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希龄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熊希齡

熊希龄(1870年7月23日—1937年12月25日)[1],字秉三,号明志阁主人双清居士。法号妙通湖南省凤凰直隶厅(今凤凰县)镇竿镇(今沱江镇)人,初政治人物、学者、教育家、实业家、慈善家。

事实速览 熊希龄, 个人资料 ...
熊希龄
Thumb
个人资料
性别
出生1870年7月23日
 大清湖南省凤凰直隶厅
逝世1937年12月25日(1937岁—12—25)(67岁)
 英属香港
国籍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
政党进步党
学历
经历
关闭

生平

变法运动的挫折

Thumb
熊希龄

熊希龄出身富家,父亲熊兆祥曾任衡州澄湘水师营管带。熊希齢14歳中秀才。1891年(光绪十七年)秋中举人。翌年4月,他参加会试,成为贡士。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他中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2]

同年的甲午战争后,熊希龄对国政改革的愿望很强烈,担任张之洞手下的两湖营务处总办。熊希龄著《军制篇》,主张军制改革。此后,陈宝箴就任湖南巡抚,新政开始,熊希龄提议的实业和教育振兴开始实行。此后他曾赞助西式教育之长沙明德中学,参与创设南学会,创《湘报》。

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湖南时务学堂创立,熊希龄任总理。熊希龄招聘变法派的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等任教员。省内变法派和反变法派的矛盾激化,在反变法派的压力下,熊希龄失势。1898年变法派主导的戊戌变法失败,熊希龄遭革职,永不录用,并交地方官严加管束[3]。他一度悲观失望,4年间蛰居不出。

清末振兴实业

Thumb
熊希龄

1902年(光绪28年)他接受常德知府朱其懿的聘任,担任常徳西路师范学堂副办,重新开始公开活动。[4] 翌年秋,湖南巡抚赵尔巽任其为常徳西路师范学堂监督。[5] 后来通过赵尔巽上奏,清廷免除了戊戌变法后对熊希龄的处罚。

赵尔巽的新政遭到反对派抵抗而遇到挫折,熊希龄遂转入实业界。1904年(光绪30年),他到日本考察实业。归国后,新任湖南巡抚端方赞同熊希龄创设实业教育学校的建立,各种学校由此成立。1905年清廷派五大臣出洋考察政治,经赵尔巽推荐,熊出任参赞,随团考察,并在杨度的帮助下,执笔写出了赞同宪政的考察报告。

1906年(光绪32年),熊希龄开始收集外国宪法相关资料,同年他完成了《欧美政治要议》。此后,清朝开始预备立宪,熊奉呈8项意见。同年9月,盛京将军赵尔巽任命熊希龄为奉天农工商局总办。

赵尔巽离开奉天后,熊希齢任江苏工商局总办等职。1909年(宣统元年)他任东三省理财政监理官。在东三省他因担任财务、实业方面职务并取得突出成果而名声鹊起。

就任国务总理

Thumb
就任总理时的熊希龄

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起,熊希龄联名张謇发出的支持革命派、共和制的电文。12月熊由奉赴沪,拥护共和并加入章炳麟中华民国联合会。民国元年(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他成为统一党共和党(后统一党共和党民主党合并为进步党)党员,同年4月出任第一次唐绍仪内阁财政总长。后来他因与外国银行团交涉借款事遭到抨击,遂辞职。1913年(民国2年)他任热河都统,次年卸任时,发现清朝热河行宫宝物失窃不少,且遭替换,俗称热河行宫失宝案[6]

1913年7月28日,他通电痛斥日本密谋利用“二次革命”分裂中国,支持袁世凯。民国二年(1913年)7月31日至民国三年(1914年)2月12日期间,他担任袁世凯政府辖下的中华民国总理兼财政总长。该届内阁历史上被称为“人才内阁”、“第一流内阁”[7]。任期内副署了取缔国民党,解散国会等命令。

民国三年(1914年)初,新闻界重提热河行宫失宝案,2月7日熊希龄以涉嫌被迫提出辞职,12日正式卸任。后被任命为全国煤油督办。

第二任妻子朱其慧,为<平民教育促进会>董事长[8]

晩年的活动

Thumb
熊希龄和毛彦文结婚一周年摄影

民国九年(1920年)冬,熊希龄设立香山慈幼院,自任院长,收养无家可归的孤儿。他还曾任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会长。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月19日,世界红卍字会中华总会会长熊希龄,赴爪哇出席远东禁贩妇孺会议[9]:5343淞沪抗战爆发,熊希龄在上海与红十字会同仁设立伤兵医院和难民收容所,收容伤兵,救济难民。京沪沦陷后,熊赴香港为伤兵难民募捐。同年12月25日因脑溢血在香港逝世,享年68岁(满67岁)。

熊希龄逝世后,葬于香港仔华人永远坟场。1992年迁葬北京熊希龄墓园

著作

遗著有《香山集》2卷,《熊希龄集》。

家庭

Thumb
熊希龄先生之瀛眷。上左为熊希龄,右为朱其慧。下右为长女熊鼎,左为次女熊芷。

熊希龄先后共结过三次婚,有1子2女。

  • 第一任妻子:廖氏(?-1895年)
  • 第二任妻子:朱其慧(?-1931年8月25日)
  • 第三任妻子:毛彦文(1898年-1999年),1935年同熊希龄结婚。
  • 长子(排行第一):熊泉,下肢瘫痪,生活不能自理。
  • 长女(排行第二):熊芷,留学美国学习幼稚教育。1927年9月任香山慈幼院第一校蒙养园主任;1929年成立婴儿教保园,熊芷主持;1930年10月,兼任香山慈幼院第二校小学部副主任,并教授小学五年级英语。1935年6月至1936年6月,赴欧美考察教育。
    • 女婿(熊芷的丈夫):朱霖,在美国学习航空。1928年8月任香山慈幼院第四校主任;1930年被聘为北洋大学教授,仍兼任香山慈幼院技术顾问。[10]
  • 次女(排行第三):熊鼎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