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新门辰五郎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新门 辰五郎(新门 辰五郎,しんもん たつごろう、寛政12年(1800年)? - 明治8年(1875年)9月19日),是江户时代后期的町火消、侠客。
他的父亲是饰职人・中村金八。他被町田仁右卫门收养。他的女儿芳是江户幕府第十五代将军德川庆喜的侧室。 “新门”的由来是,负责管理金龙山浅草寺僧坊传法院新门周围的区域。他的出生日期是宽政1792年3月5日(一些资说是1792年4月25日)。“新门”的发音为“しんもん(Shinmon)”,但有一些理论认为该称“あらかど(Arakado)”。
Remove ads
生涯
他出生于武藏国江户下谷山崎町(现东京都台东区下谷) ,父亲是一名烟管职人。据说,他小时候家里发生火灾,父亲被烧死,后来他家也发生火灾并蔓延到周边地区,他便承担起责任成为当地一名町火消。他投靠浅草十番组“を组”组长町田仁右卫门,而积极参与救火和调解喧哗,町田仁右卫门便对他产生兴趣并收他为婿养子,给他取名为辰五郎。
文政4年(1821年),浅草花川户发生火灾,辰五郎爬上火灾现场的屋顶,挂起缠,后来赶到的筑后国柳川藩立花家[1]的大名火消也在屋顶上挂起缠。在楼顶升起火消的缠,是宣布该队负责现场灭火活动的行为,也是对火消的一种荣誉,先到先得。虽然大名(武士)与町人之间存在地位差异,但辰五郎认为柳川藩立花家的这种行为违反了礼仪,他这个“を组”以及町火消本身都受到武士的羞辱。于是他用自己的缠击中柳川藩的缠持,导致缠持摔倒受伤。此事引发双方的喧哗。大火扑灭后,辰五郎单枪匹马闯入柳川藩藩邸,声称凶手就是自己,可以随便处置。柳川家无法对大胆闯入的辰五郎采取任何行动,最后他被无罪释放。此事成为众人热议的话题,を组的火消辰五郎也因此闻名江户街头。
18岁时娶了仁右卫门的女儿锦,成为养子缘组,并在文政7年(1824年)继承了“を组”。他不仅是该组200多名火消的栋梁,还是侠客、博徒、的屋和香具师等的头目的存在。
天保5年(1834年)7月,芝麻布樱田町的武家屋敷发生火灾时,“ろ组”与“と组”开始争执,“を组”的梯子手被卷入并重伤。在三组对峙、三方即将展开喧哗的时候,辰五郎走进中心,声音洪亮地说:“这场喧哗由辰五郎负责。”因此,喧哗平息。据说,当时正在火灾现场视察马上的南町奉行池田播磨守(池田赖方)也曾说过:“这次调解就交给辰五郎了。”然后便离去,但池田当时并非町奉行,也不是播磨守。
弘化2年(1845年)正月24日在青山发生的火灾(青山火灾)现场,を组与久留米藩有马家由有马赖永率领的大名火消发生了混战,导致死伤者。虽然责任在有马方,但辰五郎认为身份上下的道理不通,于是自愿出头,承担责任被驱逐出江户。
然而,他夜晚经常前往江户市中的两名妾室处,并从她们的宅第指挥手下,这一行为被曝光后再次被逮捕,并被送往石川岛的人足寄场(犯罪抚养所)。翌年的大火中,面对逼近佃岛的火灾,他与牢中同伴博徒小金井小次郎一起指挥寄场的人足(囚犯)进行灭火活动,成功救出了油仓库。因而获得南町奉行远山景元的赏赐,并被释放。
因为评判的辰五郎,上野大慈院[2]的别当・觉王院义观委托他负责浅草寺附近的清扫工作(一带的取缔)。辰五郎因此开始在浅草的的屋和香具师之上,并逐渐累积财富。前宽永寺座主的舜仁法亲王[3]在浅草新门附近隐居时,受到幕府的命令负责周边的警护,从此开始以“新门”为名。据说他也与幕府的高级官僚胜海舟有联系,并在他的著作《冰川清话》中提到过这一点。
据说他通过义观与一桥庆喜(德川庆喜)相识,后来女儿芳成为庆喜的妾。在元治元年(1864年),庆喜被任命为禁里御守卫总督,上洛到京都后被庆喜召唤,率领250名部下,以及同样率领60人的儿子松五郎,一同上洛东海道,并负责二条城的警备。在大坂和京都也建立了宅邸,并获得当地火消的任务。在当地停留期间,据传他让部下展示梯子技巧,令京都的孩童惊艳。庆应3年(1867年)大政奉还之后,鸟羽伏见之战中幕府方败北,当庆喜从大坂逃回江户时,辰五郎等人也曾一度撤退,但随后又返回大坂,并取回留在大坂城的德川将军直属军的象征“家康以来的金扇的大马印”[4],并在东海道上高举该旗帜,安全送回[5]。
之后庆喜在上野宽永寺谨慎时负责警护。在旧幕臣(彰义队)和新政府军交战的上野战争中,辰五郎致力于保护宽永寺寺庙免于火灾和镇火,以及防止延烧。在庆喜被分别转移到水户(茨城县)和骏府(现静冈市葵区)谨慎期间,他也在各自的地点担任警护。当德川家族被移至骏河国(骏府藩)时,因为旧幕臣的聚集不佳,将军最后的大名行列似乎将会变得十分冷清。辰五郎呼吁江户各地的部下,让侠客和町火消装备整齐集合,江户町火消所有组别的缠被高高挥舞,数千名火消在场中警护,幕府最终离开江户。这支行列中还包括从江户城运出来的将军家的金子2万两,而这些金子也是由辰五郎等人警护和运送的。
骏河到达后,他住在骏府的常光寺。在那里组织了火消,并整备了歌舞伎的戏院。据传他与骏河国清水的著名侠客清水次郎长有交情。他也协助了在远江国磐田郡的制盐事业。此后,他回到东京(江户),并于明治8年(1875年)去世,享年75岁(或83岁)。
辞世的歌是:“思念著 鲔鱼刺身 河豚汤 丰满的肚子 里面是浊酒的味道”(思ひおく まぐろの刺身 鳆汁(ふぐとしる) ふっくりぼぼに どぶろくの味)。
Remove ads
人物
- わ组的元头铃木三治郎后来说,超过70岁的辰五郎皮肤白皙,身材微胖,且身高也不高,还常常从上衣的袖口里露出层叠的色彩鲜艳的襦袢,是个风雅的人。
- 在江户的侠客中,他以卓越的资金实力而自豪,据说因为支配下的的屋所缴纳的场所费,衣橱的地板因此而塌陷。凭借这资金实力,在幕末时期,除了江户之外,他在京都拥有两处,并在大阪堂岛设有宅邸[6]。
- 辰五郎在明治时期进行的祭典上,看到祭典的提灯上方写着日之丸[7],下方写着葵纹,因而非常愤怒,随即撕毁扔掉。据说他生气的原因是辰五郎认为德川家高于天皇[8]。
- 明治的教育家江原素六评价新门辰五郎为日本的最后一位侠客。
- 在上方逗留期间,大阪城因地雷火的暴发而发生火灾,但辰五郎指挥部下,迅速打破堆积在走廊上的数百个酒樽进行灭火。
- 在江户开城的谈判进行中,胜海舟考虑过除了无血开城以外的几个方法。据说有话提到,作为对新政府军的强硬策略之一,还考虑了通过大规模的纵火行动实现“江户市区的完全焦土化(焦土作战)”。为了准备这一行动,辰五郎等人获得了资金,并通过辰五郎向江户市内的町火消组、鸢职的头目、博徒的老板、秽多领头和非人的领头寻求合作。
- 当彰义队发动上野战争时,他已71岁,を组的280余名町火消奋力保护东叡山宽永寺免于战火。然而,由于大村益次郎等新政府军的炮火,寺院的大部分被烧毁,与败退的彰义队一起,火消们也下了山。这标志着江户的终结,而未能守护将军家墓所的辰五郎据说决定引退火消。
- 黑田清隆担任开拓使次官时,前往北海道寻找新门,希望将开拓地的纠纷仲裁交给侠客处理。辰五郎承诺将他的手下本间铁五郎(西门的铁)派遣出去。此外,他还将黑田介绍给铁炮洲的角岛传藏。角岛则希望让他的手下阿部权四郎自称角权,并派遣手下一起前往。明治时期的北海道黑道社会中,函馆的丸茂一家和札幌的一丁一家势力强大,而本间和阿部作为长老格,对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Remove ads
其他
注解
参考文献
关联项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