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平(英语:Lee Yung Ping,1947年9月15日—2017年9月22日),华文小说家、翻译家。李永平生于英属砂拉越(婆罗洲西部,今为马来西亚领土),并在此度过童年。成年后,他离家到台湾美国求学,取得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最终定居台湾,并担任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助理教授、国立东华大学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教授,退休后获聘为国立东华大学荣誉教授。他的创作以小说为主,作品透露出对于自身族群及文化的认同探讨,不断地借由书写婆罗洲中国台湾三地,进行原乡的辩证。代表作包括《吉陵春秋》、《海东青》、《大河尽头》,荣获国家文艺奖、全球华文文学星云奖、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等,并曾获颁国立台湾大学杰出校友奖。

Quick Facts 李永平, 罗马拼音 ...
李永平
罗马拼音Lee Yung Ping
出生(1947-09-15)1947年9月15日
英属砂拉越古晋[1]
逝世2017年9月22日(2017岁—09—22)(70岁)
台湾新北市淡水区马偕纪念医院
职业作家教授翻译家
国籍
[2]
教育程度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比较文学硕士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
创作时期1966年[1]-2017年
体裁小说翻译
代表作《拉子妇》、《吉陵春秋》、《海东青》、《朱鸰漫游仙境》、《大河尽头》等
奖项时报文学奖联合报小说奖等
Close

生平

出生与求学

李永平祖籍在广东省揭西县灰寨镇客家人,生于婆罗洲古晋。1966年发表小说〈婆罗洲之子〉,获得婆罗洲文化局文学奖。

中学毕业后前往台湾,在国立台湾大学外国语文学系就读。晚年,他曾向人透露自己之所以离开,是因为支持砂拉越独立得罪马来西亚当局[3]

大学毕业后留任台湾大学教学助理,同时担任《中外文学》月刊编辑。1976年前往美国深造,就读纽约州立大学奥巴尼分校比较文学系,并于1978年取得硕士学位。同年至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攻读比较文学博士学位,于1982年取得博士学位。大学期间,受王文兴颜元叔影响,1968年完成短篇小说〈拉子妇〉,发表于《大学杂志》。[4]

事业与创作

1982年获得博士学位后,李永平在台定居,担任国立中山大学外文系助理教授,为实现文学理想,便于1987年离开学界,移居台北市峨嵋街埋首创作,并在东吴大学兼课生活。[5]

1999年,在翻译名家曾珍珍与东华人社院创院院长杨牧延揽之下,李永平加入创办国立东华大学创作与英语文学研究所,并在杨牧帮助下,以其文学著作送审提聘,李永平得以正教授职衔接聘,对此曾珍珍提到。[6]

2000年秋,李永平正式移居花莲,展开九年的教书生涯,主要教授小说创作与翻译,东华期间完成《雨雪霏霏:婆罗洲童年记事》( 2002 )、《李永平自选集( 1968 - 2002 )》(2003) 、大河小说──“月河三部曲”之一的《大河尽头(上卷:溯流)》(2008年),于2009年退休,并获聘为国立东华大学荣誉教授。

退休后长居淡水。除了作家及教授的身份,李永平同时也是一名翻译家。翻译过超过25本西方著作,题材从纯文学到大众文学均有,如《天地一沙鸥》、《旷野的声音》、《上帝的指纹》、《幽黯国度》等。[4]

2017年9月22日在台湾去世,身后留下一部未完成的武侠小说《新侠女图》。[7]骨灰撒入淡水外海。[8]

生平年表

More information 年代, 生平事件 ...
年代 生平事件 当时岁数 备注
1947 出生 0 英属婆罗洲砂拉越首府古晋
1951 开始上学 4 古晋中华第四小学幼稚园,小学先后在中华四小、马当中华公学和古晋圣保禄学校度过。
1959 就读国中 12 古晋中华第二中学
1962 就读高中 15 古晋英文中学
1966 发表第一篇作品〈婆罗洲之子〉 19 获得婆罗洲文化局文学一等奖。
1967 赴台就读大学 20 国立台湾大学外文系
1971 大学毕业 24 同年成为台大外文系教学助理,一直到赴美深造为止。
1972 担任《中外文学》编辑 25
1976 赴美深造 29 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比较文学硕士
1978 获得硕士学位 31 同年申请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比较文学博士学位获准。
1982 获得博士学位 35 同年前往台湾,担任中山大学外文系助理教授。
1986 担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编辑 39
1987 放弃马来西亚国籍,成为中华民国公民 40 同年离开中山大学,专心致力于写作。
1989 母亲过世 42 同年开始书写《海东青》,并发表系列小说在联合文学副刊。
1992 出版《海东青》 45 同年开始任教于东吴大学英文学系,一直到1999年。
2000 任教于东华大学 53
2008 自大学退休 61 同年开始专心致力于书写《大河尽头》。
2015 出版《朱鸰书》 68
2017 逝世 70
Close

国族认同

砂拉越

李永平的小说经常以故乡婆罗洲为背景,故常被认为是马华作家,但他本人对这个说法感到不以为然,甚至于对马来西亚国家本身都相当反感,因为英国在建立马来西亚时,无视当地人的反对,就将各个地区统整起来。[9]

他于1987年放弃马来西亚国籍,改持中华民国国籍。[4]然而他对故乡婆罗洲仍然有切不断的情感。[9]

中国大陆

相对马来西亚,他本人对于客家的族群认同则较为稳固,而这个客家的认同,同时与中原文化,也就是中华文化进行结合,便成了对于中国的认同。虽然至今从未停留在中国大陆上,但他认为他是由中国文化这个母亲所孕育出来的,也因此在创作时,他总踩在中国文化的立场,选用汉文化的文字以及思想进行书写。

台湾

李永平在大学求学阶段以后,多数的时间他都在台湾,台湾就俨然成为了他的另一个故乡。然而,除了这样个人迁移的因素以外,台湾的认同更包裹着复杂的政治问题。由于国共内战后,国民党败退到台湾,在当时海外华人的眼中,中国共产党并没有保存中华文化的倾向,也就使得国民党的政权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传承者。这时台湾就转化成了中国文化的保存基地,也形成了“台湾等于中国”的印象。李永平在这个情况下,也认同台湾是中华文化的保留区,但在这个认同中,不免有些异质感。一方面他清楚台湾并不是中原地区,另一方面台湾的中华文化不断萎靡,这些感觉都出现在他的小说之中,使得他对台湾的中华认同变得模糊不清。

写作风格

原乡探讨

李永平特殊的离散经历,使得他在关于“原乡”的讨论上有特别的着力。有别于一般的华文作家,“原乡”一词几乎可以理所当然地指向中国大陆。李永平的“原乡”同时可以指向三个地方,分别是婆罗洲、中国、以及台湾,三个地方都是他的原乡,却也都有各自的欠缺之处。婆罗洲是他生长的原乡,然而一种殖民地的属性,使得文化及政治的繁杂因素混杂在一起,他没办法对这个地方产生文化的认同。在较早的小说创作中,他不断借由陈述婆罗洲文化的异质感,进而转向中国的原乡认同。而中国是他的族群的原生地,也就是文化上的原乡,但因为历史因素以及政治局势,他没能回到中国地区,使得中国成了想像中的原乡。在创作中,中国不断以母亲的形象呈现在文化认同之中。至于台湾则是他学习的地方,也就是学术的原乡。台湾既保留了中华文化的特质,又有他学习的轨迹,是经历与文化特质兼具的原乡。然而台湾在这两个方面却都不够完整,因此台湾的形象在他的小说中成了海东的罪恶城市,有文化上的缺乏。总体而言,在“原乡”的讨论上,李永平采取的立场不是疏离、陌生的原乡,而是失落的原乡,这也就是说原乡不再可以回归,永远有一个空缺在文化与记忆的地方。[10]

中国文化

李永平因为他的中国认同,使得他在创作时,选用的文字非常讲究,要以中华正统为首要准则。他在句法上,尽可能避免西式的语句出现,在字词上,则尽可能选用中国文化中既有的词汇,并试图重新开发过去出现过的字词,扩展汉字的使用向度。除了文字层面的中国文化表现,在小说内容之中,也不难发现中国式的书写。比如中国的果报观念以及鬼魂的书写,都可以在李永平的小说之中发现。另外,特别提到他对于客家的族群,他在创作中不刻意强调客家的族群认同,但对于客家人的精神,他认为仍在创作中存在有一定影响。[11]

反西化

“反西化”在李永平的作品中是一项比较特别的风格,主要是应对着乡土文学而衍生出的一项特质。在民族性上,它提供了对自身所处文化的确认,让自己的民族拥有自身的认同;在文学创作形式上,它可以将书写的中心更加明确的标举出来,这个情况特别在《吉陵春秋》中展现;在文学发展脉络上,它则呼应着1970年代的乡土文学,当时所提倡的文类内容及风格,为了对当时依赖外国支援的台湾,主要以反映现实生活而作,以抵抗外来的影响。在这样的写作理念之下,李永平的作品呼应了乡土文学,作品中对外来文化的一些缺点抱持着批判、纠正的态度。[12]

女性描写

在李永平的小说创作中,对于女性的描写篇幅相当多,这相较于其他小说是较为特殊的一点。借由描写纯真的女性,对比那些女性们所身处的城市。那些城市的罪恶、污秽,便显得异常强烈而令人感到不堪。进一步在社会导致纯真尽失、家庭毁败、国土沦陷的书写之中,女性仍然在书写中占有相当地位,甚至更意味着复仇的开端。尤其在书写母亲时,母亲从建设者的身份变成一种类似于毁灭者的脚色,这个反差更是震慑人心。[13][14]另外,关于坚强女性的描述,李永平个人认为跟客家人坚忍不拔的精神有所关联。[11]

创作与译作

著作年表

More information 年代, 作品名称 ...
年代 作品名称 文类 出版 备注
1966 〈婆罗洲之子〉 短篇小说 获得婆罗洲文化局文学一等奖。
1968 〈拉子妇〉 短篇小说 发表于《大学杂志》,被选为《五十七年短篇小说选》中。
1972 〈田露露〉 短篇小说
1976 《拉子妇》 短篇小说集 华新出版社
1978 〈归来〉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并获得联合文学奖。
1978 〈万福巷里〉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78 〈日头雨〉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并获得联合文学奖。
1979 〈白痴记〉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80 〈散花〉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80 〈灯〉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82 〈十一他娘〉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83 〈荒城之夜〉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84 〈好一片春雨〉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84 〈大水〉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84 〈思考〉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85 〈满天春雨〉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为《吉陵春秋》最后一章。
1986 《吉陵春秋》 短篇小说集 洪范出版社 曾获“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中国时报文学推荐奖及联合报小说奖。
1992 《海东青:台北的一则寓言》 长篇小说 联合文学 获联合报读书人年度最佳书奖。
1992 〈出埃及第四十年─我写“海东青”〉 短文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96 〈戴着枷锁起舞─简评吴继文《世纪末少年爱读本》〉 论文 发表于Unitas.
1997 〈我的年〉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1998 《朱鸰漫游仙境》 长篇小说 联合文学
1998 〈宿愿〉 短篇小说 发表于《中外文学》。
1999 〈初遇蒋公〉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2000 〈桑妮亚〉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2000 〈第一颗石头〉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2001 〈翠堤小妹子〉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2001 〈支那〉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2001 〈一个游击队的死〉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2002 《雨雪霏霏:婆罗洲童年记事》 长篇小说 天下远见出版公司
2003 《𨑨迌:李永平自选集》 短篇小说自选集 麦田出版社
2003 〈文字因缘〉 短文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2004 〈憧憬〉 短篇小说 发表于《文学》。
2004 〈燔祭.浩劫.记忆〉 短篇小说 发表于联合报文学副刊。
2008 〈招魂,朱鸰,归来!〉 短篇小说 发表于印刻文学生活志。
2008 《大河尽头(上卷:溯流)》 长篇小说 麦田出版社 获得中国时报2008年开卷十大好书奖、获得红楼梦奖决审团奖。
2010 《大河尽头(下卷:山)》 长篇小说 麦田出版社
2015 《朱鸰书》 长篇小说 麦田出版社
Close

外译作品年表

More information 年代, 作品名称 ...
年代 作品名称 翻译 出版 备注
1975 A La-tzu Woman

《拉子妇》

齐邦媛(Chi Pang-yuan)主编 National Institute for Compilation and Translation

国立编译馆

An Anthology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2

《中国现代文学选集2》459-370页

1981 Rain From the Sun.

〈日头雨〉

Tr. Candice Pong and Robert Eno庞闻、伊若白 The Chinese Pen(Summer, 1981)

《当代台湾文学英译》夏季刊65-93页

1983 The Rain From the Sun.

〈日头雨〉

刘绍铭(Joseph S.M. Lau)主编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

The Unbroken Chain: An Anthology of Taiwan Fiction Since 1926.

《香火相传﹕1926年以后的台湾小说》

1995 〈At Fortune's Way〉 刘绍铭(Joseph Lau)、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主编

Trs. Susan Wan Dooling、Micah David Rapaport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Columbia Anthology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哥伦比亚中国现代文学文集》326-348页

2003 Retribution: The Jiling Chronicles.

《吉陵春秋》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林丽君(Sylvia Li-chun Lin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

2010 《台湾热帯文学:吉陵镇ものがたり》 池上贞子(Sadako Ikegami)、及川茜(Akane Oikawa.) 人文书院

(Kyoto: Jinbun Shoin)

Close

译作年表

More information 年代, 作品名称 ...
年代 作品名称 作品原名 原作者 出版 备注
1973 《自然主义论》 Naturalism 李伦•傅思德(Lilian Furst) 黎明出版社
1974 《不准养猫的女人》 The woman who wasn't allowed to keep cats and other stories 派崔克•怀特(Patrick White) 华新出版社
1974 《枯萎的玫瑰》 Dead roses and other stories 派崔克•怀特(Patrick White) 华新出版社
1975 《最后一场电影》 The Last Picture Show 麦莫齐 (Larry McMurtry) 华新出版社
1978 《万古云霄一羽毛》 Illusions 李查•巴哈(Richard Bach) 时报出版社 又译作梦幻飞行
1979 《爱琴海的忧郁》 艾利提斯(Odysseus Elytis) 联合报 副刊
1980 《艾利提斯的世界》 艾利提斯(Odysseus Elytis) 联合报 副刊
1980 《礼》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联合报 副刊
1980 《那么少》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联合报 副刊
1980 《欢愉》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联合报 副刊
1980 《我的故事-我的诗观》 米格斯(Czeslaw Milosz) 联合报 副刊
1994 《旷野的声音》 Mutant message down under 马罗•摩根(Marlo Morgan) 智库文化出版社
1995 《圣境预言书》 The celestine prophecy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远流出版社
1995 《石头外公》 Roommates : my grandfather's story 麦克斯•艾柏(Max Apple) 智库文化出版社
1995 《随心所欲》 Care Of The Soul 汤玛斯‧摩尔(Thomas Moore) 智库文化出版社
1996 《阿嬷游美国》 Aama In America : a pilgrimage of the heart 布洛登‧柯本(Broughton Coburn) 智库文化出版社
1997 《探索企业的灵魂》 The Quest for the Corporate Soul 艾尔伯•古曼(Albert Koopman) 远流出版社
1997 《上帝的指纹》 Fingerprints of the Gods 葛瑞姆•汉柯克(Graham Hancock) 先智出版社
1997 《灵界大觉悟》 The tenth insight : holding the vision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远流出版社
1998 《天使走过人间》 The wheel of life : a memoir of living and dying 伊丽莎白•库布勒丝(Elisabeth Kubler-Ross) 天下远见出版社
1999 《纸牌的秘密》 The solitaire mystery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 智库文化出版社
1999 《大河湾》 A bend in the river 奈波尔(V﹒S Naipaul) 天下远见出版社
1999 《圣境新世界》 The celestine vision 詹姆斯•雷德非(James Redfield) 远流出版社
1999 《大自然在唱歌》 The singing wilderness 西格德•奥尔森﹒(Sigurd﹒F﹒ Olson) 先觉出版社
2000 《幽黯国度》 An area of darkness. 奈波尔(V﹒S Naipaul) 天下远见出版社
2000 《心灵请帖》 The invitation 山居梦客(Mountain Dreamer) 双月书屋出版社
2000 《挽歌:写给我的妻子艾瑞丝》 Elegy for Iris 约翰•贝礼.(John Bayley) 天下远见出版社
2000 《人格的变裂演出》 My life as a multiple 卡麦伦•魏斯特(Cameron West) 希代出版社 又译作《第一人称复数》
2000 《道德剧》 Morality Play 贝瑞•安斯华(Barry Unsworth) 先觉出版社
2002 《尽得其妙:如何阅读西方正典》 The western canon 哈洛•卜伦 (Harold Bloom) 时报文化出版社
2006 《布鲁克林的纳善先生》 The Brooklyn follies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 天下远见出版社
2015 《北国灵山》 Entering the circle 奥嘉.卡丽迪蒂(Olga Kharitidi) 智库文化出版
Close

评论与荣誉

相关评论

  • 王德威认为:“在《雨雪霏霏》里,李永平花费大力气构筑一个完美的文字原乡;他有意跨越时空,借着文字,借着诗,回到那纯粹的原乡想像”[15]
  • 骆以军评论李永平:“李永平的文字你会觉得他更有一种南方的鬼魅,好像他的每个字都有表情,你就会觉得每个字都像那个脸,都有贪嗔痴,都有一个好像在神仙国度的那种华丽跟欢乐,可是也有地域之境的那种恐怖和灭亡感。”
  • 国立中山大学张锦忠教授:“其实我还是满喜欢早期,譬如说《吉陵春秋》,因为在文字上你会一看再看,更喜欢的应该是《海东青》,文字是他最大的特色,那是非常纯正的中文,尽量让中文表达的不那么西化。”
  • 国家文化艺术基金会对李永平的介绍:“小说风格自成一家,被誉为台湾文坛‘文字炼金师’,他专注于写作风格实验,尤其对于感官细节的细腻描绘,发展出一套‘李永平美学主义’。这种美学主义,呼应了前行代小说家如王文兴、七等生等,实践了台湾文学中的现代主义美学。”[16]

获奖荣誉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