所有离脆弱异特龙较近、而离巴氏斑龙和新鸟类较远的兽脚类,于是皮亚尼兹基龙科便落在异特龙超科底下。如以下支序图所示:[5]
肉食龙下目 Carnosauria |
| ||||||||||||||||||||||||||||||||||||||||||||||||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