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泳龙(学名:Aristonectes,意为“最佳的游泳者”),又称阿里斯顿龙,为已灭绝的蛇颈龙,化石发现于白垩纪晚期阿根廷帕索德萨波组、智利基里奎纳组以及南极洲贝托达诺组。模式种为微齿极泳龙(Aristonectes parvidens),由卡布瑞拉于1941年命名。
极泳龙属 化石时期:马斯特里赫特期
~ | |
---|---|
极泳龙(A. parvidens)与双菊石复原图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爬行纲 Reptilia |
目: | †蛇颈龙目 Plesiosauria |
科: | †薄板龙科 Elasmosauridae |
演化支: | †真薄板龙类 Euelasmosaurida |
演化支: | †威德尔泳龙类 Weddellonectia |
亚科: | †极泳龙亚科 Aristonectinae |
属: | †极泳龙属 Aristonectes Cabrera, 1941 |
模式种 | |
†微齿极泳龙 Aristonectes parvidens Cabrera, 1941
| |
其它物种 | |
|
描述
从贝托达诺组样本的分析得知极泳龙是体型最大的蛇颈龙之一,体长约为10—11.86米(32.8—38.9英尺),体重约为4公吨(4.4短吨)(由保罗所做的研究)或 10.7—13.5公吨(11.8—14.9短吨)(由欧格曼及其同事所做的研究)[1][2][a]。
分类
自1941年发表以来,极泳龙属的分类位置一直都有争议,2003年由加斯帕里尼等人所提出的研究认为极泳龙与薄板龙科下的薄板龙为近亲。他也认为莫特纳龙属可能是极泳龙属的次异名,因为前者的正模标本脊椎骨椎弓未愈合,显示其可能尚未成年[3]。然而后续的研究,仍将莫特纳龙属视为是独立属,肇因于其与极泳龙特征上仍然存在差异[4]。
2009年,欧吉夫与史崔特将极泳龙属与泰特龙属、猎蛸龙属与启莫里龙属一同置于独立的极泳龙科下,作为浅隐龙科的姊妹群。然而于2014年,后续的研究重新将极泳龙属归于薄板龙科下,并将极泳龙科降级为极泳龙亚科[5][6]。
参见
注记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