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菲利普·卡恩发明世界上第一支照相手机,并拍下了他刚出生的女儿[1]。第一支商用照相手机,是由夏普公司在2000年11月所制造的J-SH04 11万像素[2]。此手机使用CMOS的感光组件,因CMOS能够比当时数码照相机所用的CCD影像感光模块更为省电。让手机的电池不因为加入了相机的使用而快速用尽。
2004年,照相手机的分辨率在日本已经到达百万像素(如200万像素),在欧洲,30万像素则较为普及。此外,60%的日本手机都是照相手机。
2005年时,这个比率会升高至100%,其后,各厂商的像素竞赛开始。
2010年,随着智能电话的普及,也带动手机照相的普及,照相质量成为首选之一的功能。
当HTC推出HTC ONE后,采用HTC UltraPixel™ 旨在增大CMOS或CCD的面积,以提高进光量,各大手机开始竞相模仿,影响了后来主打照相的手机,像素竞赛开始减缓,且高像素的CMOS容易产生高热且耗电。
- 2003 年5 月,Sharp发表全球首支百万像素的J-SH53。
- 2003 年11 月,Panasonic发表全球首支搭载自动对焦技术的P505iS,搭载130万像素。
- 2003 年12 月,Casio发表全球首支使用200万像素的A5403CA。
- 2004 年6 月,Casio发表全球首支使用300万像素的 A5406CA。
- 2004 年6 月30 日,Sharp发表全球上首部搭载光学变焦的V602SH。
- 2004 年11 月,Samsung发表全球首支使用500万像素的SCH-M509。
- 2007 年3 月22 日,Nokia N95,采用500万像素的卡尔·蔡司高质量相机镜头。
- 2008 年11 月21 日,SoftBank 推出由Sharp研发的930SH (800万CCD,由Sharp自行制造)。
- 2009 年11 月,Sony Ericsson推出其1200万像素手机Satio;Samsung亦推出其1200万像素手机Pixon12。
- 2010 年4 月,诺基亚发表其1200万像素手机N8-00
- 2010 年5 月,Altek发表了一部像素达1400万像素手机。
- 2012 年,诺基亚发表全球第一部像素达4100万像素手机,诺基亚808 PureView,采用东芝CMOS 1/1.2英寸。
- 2013 年3 月29 日,HTC One (M7) 400万像素手机,采用HTC UltraPixel™ 传感器。
- 2013 年6 月12 日,Samsung发表首支达到10倍光学变焦的Galaxy S4 Zoom,搭载1600万像素。
- 2013 年7 月,诺基亚采用1/1.5吋(2/3吋)CMOS 4100万像素手机,诺基亚Lumia 1020 。
- 2013 年,索尼采用1/2.3英寸CMOS的手机Sony Xperia Z1。
- 2014 年4 月,Samsung发表达到10倍光学变焦的Samsung Galaxy K Zoom,搭载2070万像素光学防手震镜头。
- 2014 年9 月15 日,松下发表一部采用1英寸CMOS 2000万像素手机lumix CM1[3]。
- 2016年,徕卡相机与华为建立了合作关系,徕卡相机将与华为智能电话共同设计,包括P和Mate系列。华为P9是全球首部由华为与德国相机厂Leica参与共同研发的智能电话[4]。
- 2016年12 月,Kodak Ektra 采用Sony 2100万像素IMX230 CMOS。
- 2021年11 月25 日 索尼 Xperia Pro-i 搭载1.0 型 Exmor RS 感光组件,ZEISS Tessar T* 镜头和双光圈,拥有光圈先决、快门先决、手动模式、程序自动曝光等模式
手机内部空间有限,有不少厂商推出插件,以提升拍照功能。 大疆 Hasselblad True Zoom、Sony ILCE-QX1、OLYMPUS AIR A01、DxO One
因手机具有联络与通讯功能,百万像素的照相手机也开始在一些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正面的有如加强防止犯罪行为、有利于即时的新闻报导、更有效商务使用等。负面的则产生了“偷拍行为”和隐私权的侵犯。 基于保密原则,照相手机于某些场所是被禁用(比如国防单位、机场之中),不带有摄像头的功能手机,则不受此限。 智能电话时代后,照相手机因其携带与网络传输的便利性,大幅度的取代小型消费型数码相机。
根据网络相簿Flickr的统计资料: 苹果公司的iPhone已成为Flicker社群中最常被使用的相机种类[5]。 手机已经成为最多人使用来照相的工具[6]。2010年代后,更开始有各类影像导演使用iPhone作为拍摄电影的主要或唯一工具,例如:中国的《三分钟》与《一个桶》、台湾《明仔载》与《怪胎》、Netflix的《空中飞鸟》等。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