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历史典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杯酒释兵权是指发生在宋朝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同时避免禁军军将也黄袍加身,使类似澶州兵变和陈桥兵变的历史剧重演,篡夺自己的政权,所以赵匡胤通过一次酒宴,在酒宴中发表意见,威逼利诱双管齐下,暗示宴会将军交出兵权,而各将军果然听从,翌日自行请辞。
宋太祖有一天召赵普问道:“从唐朝末世以来数十年,皇帝已经换了八个家族了,战争频繁不休不止,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这是什么原因呢?朕想停止天下兵戈,使国家长治久安,如何才能做到?”赵普回答:“陛下讲了这事,是天地人神之福啊。造成天下的混乱,非别的原因,就是藩镇的权力太大,君弱而臣强罢了。今日如想要解决这样的情况,唯有削弱藩镇的权力,限制他们的财政,将他们的精锐的军队没收,这样天下就会安定了。”[1]
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七月初九,宋太祖在退朝后留下石守信、高怀德、王审琦、张令铎、赵彦徽及罗彦瓌一众高级将领饮酒。酒至半酣,宋太祖对军将们说:“我若没有诸位,也当不了皇帝。虽然我贵为天子,还不如做节度使快乐。当了皇帝之后,我终日没有好好睡过。”众将问及原因,赵匡胤回答:“这也不难明白。试问皇帝这个位子,谁不想当呢?”此话令石守信等人大惊失色:“陛下何出此言,如今天命已定,谁敢再有异心?”赵匡胤说道:“谁不想要富贵?有朝一日,有人以黄袍披在你身上,拥戴你当皇帝。纵使你不想造反,还由得着你们吗?”[2]
守信等将领跪下磕头,哭着说:“臣等笨到没有想过这事情,还请陛下可怜我们,指示一条生路。” 宋太祖借机建议:“人生苦短,犹如白驹过隙,不如多累积一些金钱,买下田地和宅第,传给后代子孙,家中多置歌妓、舞女,欢乐以安享天年,君臣之间没有猜疑,上下相安,这样不是很好吗?”大臣们答谢说:“陛下能想到我们这事,对我们有起死回生的恩惠啊!”第二天,各位军将就以生病为由请求辞职,宋太祖一一敕准,并且给予他们优厚的退休赏赐。[3]
开宝二年(969年)十月,宋太祖第二次“杯酒释兵权”,将手握重兵的将军与地方官吏的武将军权予以剥夺,委以虚职,并改以文官带军,将军权与财政大权全部集中到中央。
此番任免后,宋太祖当年执掌兵权的结义兄弟的禁军职务全部被解除,从此也不再授人。石守信虽然保留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却已没有任何实权。另一方面宋太祖又派李汉超镇守关南、马仁瑀镇守瀛州、韩令坤镇守常山、贺惟忠镇守易州、何继筠镇守棣州、郭进镇守西山、武守琪镇守晋阳、李谦溥镇守隰州、李继勋镇守昭义、赵赞镇守延州、姚内斌镇守庆州、董遵诲镇守环州、王彦升镇守原州、冯继业镇守灵武,“管榷之利,悉以与之,其贸易则免征税。故边臣皆富于财,以养死士,以募谍者,敌人情状,山川道路,罔不睹而周知之。故十余年无西、北之尤也”[5]。
“杯酒释兵权”一直被传为美谈,但少有人注意其真实性,此事不见于《太祖实录》。“杯酒释兵权”的说法最早出自王曾的《王文正公笔录》,司马光的《涑水纪闻》[6]以及王巩在《闻见近录》也都持此说,但各家记载释兵权的过程多有抵牾,且疑点甚多。[7]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8]与邵伯温《邵氏闻见录》[9]则是沿用司马光的说法,并考定日期为建隆二年六月甲午日。近代学者经过考证后,对“杯酒释兵权”提出质疑。邓广铭认为“世传的杯酒释兵权”那一戏剧性事件是查无实据的[10]。1945年,丁则良发表《杯酒释兵权考》,认为此事“全来自传闻,不足置信”。[11]1982年,徐规等撰文提出疑议,否定该事件的存在。[12]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