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參與公共建設的運用模式之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或建设-运营-移交模式(英语:Build–operate–transfer,缩写:BOT),中国大陆称为建设-经营-转让模式或建设-运营-移交模式,港澳称为建造、营运及转移模式,台湾称为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运用模式之一,其作法为政府将规划的工程交由民间企业(私部门)投资兴建、并且经营一段时间后,再转移由政府经营。18世纪中叶的土耳其邀请了国内外承包商共同参与规划公共部门民营化政策,是最早采用兴建、运营、移转的模式的案例。
“BOT”的各地常用译名 | |
---|---|
中国大陆 | 建设-经营-转让模式 |
台湾 | 民间兴建营运后转移模式 |
港澳 | 建造、营运及转移模式 |
此章节需要扩充。 (2022年5月19日) |
只要隧道实际收入低于附表列明的最低估计净收入,即可加价而不用政府审批,如大榄隧道,因疫情以来及屯赤隧道通车后车流量不断下减,收益录得跌幅而在2021年至2023年连续3年加价[11][12][13],令其他道路如屯门公路车流上升。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