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尼岛-斯提威尔大道车站
纽约地铁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纽约地铁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康尼岛-斯提威尔大道车站(英语:Coney Island–Stillwell Avenue station),又称“康尼岛终点站”(Coney Island Terminal),部分列车以“康尼岛”或“斯提威尔大道”显示站名,是位于美国纽约市布鲁克林康尼岛的纽约地铁终点站,同时是D线、F线、N线及Q线列车的终点站。车站的大型设施在1919年兴建,当时以康尼岛作为纽约都会区的夏季渡假区设计,所有布鲁克林南面的铁路都漏斗型方式前往此地区。此站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架交通终点站之一。
康尼岛-斯提威尔大道 Coney Island–Stillwell Avenue | |||||||||||||||||||||||
---|---|---|---|---|---|---|---|---|---|---|---|---|---|---|---|---|---|---|---|---|---|---|---|
纽约地铁车站 (地铁) | |||||||||||||||||||||||
车站统计 | |||||||||||||||||||||||
地址 | 纽约州纽约市布鲁克林冲浪大道1243号(斯提威尔大道及冲浪大道) | ||||||||||||||||||||||
镇区 | 布鲁克林 | ||||||||||||||||||||||
位于 | 康尼岛 | ||||||||||||||||||||||
坐标 | 40°34′38.43″N 73°58′52.1″W | ||||||||||||||||||||||
系统 | B系统(BMT、IND) | ||||||||||||||||||||||
轨道线路 | BMT布莱顿线 IND卡尔弗线 BMT海滩线 BMT西城线 | ||||||||||||||||||||||
服务线路 | D (任何时候停站) F (任何时候停站) <F> (two rush hour trains, peak direction) N (任何时候停站) Q (任何时候停站) | ||||||||||||||||||||||
连接 | NYCT巴士:B36、B64、B68、B74、B82 | ||||||||||||||||||||||
结构 | 高架 | ||||||||||||||||||||||
站台 | 4个岛式站台 | ||||||||||||||||||||||
轨道 | 8条 | ||||||||||||||||||||||
其他信息 | |||||||||||||||||||||||
启用 | 1917年9月5日 (海滩)[1] 1918年12月23日 (西城)[2] 1919年5月29日 (布莱顿,正式开放)[2] 1920年5月1日 (卡尔弗)[2] | ||||||||||||||||||||||
重建 | 2004年5月23日[3] | ||||||||||||||||||||||
车站编号 | 058[4] | ||||||||||||||||||||||
无障碍设施 | 无障碍通行 | ||||||||||||||||||||||
旧有/其他名称 | 康尼岛终点站、康尼岛、斯提威尔大道 | ||||||||||||||||||||||
运输 | |||||||||||||||||||||||
乘客数量 (2016) | 5,025,598[5] ▼ 2.1% | ||||||||||||||||||||||
排行 | 94/422 | ||||||||||||||||||||||
| |||||||||||||||||||||||
| |||||||||||||||||||||||
| |||||||||||||||||||||||
|
康尼岛-斯提威尔大道车站设有四个岛式站台和四条轨道,列车分别从南北两面进站。此站位于康尼岛斯提威尔大道和冲浪大道交界,也是旧西城终点站所在地。地理上也是纽约地铁最南端的终点站。
康尼岛的铁路交通自1864年开始运营,布鲁克林、巴斯及康尼岛铁路是第一条前往康尼岛蒸汽铁路。该线由现时是日落公园的第五大道及36街开始运行[6]到西城终点站,现时康尼岛终点站的位置[7],沿现时西城线线路行走[6][8]。邻近的卡尔弗车厂,沿大西洋海岸近现时西八街车站,服务布鲁克林、夫拉特布殊及康尼岛铁路(现时布莱顿线)及展望公园及康尼岛铁路(现时卡尔弗线)[7][9][10][11]。其他铁路交通包括曼哈顿海滩铁路、海滩铁路、康尼岛及布鲁克林铁路及经长岛铁路前往长岛市[2][8]。
这些铁路并不互相连接,导致岛内有许多支线出现[9]。然而,布莱顿、卡尔弗、海滩及西城铁路在1890年代末由布鲁克林捷运公司收购,而1913年签署的双重合同容许在纽约市内兴建更多地铁路线。布鲁克林在15年之前并入纽约市一部分[11][12]。
1910年代末重新在高架结构上兴建了“新西城终点站”(逐步成为“康尼岛终点站”)。新终点站统一了多数旧蒸汽铁路线在康尼岛的终点站[13],只有长岛铁路控制的纽约及曼哈顿海滩铁路例外[12]。这个新终点站每日可处理数十万人流[13]。这个计划还将布莱顿线和卡尔弗线由地面配置移到高架结构上,设有四个站台和八条轨道[12]。
BRT运营的海滩线,在1917年9月5日作为终点站开放[1],而BRT西城线同样在1918年12月23日通车[2][12]。终点站在1919年5月29日新的布莱顿线开放时正式开放[2][12][13][14]。卡尔弗线1920年5月1日启用后,终点站终于全部完工 [2][15][16][17]。
作为卡尔弗线延伸线的结果,BRT的车费由10美仙减至5美仙[16][17],而康尼岛成为更能负担的渡假地区。1923年,这些线路转交BRT的继承公司布鲁克林-曼哈顿运输股份有限公司(BMT)[2]。新车站的乘客一度获得官方保证高峰时间每三分钟开行一班列车,但很快就证实无法实行。1923年,一名《布鲁克林标准联合报》记者观察到高峰时段列车在海滩线班次是8分钟,而西城线则是15分钟,而高峰时段没有任何直接前往曼哈顿的列车,无论是布莱顿线或卡尔弗线[18]。
1929年,BMT宣布为车站增加一个新入口。新入口将设有零售区,并会“定期检查”[19]。1933年6月宣布了新的布莱顿-富兰克林平日列车服务。这列车将以快速的方式提供由富兰克林大道前往康尼岛的直接列车服务。卡尔弗高架铁路列车将途经桑斯街或公园台,视乎当日时间[20]。
康尼岛终点站设有换乘诺顿点街车前往海门,途经高架天桥横跨斯提威尔大道前往高架街车车站[7]。1948年街车服务终止,因为其余另一条街车线路大致重叠(名为麦当劳大道线)[7][21]。通过斯提威尔大道及西15街的街车坡度也在这个时候拆除[22]。
1954年出现了一些问题。独立地铁系统(IND)开始在卡尔弗线运营D线列车[23]。当时轨道以字母命名(即东至西依次为A轨道、B轨道直至H轨道)。然而,IND同时以字母作为线路编号(即A线、B线直至H线)[24]。BMT使用数字编号线路,因此问题不大。然而D线行走卡尔弗线,自E和F轨道开出。为免混淆,轨道改为数字编号,直至现在[24]。
1956年,康尼岛居民抗议在人鱼大道换乘巴士(现时B74线巴士往海门)需要收费,有指15美仙的换乘费应该废除,理由时巴士基本上就是车站的附属[25]。1979年,城市规划委员会提出了类似建议,康尼岛居民将可免费换乘地铁和B36/B74线巴士[26]。值得注意的是,此站是唯一没有在对应的地铁换乘终止后得到免费巴士换乘的车站(与BMT卡尔弗线、BMT默特尔大道线和IRT第三大道线形成强烈对比。这些线路停驶后都有巴士换乘取代)免费换乘将容许邻近的2亿美元公寓复合有更多人居住,并有政府资助。同时将马克·吐温初级中学多样化并吸引稳定的中产阶层[26]。
1965年康尼岛终点站安装了列车离站时间的编配的显示牌[27]。
车站曾经是一个大枢纽,但康尼岛终点站自1960年代起每况愈下[7]。到了1980年,整个系统都进入了无维护状态,终点站也不例外。原初预定当年重建。根据《纽约每日新闻》,翻新的车站将会有“一个亮丽、新轻快的外观”,同时也是系统内首次安装连续焊接轨道[28]。车站的钢和混凝土受盐水和维护不当影响严重腐蚀[29]。
1990年代,大都会运输署(MTA)敲定车站彻底翻新的计划[30]。1999年,MTA要求联邦资助1.25亿美元进行翻新。作为翻新的一部分,车站还计划了一组卫星碟[31]。至此,纽约市交通警察在车站邻近运营一座帐幕,是车站内旋转木马的遗迹[31]。
翻新工程在2001年11月展开[29][30]。此段期间,康尼岛终点站进行了耗资3.1亿美元的全面重建[14],兴建期间西城W线列车依次维持一个站台开放[32]。作为翻新工程的一部分,原初的BMT车站大楼正面进行重设,新屋顶安装了太阳能板[14]。新终点站在2004年5月23日开放,F线和Q线列车服务恢复,W线列车服务移到1号和2号轨道[3][29]。整个计划在2005年5月29日完成,N线全面恢复服务[33],而行走西城线的W线由D线取代,全部八条轨道都开始运营[29]。工期加速至42个月,同时西城线在兴建期间维持有限度服务,以尽量减少邻近社区的影响[14]。
2010年5月,车站每个站台均设有四部新的电子32英寸列车出发显示屏。这些显示屏由调度员根据地铁时间表的出发时间控制[34]。
3F | - | 站台间跨线桥 |
2F 站台层 |
1号轨道 | 经海滩往阿斯托利亚-迪特马斯林荫路(86街) |
岛式站台,左/右侧开门 | ||
2号轨道 | 经海滩往阿斯托利亚-迪特马斯林荫路(86街) | |
3号轨道 | 经布莱顿往96街(西八街-纽约水族馆) | |
岛式站台,左/右侧开门 | ||
4号轨道 | 经布莱顿往96街(西八街-纽约水族馆) | |
5号轨道 | 往牙买加-179街(西八街-纽约水族馆) | |
岛式站台,左/右侧开门 | ||
6号轨道 | 往牙买加-179街(西八街-纽约水族馆) | |
7号轨道 | 往诺伍德-205街(海湾50街) | |
岛式站台,左/右侧开门 | ||
8号轨道 | 往诺伍德-205街(海湾50街) | |
1F | 夹层 | 往出入口、车站询问处、MetroCard自动售票机 升降机位于苏尔夫大道及斯提威尔大道东北角的车站屋 |
G | 街道层 | 出入口、车站询问处 |
此站设有四个岛式站台和八条轨道[35]。根据纽约市公共运输局,此站是世界上最大的高架交通终点站[14][29],同时也是北美洲最大的[36]。最西端轨道5至8号轨道渐渐下降,因此1至4号轨道在车站南端比5至8号轨道稍高[35]。此站三个东面的站台设有无障碍通行斜坡(卡尔弗、布莱顿和海滩线站台)连接主车站大楼,而西城线则设有不符合美国残疾人法案标准的斜坡,但该站台北端设有符合标准的升降机连接跨线桥,再连接另一部位于海滩线站台北端、符合标准的升降机。此站还设有楼梯下降至车站大楼[35]。车站南面三分之二有太阳能板覆盖的屋顶,而北面余下的部分是开放式的,没有任何遮掩[29]。整个框架在晚间利用站台泛光灯照明[29]。
太阳能板屋顶由Kiss and Cathcart建筑设计,而新车站的结构工程则由Jacobs工程集团设计[37][38]。屋顶和车站本身都是由Granite Halmar建筑和Schiavone建筑合资公司兴建[29][30]。新车站回收了旧车站85%的物料,而旧车站有200万磅钢材打捞后用于新终点站[29]。然而整个车站几乎是完全重建,旧车站的遗留就只有一座砖制信号塔。车站在北端设有列车职员设施[29]。
此站的2004年艺术品称为《My Coney Island Baby》,由罗伯特·威尔逊制作[29][39][40][41]。该艺术是沿370英尺长的车站玻璃砖进行丝网印刷,内容主要是与海滩有关的场景,尤其是与康尼岛历史有关的场景[39]。
车站大楼又称“Portal Building”,由di Domenico + Partners负责设计[30][37][41][42],并由Vertex工程服务进行兴建[29][30]。3层、34,000平方英尺的大厦[29][41]位于冲浪大道1243号,有陶瓦正面模仿旧终点站,包括重置了的BMT指示、标志和旧站房打捞的女儿墙[14][35]。大厦的设计希望唤起该区基于主题公园的历史,车站入口旁狭窄的铰接塔还悬挂小型灯光。车站入口上方的拱门还有装饰风艺术的灯光和半圆形窗户[43]。
大楼的主入口位于车站南端外冲浪大道上[44]。这个入口设有警岗(纽约市警察局交通34区[41][45])、零售空间以及车站的付费区[35][41]。人鱼大道的巴士站也设有另一个出入口[35][44]。新车站入口和零售的空间则是在2001至2005年翻新期间兴建[32]。斯提威尔大道还有一个侧入口[35][44]。
新车站的基建包括挑高的屋顶,带有让人联想起大型欧洲火车站如圣拉扎尔车站或帕丁顿车站的拱门[29]。屋顶镀有一层光伏太阳能板,包括2,730件肖特集团的薄膜组件,覆盖76000平方英尺。太阳能板系统名义上产出约210 kWp,每年出产250,000 kWh,足以满足车站本身的需求[46]。然而太阳能板只提供车站电力的约15%[14]。
因应车站邻近海滨,车站屋顶的太阳能板必须符合防风标准,因此车站的太阳能板都需要在宾夕法尼亚州约克的实验室进行严谨调试[46]。此站也是纽约地铁第一个太阳能发电的地铁站[32]。太阳能板寿命估计长35年,其下方设有步道方便更换或维修任何太阳能板[46]。太阳能板还额外发出低电压电流,以驱赶麻雀[46]。
太阳能板安装时联合爱迪生并没有设计将太阳能系统产电送回电网。因此阳光普照的日子所产生的电力多数都浪费掉了[46][47]。
海湾50街车站 (BMT西城线) | 86街车站 (BMT海滩线) | ||
---|---|---|---|
车站以北 | |||
BMT西城线 普通: D (任何时候停站) 快速:没有定期的服务 |
BMT海滩线 普通: N (任何时候停站) 快速:没有定期的服务 | ||
车站内 | |||
7号和8号轨道 D (任何时候停站) |
5号和6号轨道 F (任何时候停站) <F> (two rush hour trains, peak direction) |
3号和4号轨道 Q (任何时候停站) |
1号和2号轨道 N (任何时候停站) |
车站以东 | |||
下层 | 上层 | ||
IND卡尔弗线 普通: F (任何时候停站) <F> (two rush hour trains, peak direction) 快速:没有定期的服务 |
BMT布莱顿线 普通: Q (任何时候停站) 快速:没有定期的服务 | ||
西八街-纽约水族馆车站 |
轨道配置基本上是每条线路都有自己的轨道,以及这些轨道之间的渡线,而每条服务线路都有自己的岛式站台。正常运营下没有任何服务线路需要跨到其他轨道服务。轨道从东至西顺序排列,N线列车停靠1和2号轨道;Q线列车停靠3和4号轨道;F线列车停靠5和6号轨道;D线列车停靠7和8号轨道[48]。
虽然以贯通式车站设计,但服务线路甚少横穿车站。1至6号轨道可提供贯通式列车服务,而7和8号轨道则在车挡器结束。车站以北1至3号轨道并成两条轨道、4至7号轨道供成一条轨道,而8号轨道维持独立,通过一系列转辙器后跨过康尼岛溪。而车站南面1至4号轨道并成两条轨道[48]。除了改道以外,只有两条服务线路曾经横穿车站。这些线路如下:
车站以北,7号和6号轨道并成一条(同时有一个转辙器由7号转向8号轨道),5号轨道两度并入别的轨道,而1和8号轨道独立运行,因此当BMT西城线和BMT海滩线横过康尼岛溪时,轨道成为四线。结构横过溪流前,全部四条轨道在西城线和海滩线分岔前都有互相连接的转辙器。这些轨道的线路继续前往康尼岛车厂[48]。车站以南,4、5和6号轨道与其他轨道独立(5和6号轨道之间有一对转辙器),而1、2和3号轨道并成一条,与4号轨道设有剪式渡线。3号和4号轨道(布莱顿线轨道)在此处位于5号和6号轨道(卡尔弗线轨道)上方[48]。
一系列巴士站位于地铁终点站下方的斯提威尔大道和人鱼大道,同时是四条纽约市巴士线路的终点站。巴士终点站方便地铁和巴士之间换乘。另外,邻近车站复合还有一条额外的巴士线[44][53]。
为了减少换乘B36和B82巴士以及Q线的等候时间和错过连接的情况发生,纽约市公共运输局开始对巴士司机打开黄灯以要求司机等待到站列车。灯号自2014年3月10日起开始运作,放置于冲浪大道和斯提威尔大道东北角,连同人鱼大道巴士循环内。这个系统每日在深夜11时至翌日凌晨5时运作[54]。
车站里程康尼岛游乐区非常接近。其接近月亮公园(过去为天文乐园)游乐园[44];月亮乐园的尖叫地带[44],德诺的梦幻轮游乐园[7][44];旋风云霄飞车[7][40][44],雷闩[44];与取代旧障碍赛公园的游乐区[44]。其他邻近的地标包括原初的拿丹著名商店[40][44]和世界知名的里格尔曼浮桥[40][44]。纽约水族馆位于东面几个街区,尽管邻近的西八街-纽约水族馆车站更接近水族馆本身[44]。
MCU公园,布鲁克林旋风的主场,位于稍微西面[44][40]。邻近地区还有多样混合的游乐园设施如碰碰车、旋转木马以及滑冰场,尤其是沿冲浪大道[55]。旧游乐设施跳伞位于附近,并可以从车站看见[44]。另外,季节性的康尼岛人鱼巡游每年都在邻近车站的每个夏天举行[40][56]。拿丹食热狗比赛,每年7月4日举行,也在车站附近,跨过冲浪大道、原初的拿丹著名商店举行[57][58]。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