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日本作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林芙美子(日语:林 芙美子,1903年12月31日—1951年6月28日)是一位日本作家、小说家及诗人。
林芙美子出生的时间与地点仍然有所争议,她自己认为是出生于1904年5月5日的山口县下关市。但是在林芙美子去世20年之后,有学者认为她出生于门司市小森江(现在的北九州市门司区)[1][2]。
她的生父是宫田麻太郎,但是林芙美子被登记于舅父之户籍下。林芙美子于七岁(1910年)的时候与母亲和继父推销煤炭开采,林芙美子也于长崎、佐世保与下关等地度过小学时代。她于1918年(大正9年)15岁时进入尾道市立高等女学校(现在的广岛县立尾道东高等学校)就读,并以秋沼阳子的笔名于当地报纸上发表短歌与诗作。1922年从高中毕业后,林芙美子与情人搬到东京和几个人住在一起,关东大地震发生后,她与父母回到尾道与四国避难,当时也开始使用笔名美子,开始写的日记后来则成为《放浪记》原型。1924年,她回到东京,认识坪井繁治、冈本润、高桥新吉、小野十三郎与辻润等人。1926年与画家手冢绿敏结婚[3]。
长谷川时雨主编的《女人艺术》杂志于1928年(昭和3年)2月刊登林芙美子的诗作《黍畑》,自传式小说《放浪记》从同年10月至隔年10月为止连载20回,并获得正面评价。
1937年南京保卫战爆发后,林芙美子以每日新闻社记者的身份亲临现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她从1942年10月至1943年5月之间,以新闻记者的身份前往法国、新加坡、爪哇、婆罗洲等地。在1944年4月,她移居到手冢绿敏家乡附近的长野县山之内町上林温泉。
她于1945年10月返回东京,定居于新宿区下落合,对于获得写作的自由感到高兴。1951年6月26日,林芙美子从餐厅返回家中后,身体感到痛苦。1951年6月27日黎明,心臓麻痹严重发作后死亡。1951年7月1日,于自宅举行了告别式,许多邻近村庄的市民都参加林芙美子的告别式,治丧委员会主任委员为川端康成。林芙美子被埋葬于万昌院功运寺。林芙美子的丈夫手冢绿敏之后协助整理她的著作,并于1989年去世。
她的许多作品主题围绕在自由奔放的妇女和心理困扰的关系。《放浪记》(1927年)是她的最知名的作品之一,三度被改编成电影,以该作品所改编的同名舞台剧更是多次再演[4]。她最后一部小说是《浮云》(1951年),后来由日本电影导演成濑巳喜男在1955年改编成电影。
林芙美子的作品以女权主义为主题。她认同日本政府占领中国,也曾积极报导日本政府在中国的事迹,后来因此遭到批评。
直到1980年代,女性文学被认为是日本现代文学一个单独的类别。评论家认为女性文学受到广泛的欢迎,但是却过于感伤。但埃里克森认为林芙美子的作品是清楚的表现出人性,不仅限于女性,也包括一些日本社会的底层人物。
下列地点是林芙美子的相关纪念地: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