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犀咝蝰(学名:Bitis nasicornis)是蛇亚目蝰蛇科蝰亚科咝蝰属下的一种毒蛇,主要分布于西非及中非地区。[1]犀咝蝰最为人所知的是其鼻端上的尖长鳞角,形状如犀牛角,因此得名。[2]目前未有任何亚种被确认。[3]
犀咝蝰 |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目: | 有鳞目 Squamata |
亚目: | 蛇亚目 Serpentes |
科: | 蝰科 Viperidae |
属: | 咝蝰属 Bitis |
种: | 犀咝蝰 B. nasicornis
|
二名法 | |
Bitis nasicornis Shaw, 1792
| |
异名 | |
|
犀咝蝰体型硕大胖壮,体长约达72至107公分。[4][5]雌性犀咝蝰的身体一般较雄蛇为大。[6]犀咝蝰头部扁平,呈三角形,与躯体相比显得较小。[5]颈部狭细,鼻端有2至3片角状的长鳞,双眼细小并分布于头部前方。[4]尖牙并不长大,甚少长逾1.5公分。[5]犀咝蝰的背鳞约有31至43排[5],鳞片尖突,甚为粗糙,当牠们与外物冲突时容易令对方受伤。[2]腹鳞约有117至140片[5],有单片肛鳞。[4]
犀咝蝰主要分布于西非的几内亚至加纳地区,与及中非的中非共和国、苏丹共和国、喀麦隆、加蓬、刚果共和国、刚果民主共和国、安哥拉、卢旺达、乌干达及肯雅。其标准产地为“非洲以内地区”。[1]
犀咝蝰多栖息于树林地区,甚少出没于木林,其栖息地比加蓬咝蝰更受限制。[2]牠们属于夜行性蛇类,日间时多躲藏于树木底下、洞穴中或地上的枯木缝间。犀咝蝰的体纹让牠们便于藏起踪迹,能起保护作用。[5]另外,虽然犀咝蝰属于陆行型蛇类,但牠们亦能攀爬树木,最高纪录者更曾攀上离地3米之高。[2]犀咝蝰之所以擅长攀树,是因为牠们拥有强而有力的卷缠尾,可以抓紧树木枝干。[5]有时候,牠们也会于浅滩地区出没,因此亦被认为是威力超群的泳手。[2][5]
犀咝蝰行动缓慢,但能向前方或两侧发动快速的咬击,而且并不会将身体紧缩以向对手发出咬击前的预警。而且,要抓起犀咝蝰的尾巴也是一件危险的事,因为牠们的尾巴相当有力,足以令牠们撑起身体向对手作出噬咬。[5]相对于鼓腹咝蝰(B. arietans)而言,犀咝蝰的性情比较镇定;如果有人类接近犀咝蝰,牠们一般会假定对方看不到牠们的存在,而向对方发出嘶叫声,以警告对方别再作进一步的接近。[5]根据一些说法,犀咝蝰是所有非洲蛇类中能发出最响亮嘶叫声的蛇,其声音几乎类近于尖叫。[4]
犀咝蝰是伏击型猎者,平日不常四处移动,只会选择一个理想的埋伏地,然后等待猎物自投罗网。[4]根据学者佛洛斯彻(Froesch, 1967)观察,一条由人类所饲养的犀咝蝰甚少离开其作为居所的箱子,当牠感到饥饿时也不会轻离箱子,牠守候了三天,才等到一头老鼠自己钻进箱子中成为其食物。
犀咝蝰多捕食小型哺乳动物,若是居于湿地的犀咝蝰也会捕食蟾蜍、蛙类甚至鱼类。根据犀咝蝰养育者所言,即使犀咝蝰面对一些已经被杀死的猎物时,牠们仍会向猎物使出咬击,并保持咬紧一段时间,才会进行吞食。[5]
由于犀咝蝰的分布地甚为稀疏,因此关于被犀咝蝰咬伤的事件亦较少被纪录,故未有较为全面的相关数据。[2]犀咝蝰毒素在老鼠身上的静脉注射LD50 为1.1 mg/kg,其毒性比鼓腹咝蝰及加蓬咝蝰稍弱。犀咝蝰最高毒素分泌量为200毫克。[2]一项研究指出,犀咝蝰毒素的肌肉注射LD50值(8.6 mg/kg)是五种受测试蝰蛇(其他四种包括鼓腹咝蝰、加蓬咝蝰、山蝰与及毒蝰)中最高的。
目前只有许少人类被犀咝蝰毒素所害的纪录,据目前资料可知,如果被犀咝蝰所咬,至少伤口会出现肿胀及坏疽。[2]在2003年,一位居于美国俄亥俄州代顿的男性,就曾饲养一条犀咝蝰而因被其咬伤中毒,最终导致死亡。[7]目前世界上至少有一种专门针对犀咝蝰蛇毒的血清。[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