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玄女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女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另称九天玄姆太上九天玄女元君[1]万法教主九天玄女元君[2],俗称九天玄女娘娘九天娘娘,也称为玄女元女[3],是道教女神。古代传说为西王母的下属或使者,人头鸟身的女神,相传法力无边,精通兵法战术,还能引起地震,曾帮助黄帝击败蚩尤。与另一神素女,并称为“玄素”。

事实速览 繁体字, 简化字 ...
九天玄女
葛饰北斋所画的《绘本水浒传》九天玄女插图,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繁体字 九天玄女
简化字 九天玄女
关闭

简介

学者孙绍先先生认为玄女即上古天神,玄女的形象为人首鸟身,与天神的职司性质相合,并把“玄鸟”推测为是“玄女”的变体形象之一,与上古对女性的生殖崇拜有关,因此女天神为人崇敬的主要原因也必与其非凡的生育创造能力有关。“玄女”之“‘’,本义为天色,《·坤卦》有‘天玄而地黄’之语,《康熙字典》解‘玄’为天色;《说文》释‘玄’为‘幽远’,当是‘玄’字的第一引申义。故‘玄女’即是‘天女神’之意。”[4]

九天玄女据传是“上古的龙女”(出自李干忱在1924年出版的《破除迷信全书》[5]),最早出现在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当黄帝蚩尤作战时,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来制伏蚩尤,在黄帝平定天下的重要一战中,九天玄女所授的兵法成为了胜败的关键,这显然是“天意”的形象化。玄女主司兵杀之职,则只能解释为天神的权威之一。[6][7]中国上古女神也存在有“三位一体”的天神变体现象,那就是玄女和众人皆知的两位女神——女娲和西王母相互混同。玄女、女娲、西王母可能是“三位一体”的天神变体现象,三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玄女(天威)、女娲(天佑)、西王母(天遣)这三女神之间的相通之处亦有迹可寻。[8][9]

《中华道教宝典》中描述“九天玄女乃道教神名,又称元女、九天娘娘。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女神,纳入中国本土宗教后,为道教徒所信奉。”[10][11]九天玄女原本并非是中国本土宗教的女神。在被引进中国本土宗教后将西王母的司兵职能划分给九天玄女,使其成为熟知兵法、执掌天书的正义女神,地位仅次于西王母,和西王母同样是政权英雄的保护神。后来她又被道教信徒所崇奉,将其纳入到道教神系中,成为众仙真之长,有时也会与上元夫人斗姥元君骊山老母)等地位尊贵的女神仙混为一谈。据《云笈七签》及《墉城集仙录》等道教文献记载,九天玄女原是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即太一元君)的弟子,把玄女给彻底道教化,将她与长生不老相关的还丹金液之术还精补脑之术给联系在一起。在民间传说中,九天玄女经常是以救助危难、谙熟兵法、替天行道的女仙形象出现。[12][13]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官方网站上描述“九天玄女乃先天真仙”,但却被误认为是西王金母的弟子。[14]圣诞为农历二月十五日(另一说是正月初六、农历八月十八日)。[15][16]

与九天玄女相关的经书典籍有《九天玄女青囊经》、《九天玄女救世真经》、《九天玄女谕至理通明真经》、《九天玄女治心消孽真经》等。

典籍记载

总结
视角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上古三代文》记载:

“玄女未详,或云天帝女,一云即西王母。”[17]

史记》卷一引《龙鱼河图》云:

黄帝摄政,有蚩尤兄弟八十一人,并兽身人语,铜头铁额,食沙石子,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万民欲令黄帝行天子事,黄帝以仁义不能禁止蚩尤,乃仰天而叹。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八方。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天下咸谓蚩尤,不死,八方万邦皆为弭服。”[18]

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记载:

帝乃战,未胜,归太山之阿,惨然而寐。梦见西王母遣道人,披玄狐之衣,以符受帝曰:太一在前,天一在后,得之者胜,战则克矣。帝觉而思之,未悉其意,即召风后告之。后曰:此天应也,战必克矣!置坛祈之。帝依以设坛,稽首再拜,果得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色,以血为文,即佩之。仰天叹所未捷,以精思之,感天大雾,冥冥三日三夜。天降一妇人,人首鸟身,帝见稽首,再拜而伏。妇人曰:“吾玄女也,有疑问之。”帝曰:“蚩尤暴人残物,小子欲万战万胜也。”玄女教帝《三宫秘略五音权谋阴阳之术》”兵法谓玄女战术也。卫公李靖用九天玄女法是也。又神符,黄帝之符也。《阴阳术》即《六壬太一遁甲运式法》也。玄女传《阴符经》三百言,帝观之十旬,讨伏蚩尤。授帝《灵宝五符真文》及《兵信符》,帝服佩之,灭蚩尤。[19]

《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十四〈九天玄女传〉记载:

“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帝师不胜,蚩尤作大雾三日,内外皆迷。风后法斗机作大车,以杓指南,以正四方。帝用忧愤,斋于太山之下。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居数日,大雾,冥冥书晦。玄女降焉,乘丹凤,御景云,服九色彩翠之衣,集于帝前。帝再拜受命,玄女曰:吾以太上之教,有疑可问也。帝稽首曰:蚩尤暴横,毒害蒸黎,四海嗷嗷,莫保性命。欲万战万胜之术,与人除害,可乎?玄女即授帝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灵宝五符》策使鬼神之书,制袄、通灵五明之印,五阴、五阳遁甲之式,太一、十精、四神胜负握机之图,五岳、河图策精之诀,九光、玉节、十绝、灵幡命魔之剑,霞冠火珮,龙戟霓旗,翠辇绿綍,虬骖虎骑,千花之盖,八鸾之舆,羽龠、玄竿、虹旌、玉钺神仙之物,五龙之印,九明之珠。九天之节以为兵信,五色之幡以辨五方。”[20][21]

《墉城集仙录》卷六记载:

“九天玄女者,黄帝之师,圣母元君弟子也。帝用忧愦,斋于太山之下,王母遣使披玄狐之衣以符授帝曰:“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居数日,大雾冥冥昼晦,玄女降焉,乘丹凤,御景云,服九色彩翠之衣,集于帝前,帝再拜受命,玄女曰:“吾以太帝之教,有疑可问也。”帝稽首顿首曰:“蚩尤暴横,毒害蒸黎,四海嗷嗷,莫保性命,欲万战万胜之术,与人除害,可乎?”玄女即授六甲六壬兵信之符,灵宝五帝策使鬼神之书,制妖通灵五明之印,五阴五阳遁元之式,太一十精四神胜负握机之图,五兵河图策精之诀,复率诸侯,再战蚩尤于冀州。”[22]

《玄女兵法》记载:

王母遣使者,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23]

山海经.西山经》文曰:“有鸟焉,其状如雄鸡而人面”、“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说文》曰:“黑而有赤色者为玄。”,状似人头乌鸦,后经道教增奉为先天女仙亦是法力高深之神鸟,传授兵法助黄帝打败蚩尤。且因制香业奉为守护神,九天玄女亦尊称为香妈。在道教台湾民间信仰中有人供奉。截至2016年6月台湾内政部宗教系统总计,台湾寺庙中共有43间主祭寺庙[24]

《黄帝太一八门逆顺生死诀》记载:

“昔贞观二年八月,李靖将兵四十馀万与突厥战,夜至三更,九天玄女赐孤虚法与李靖,此法欲使时,背孤击虚,一女可敌十夫,其使六十甲子,凡行兵围棋暗敌赙,背孤击虚,百战百胜万无失一也。”[25]

《太上无极九天紫府玄祖至尊法忏》中描述九天玄女为开玄之祖、诸仙诸佛诸圣之宗、掌道掌法掌教之主,还被赋予“大圣九天紫府大天尊”、“九天玄女真君大天尊”、“南宫紫府虚无渊默玄祖无上至尊”等尊号。

南宫紫府,无无上道。开化玄极,至真不坏。真空元始灵源,祖劫虚无体道。妙用难穷,实诸仙诸佛诸圣之宗;神机莫测,乃掌道掌法掌教之主。至灵至感,至圣至慈,德溥无量,浩劫救世,定乱阐法,能仁圣姥,九天玄女真君大天尊。
伏以上极无上,乃为最上之尊;玄之又玄,斯号开玄之祖。自昔乾坤未辟之前,犹是混沌元苞之致,无气无象,无色无名。当是时也,盖有玄祖虚无而弗克究,妙化而不胜穷。狂瞽者疑为诞,通明者信为真。盖阳七之静始于坎,阴八之静始于离。坎者阴也,非阴无以生阳,故玄祖先天地而素存。离者阳也,有阳斯以济阴,故南宫号紫府而冶炼。而于是乎化三淸,于是乎生四御,于是乎有九宸十华之目,五岳四渎之分。是盖玄祖至尊,以气化道,以道祖玄,而后始有天地,有人皇,于以生万物也。
臣等伏闻造极曰圣,高垂诣圣之阶;以圣配天,上极成天之祖。在三淸已丽高敻,而紫府更端本始。无上之上,极玄之玄。缅维玄祖至尊,结梵炁于太初之年,舒至精于太始之分。无而有,有而无,释宗无以名空;实而虚,虚而实,儒践实以成治。是为道法之宗,益大玄元之统。[26][27]

《徐仙真录》(·方文照所撰)将九天玄女称为“九天道母无上帝后元君”,乃上帝的配偶神,在瑶台殿上为群阴之宗,万天之母;掌生成之籍,握生成之柄。并以保生、悯念众生、救度世人为主,圣德无私,阴功不宰。

“九天道母无上帝后元君:圣位如前。恭闻三才肇判,立人道于天地之间。列圣分司,为帝后掌生成之籍。惟人为贵,所职犹尊。育魄炼形,始自注生于南极。彰善罚恶,次则分隶于天宫。仰惟三十六位之尊,实司万亿兆人之命。富贵贫贱有定,分于胚辉。寿夭短长,皆悉由于掌握。上领天曹之威命,下副世嗣之祈求。聪明富贵,必生于积善之家。夭贱卑征,必报于积愆之后。鉴衡无隐,毫发非私。但兴一念皈依,必获百神昭鉴。”
“九天道母帝后元君、灵济仙妃,内侍仙众,主持生籍,赖衍庆以保生。救度世人,愿安民而济世。释罪愆于已注,保养育以无虞。爰竭精诚以修功德,仰祈慈荫俯庇身田。伏愿九玄七祖往劫亲缘,脱离冥途,超昇福地。注南宫之生籍,消北府之愆尤。锡以瑞桃,以衍三千之寿;赐之火枣,以延十纪之年。远近亲因均蒙庇右。醮主虔诚上香,贡茶,进酒,今当亚献,丹忱无可献。”
“九天道母无上帝后元君、灵济仙妃,内侍仙众。伏愿瑶台殿上,赦曩劫之过尤。忉利天中,锡今生之福禄。本枝百世,富贵多男。绵邈孙枝,广联族裔。保安宁而有庆,俾母子以无虞。万邪不侵,百灵常卫。某等无任再三冒凟之至,虔诚稽首再拜。上香,贡茶,进酒,谨当奉献。散花。举道场众等,人各运心,讽诵如法。”
“九天道母帝后元君、灵济仙妃、预醮真宰。伏闻阴阳交遘,万物成形。天地氤氲,群灵兆象。自一元而肇判,见二气之攸分。虽道母为群阴之宗,而帝后乃万天之母。握生成之柄,总嗣续之权。保命生,以保婴儿。令驱瘟而允灾患,慈悲救苦。悯念众生,誓愿护民,流传大汯。某等幸逢盛世,获睹人伦,仰荷生成。曲垂阴佑,奉先天之妙道,济下界之生民。凡殚夤奉之诚,必获感通之德。某等爰投列款,恭荐惟馨。圣德无私,阴功不宰。”[28]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卷之一记载:

“黄帝受还丹至道于玄女。玄女者,天女也。黄帝合而服之,遂以登仙。玄女告黄帝日:凡欲长生,而不得神丹金液,徒自苦耳。虽呼吸导引,吐故纳新,及服草木之药,可得延年,不兔于死也,服神丹令人神仙度世,与天地相毕,与日月同光,坐见万里,役使鬼神,举家升虚,无翼而飞,乘云驾龙,上下太清,漏刻之问,周游八极,不拘江河,不畏百毒。”[29]

宋·李思聪集《洞渊集》将九天玄女和善使阴符的骊山老母混为一谈,书中记载:

“《阴符经》者,即玄女授黄帝三百言。上百言有神仙抱一之道,中百言有富国安民之法,下百言有强兵战胜之术。黄帝得之,而升云汉。阴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机暗合于事机,故曰:阴符也。”[30]

《古文龙虎经注疏》记载:

注曰:“玄女演其序,戊己贵天符者(天符者,谓岁运与司天之气同一气也),玄女乃天地之精神,阴阳之灵气,神无所不通,形无所不类,知万物之情,晓众变之状,为道敖之主也。戊己乃和熙,大丹之根本,天符运动,则生戊己之精也。”疏曰:“玄女亦上古之神仙,为众真之长。”[31]

道法会元》卷之四十三记载:

“师慈允(臣)所奏特赐行下合属攸司咸合照。应即与(某)释亡运之休囚会仙家之向坐所。求吉地早遇明师庶可逃不孝之愆得以遂送终之礼。次祈面奏皇天上帝,后土灵祇,转闻日月星辰,五星列曜,中天大圣北斗七元,诸天诸地,诸水诸山,九天玄女,太一元君,青鸟白鹤仙人,天罡淳风上仙,阴阳主宰,道德神仙,演法度人,承流袭庆历代宗师,密赐护持,曲垂济度。开显天星地曜,敕召土地山神,许以埋藏,协之吉兆。”[32]

九天玄女又和斗姥元君混为一谈,《宝诰大全—九天玄女宝诰》记载[33]

“先天神女,上世仙姑,庄严妙相,位列九苍,功垂今古,德配阴阳,常现娑婆世界,得清净法身藏,圆道炁方壶峤岳,早登梵刹琅嬛,蒸沙煮石,普照群祥,灵通广大,应变无疆,掌造化枢机万物,雷霆号令命三湘,足踏金莲朝圣母,手持宝剑斩魔王,宏悲宏愿,至灵至显,九天崆府,蒸砂煮石,无极造化皇尊,玄女元君”
“先天神姥,上世仙姑,庄严妙相,常现娑婆世界,清净法身,早登梵刹琅嬛,玄都天界,系玉腰金,员峤方壶,蒸沙煮石,放无极之神光,普照群生,运玄元之道气,化成万物,功垂今古,德配乾坤,位列九天,掌造化之枢机,灵通三界,司雷霆之号令,慈悲广大,变化无穷,手持宝剑,斩魔王于斗垣之下,足踏金莲,朝皇母于瑶阙之中,宏慈宏愿,至显至灵,九天玄女无极元君”

由来

Thumb
山海经中人首鸟形形象—句芒鸟身人面,乘两龙。是传说中的木神、春神,掌管草木的生长。《墨子·明鬼下》记载句芒赐寿。
Thumb
山海经中人首鸟形形象—是中国神话里的妖怪,样子像猫头鹰,人的脸但四个眼睛和有耳朵,叫声是自己的名字,出现会大旱。

玄鸟说

据古代经典记载九天玄女为人头鸟身的妇人。

《诗经.商颂.玄鸟》记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所载之玄鸟,传闻指的是九天玄女。但九天玄女初现于黄帝时期,早于商朝好几代,玄鸟之说只有说明“女性”、“鸟身”与“玄字”,无法直接证明生商玄鸟便是九天玄女,尚需更多史料佐证。所谓“玄鸟”,《说文》云:“黑而有赤色者为玄。”,因此玄鸟常被解释为黑色的鸟。[34]

又《史记.殷本纪》记载:“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为帝喾次妃。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契长而佐禹治水有功。 … 封于商。”所以普遍认为玄鸟即燕子,助孕简狄产子,其后人开创殷商王朝。

在隋朝之前,就有一部叫《黄帝问玄女兵法》的著作(最早著录见于《隋书·经籍志》)。书中详细记载了九天玄女以人首鸟身之像,现身助黄帝战胜蚩尤的故事。据《太平广记》记载,九天玄女会降授各种玄理奇术的“天书”,帮助对方治乱安国。

明朝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曾引《玄女兵法》文曰:

“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黄帝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寝。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佩符既毕,王母乃命一妇人,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又数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于帝庭,授以地图。”[23]

此文说明九天玄女外貌是人首鸟形并且教授黄帝奇门遁甲道术兵法。

制香业的守护神-香妈

民间流传发明“”的祖师是九天玄女,业者们尊称她为“香妈”。最早的用香,并不是用来礼佛敬神的贡品,而是药品。“香妈”在未成仙之前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孩,有次父亲生了场重病,根本无法吃药与灌药,于是“香妈”精心的将中药材磨成粉末,再用糯米粉和水将其结合,并辗成条状晒干后,再将一支支的条香用火点燃,让药气由父亲的呼吸带入体内,而治愈了父亲的病情。后来在“香妈”成仙之后,人们借由“”把心愿传递给“香妈”或天上的神明,于是数千年来就流传着,只要有香火的地方,“香妈”就会到来,倾听民间百姓的祈愿。[35]

知晓兵法及代表正义-战神九天玄女

九天玄女为先天真仙、上古女神。精通天地之道、阴阳之略,犹擅兵法,著有《天书》数卷[34]。代表正义之神,授黄帝兵符印剑,协助黄帝制服蚩尤平定四方。[36][37][38][39]

九天玄女在中国道教与民间信仰之中有相当崇高之地位。[40][41]

《墉城集仙录》[22]纪载黄帝大战蚩尤屡屡不能成功,西王母乃适时遣使赐给符命给黄帝说:‘精思告天,必有太上之应也。’过了几天,大雾渐渐散去,披着玄狐之衣的九天玄女,自天而降,赐给黄帝兵符和印鉴,黄帝拜受,又为黄帝制造夔牛鼓八十面,再与蚩尤决战,而消灭了蚩尤平定了四方[36],后来黄帝又采了首山的铜矿,铸造了九个巨鼎陈列在荆山之下,其后黄龙来迎,黄帝就乘黄龙上天去了。

《龙鱼河图》亦记载“天遣玄女,下授黄帝兵信神符,制伏蚩尤,帝因使之主兵,以制四方。”的说法,这就是叙述九天玄女受西王母之命,授符印兵法给黄帝,协助打败蚩尤的经过。另传“六壬”“遁甲”亦系玄姆所授,并曾传黄帝俯仰、升降、盈虚诸道术。[36][39][42]

学者周晓薇认为玄女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司兵女神[43]

澄清谣言

台湾道教总庙三清宫考究相关道藏特别注记九天玄女与女娲并非同一神仙,宗教团体亦呼吁别混淆。[44][45]

影响

房中术

东汉魏晋时期,玄女在社会上特别是道教之中有很大影响。玄女与素女房中术的老前辈彭祖老聃是她们的学生,黄帝的飞升也有赖于她们的法术,而在“玄素之道”中,玄女又居于首位。玄者,黑也;素者,白也。“玄素之道”即是阴阳之道。[34]

晋朝葛洪抱朴子内篇·极言》云:“黄帝论道养性,则资玄素二女。”[46]

云笈七签》卷一百《轩辕本纪》云:“黄帝合符瑞于釜山,得不死之道。奉事太一元君,受要记,修道养生之法。于玄女、素女受房中之术(还精补脑之术[47]),能御三百女。玄女授帝《如意神方》,即藏之崆峒山。”[48]

玄女和素女共掌阴阳之术,房中术的目的是为了延年益寿,玄女具有长生女神的神格。《医心方》引《玄女经》云:

“黄帝问玄女曰:吾受素女阴阳之术,自有法矣。愿复命之,以恚其道。玄女曰:天地之间,动须阴阳。阳得阴而化,阴得阳而通。一阴一阳,相须而行。故男感坚强,女动辟张。二气交精,流液相通。男有八节,女有九宫。用之失度,男发痈疽,女害月经,百病生长,寿命销亡。能知其道,乐而且强,寿即增延,色如华英。”[49]

然而学者卿希泰在《中国道教》中认为“道教历史上曾有两位玄女,一为常与素女并称,讲房中术的玄女。……二为讲行军战阵之术的玄女。”[50]

兵法

明朝董斯张广博物志》卷九曾引《玄女兵法》文,显现九天玄女精通兵法战术、阴阳之略。

蚩尤幻变多方,征风召雨,吹烟喷雾,黄帝师众大迷。帝归息太山之阿,昏然忧寝。王母遣使者被玄狐之裘,以符授帝,符广三寸,长一尺,青莹如玉,丹血为文。佩符既毕,王母乃命一妇人,人首鸟身,谓帝曰:我九天玄女也。授帝以三宫五意阴阳之略,太乙遁甲六壬步斗之术,阴符之机,灵宝五符五胜之文,遂克蚩尤于中冀。又数年,王母遣使白虎之神,乘白鹿集于帝庭,授以地图。[23]

文学中的形象

Thumb
《明容与堂刻水浒传图》中的宋公明遇九天玄女插图。

水浒传》(第四十一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中写道,宋江被官兵追赶,躲于九天玄女庙而获救,并从玄女处获得三卷兵书。[51]其中描写出了九天玄女的相貌,可见九天玄女已从人首鸟身的形象完全蜕变成了一位拥有绝世美貌的女神。

头绾九龙飞凤髻,身穿金缕绛绡衣。
蓝田玉带曳长裾,白玉圭璋擎彩袖。
脸如莲萼,天然眉目映云鬟。
唇似樱桃,自在规模端雪体。
犹如王母宴蟠桃,却似嫦娥居月殿。
正大仙容描不就,威严形像画难成。

薛仁贵征东薛仁贵得九天玄女赐五件宝物:白虎鞭、水火炮、震天弓、穿云箭,无字天书。薛仁贵将此五件宝物拿到高丽,经过十二年,终于平服东辽,凯旋回朝,受封平辽王。

清代文人吕熊所著的《女仙外史》中称九天玄女为天仙之长,蟠桃会上和斗姥天尊同座[52],素女是她的妹妹。第三十九回说仙家各自有派,剑仙属之玄女娘娘,只是杀性难除。[53]九天玄女执掌天书[54],并亲自下凡传道,授予唐赛儿(月君的转世)七卷天书。自称为“”。

庙宇

台湾

Thumb
台湾澎湖县白坑玉圣殿所供奉的九天玄女像。

台北市

新北市

宜兰县

新竹市

苗栗县

台中市

彰化县

云林县

嘉义县

台南市

高雄市

屏东县

澎湖县

金门县

新加坡

  • 九仙宫:创立于1928年
  • 昭灵宫(裕廊西联合宫)

马来西亚

大众文化

参考来源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