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革
“东卫”之名及该聚落形成渊源于军事组织。南明永历15年(清顺治18年,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舰队占领澎湖本岛,先于文澳地区设立安抚司,又在妈宫港北方设置“东卫”、“中卫”与“西卫”三个海防据点,此即“东卫社”聚落最初由来。[3]
1684年,康熙皇帝决议将澎湖与台江内海一带纳入清帝国版图[4],澎湖地区行政规划大体延续东宁王国制度,“东卫社”之名亦得以保留[3][1],且仍旧担纲保卫文澳厅署,防范倭寇、红毛番、偷渡及监视走私等职务[2],故清代以将,东卫社居民多为军职[3][5],并与澎湖提标馆的班兵颇有渊源,东卫天后宫一度与之结为“姊妹庙”,但不知何故,两庙交谊后来却日益转淡[2]。
关于东卫天后宫的缘由,据称约莫在南明永历17年(1663年)间,东卫社民在海滨捡到一落难神像,称“下田仔同公”(即同公),并搭建小庙奉为社神(土地神)。由于“同公”神阶不高,文武官员经过庙前并不礼敬,遂于乾隆37年(1772)从福建湄洲迎奉妈祖神像来澎,引以为东卫社公庙主神,并增祀城隍爷,以此抬高原庙庙阶。至道光13年(1833年),又增祀于巧圣先师(鲁班)、姜太真君、各府王爷千岁于殿内。[2]
民国58年(1969年),东卫吕姓旅台宗亲特从东卫天后宫分火渡台,同年10月,分香庙“高东天后宫”落成,庙址为今高雄市苓雅区河北路155号。[6]
东卫天后宫曾历经数度修建,今可考于民国56年(1967年)时,蒙当地吕姓宗族捐地,聘请知名木匠师叶根壮(澎湖后窟潭人,今马公市重光里),增建左右厢房、扩大庙宇规模。民国93年(2004年)亦因庙舍古老,年久失修,村民拆除旧庙,集资重建,于民国96年(2007年)竣工,即为今貌。[2][7]:206-218
图辑
-
五营
-
妈祖金身
-
虎爷像
-
乾隆年间湄洲移灵碑记
-
重建碑记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