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新地岛效应是指极地出现的海市蜃楼,它是由在大气温跃层之间的阳光发生大气折射而引起。新地岛效应给人的感觉是太阳升起得比它实际上应有的时间早(从天文学的观点),并根据气象状况,太阳的形状会成一条线或是正方形(有时称为"矩形太阳"),由扁平的沙漏形叠加组成。要形成这种蜃景,需要有一个数百公里的逆温层,并且取决于逆温层的温度梯度。阳光必须顺着地球的曲度弯曲行进400公里以上,才能让可见的太阳盘面被提升至海平面上5度以上的高度。
第一位记录到这个现象的人是威廉·巴伦支探险队的成员Gerrit de Veer,探险队在1596至1597年第三次进入北极地区,但命运多舛被困在冰雪中,在新地岛的临时小屋中,忍受冬季的严寒和永夜。在1597年1月24日,De Veer和另一位探险队成员宣称,在预计太阳重返地平线上的两个星期前就看见了太阳。他们遭到其余船员的怀疑(有人指责de Veer使用过去的儒略历,而不是几年前才引入的格里历),但在1月27日所有的人都看见了“圆形的太阳” [1]。数世纪来,这个报告都受到质疑,直到20世纪这个现象才终于被证明是真实的[2][3][4]。
在极地之外的地区,日本北海道别海町的野付半岛尾岱沼,在秋冬季期间有一定概率可以观察到这个现象[5][6]。在日立市[7],山形县鹤冈市也有相关的观察记录[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