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添马舰(英语:HMS Tamar)原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运兵舰[1],于1863年在英国建造,是一艘排水量4,650吨的三桅帆船,并设有蒸汽机推进器,拥有自行动力[2]。此舰取名自位于英国康瓦尔郡德文郡之间的添马河,是第四艘使用此名的英国海军舰只。

Thumb
添马舰
Thumb
添马舰的船锚
Thumb
1905年,添马舰于维多利亚港

历史

建造

添马舰于1863年6月,在英国伦敦的造船厂下水,作为一艘供运送人员和装备的运兵舰[3]。添马舰新造时航速为12海里,其后曾经进行改装,增加锅炉数量,烟囱由原来双烟囱减少为单烟囱。添马舰首航于1864年1月12日,前往南非好望角,运送英军。

使用

添马舰在早期曾经活跃于非洲地区,于1874年参与英国在西非的战争,1882年则前往埃及亚历山大港支援英军任务[3]。添马舰在1897年第三次抵达香港后,即留守于维多利亚港内,成为驻港英军的主力舰,停泊在香港岛的皇家船坞旁。

沉没

1941年12月8日,大日本帝国陆军越过深圳河边界从中国大陆入侵香港。12月12日,于香港保卫战中失利的驻港英军退守至香港岛,港英政府下令炸毁港内所有船只,以免被日军利用,添马舰亦因此被炸沉[4]

打捞

沉没后,添马舰的桅杆一直露出水面,但日占香港政府直至终战后都没有理会[5]。1945年8月香港重光后,维多利亚港中仍有大量船只残骸,港英政府于是向各本地船厂进行招标清理沉船,并于1947年12月外判一间中国海事公司进行打捞添马舰残骸的工程。但添马舰主体则仍然存于海床,未能打捞[6]

残存的木板被用作建造圣约翰座堂的大门作为纪念。船锚则被安放于中环海军基地正门处,其后被移至昂船洲海军基地,1997年移交香港历史博物馆保存。现时船锚展出于香港海防博物馆所在的鲤鱼门渡口炮台外,筲箕湾避风塘的水道入口旁。

2015年,在中环及湾仔填海计划范围的湾仔海床,发现怀疑沉船的金属残骸。有学者估计是香港保卫战中被炸毁的船只之一,有可能是添马舰,发展局指出要捞起残骸后才能确定沉船的身份[7]。2017年3月,土木工程拓展署委托进行的考古报告指,考古人员在残骸中打捞出大量属于英国皇家海军将士的物品,而他们皆在添马舰上服役,因此残骸极有可能是添马舰[8]。但由于没有发现船钟、名牌或其他独有识别物,有本土历史学者认为仍不能排除它是其他船只残骸的可能性[9]

然而,由于添马舰没有正式除籍,它的残骸理论上仍然是英国皇家海军的财产,也不符合《古物及古迹条例》中对于“古代遗物(relic)”的定义。按照“主权豁免(sovereign immunity)”原则,香港政府原则上不能未经英国政府批准自行打捞船体,但英国的《军事遗存保护法》始终没有把添马舰纳入保护名单,导致本舰的打捞计划遥遥无期[10]

Remove ads

纪念

原本停泊添马舰的金钟海旁,在填海后被命名为添马(英文:Tamar)以作纪念,而作为前驻港英军三军司令部的威尔士亲王大厦,也联同所在的海军基地被称为“添马舰”。1990年代中期,海军基地被迁往昂船洲威尔士亲王大厦则于1997年7月移交予解放军驻港部队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大厦,而原有的海军基地港池,经填海后建有香港特区政府总部立法会综合大楼[11]

参考文献

参见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