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组曲BWV812-817,是约翰·塞巴斯汀·巴哈在1722年至1725年之间为键盘乐器(大键琴即拨弦古钢琴、羽管钢琴或击弦古钢琴)创作的六首组曲[1],虽然组曲第1至第4首通常被确定为1722年的作品,但第一首的写作时间可能更早一些[1]

Thumb
G大调法国组曲第五组中的加沃特舞曲

这些组曲后来被命名为 “法国”(首次记录是在1762年腓特烈·威廉·马尔普格的作品中)。同样英国组曲也是后来才有的称呼。巴哈的传记作者约翰·尼古拉斯·福克尔为大众普及了这一名称,他在1802年的巴哈传记中写道:“人们通常称它们为《法国组曲》,是因为它们是以法国的方式写成的。”[1]然而这一说法并不准确,是因为与巴哈的其他组曲一样,它们大体上遵循了意大利式作曲方法的惯例。[2] 这些组曲现存没有确定的手稿,不同手稿的装饰音在类型和程度上都有差异。[1] 第一组曲(D小调)和第三组曲(B小调)的圆舞曲是法国风格,其他四组曲的圆舞曲都是意大利风格。不管如何,巴哈在作品中也采用了与法国风格不同的舞蹈动作(如第六套曲的波洛内兹)。通常在阿勒芒德之后速度较快的第二乐章会被命名为courante(即库朗特舞曲,下同)(法国风格)或corrente(意大利风格),但根据巴哈目录列表中的所有这些组曲中,第二乐章都被命名为courante,如此支持了这些组曲是 “法国 ”的说法。有些流传下来的手稿的标题是“Suites Pour Le Clavecin”(键盘乐器组曲,法国式命名),这可能是传统上导致称它们为 “法国 ”组曲的原因。

在其他的一些手稿中,还有两首组曲,一首是A小调(BWV 818),另一首是降E大调(BWV 819),与我们熟悉的六首组曲有关。巴哈的《键盘乐器-训练》中第二部分出版的《法国风格序曲》(BWV 831)是一首法国风格的组曲,但与法国组曲没有联系。[3] 有些手稿中的乐章在其他抄本中没有,可能是误传。

乐章

D小调,第一组曲,BWV 812

C小调,第二组曲,BWV 813

  1. 阿勒曼德舞曲
  2. 库朗特舞曲
  3. 萨拉班德舞曲
  4. 咏叹调
  5. 小步舞曲
  6. 小步舞曲 – 三重奏 (在BWV 813a里)
  7. 基格舞曲

B小调,第三组曲,BWV 814

  1. 阿勒曼德舞曲
  2. 库朗特舞曲
  3. 萨拉班德舞曲
  4. 加沃特舞曲
  5. 小步舞曲
  6. 三重奏
  7. 基格舞曲

降E大调,第四组曲,BWV 815

  1. 阿勒曼德舞曲
  2. 库朗特舞曲
  3. 萨拉班德舞曲
  4. 加沃特舞曲
  5. 咏叹调
  6. 小步舞曲
  7. 基格舞曲

第四组曲也有另一个版本作为BWV 815a出版,其中包括三个额外的乐章:前奏曲,第二个加沃特舞曲和一个小步舞曲。[4][5]

favicon
2 sources

G大调,第五组曲,BWV 816

  1. 阿勒曼德舞曲
  2. 库朗特舞曲
  3. 萨拉班德舞曲
  4. 加沃特舞曲
  5. 布雷舞曲
  6. 路尔舞曲
  7. 基格舞曲

这首组曲的前几小节是1722年为巴哈的第二任妻子所写,但直到1723年才完成。这首基格舞曲,如同通常的赋格风格采用二元对立的形式。各个声部以降序进入(高音-中音-低音),而在乐曲的后半部,各声部不仅以相反的顺序进入,而且是对第一主题的倒置进行。[6]

favicon
1 sources

E大调,第六组曲,BWV 817

  1. 阿勒曼德舞曲
  2. 库朗特舞曲
  3. 萨拉班德舞曲
  4. 加沃特舞曲
  5. 波洛内兹舞曲
  6. 布雷舞曲
  7. 小步舞曲
  8. 基格舞曲

参考资料

参见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