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儿龙属属名Timurlengia,意为“帖木儿的”)是兽脚亚目暴龙超科恐龙的一,生存于白垩纪晚期之初土仑阶中亚,化石发现于乌兹别克纳沃伊州西部的克孜勒库姆沙漠模式种兼唯一种善耳帖木儿龙Timurlengia euotica)于2016年命名、发表。[1]

Quick Facts 科学分类, 模式种 ...
帖木儿龙属
化石时期:晚白垩世土仑阶
90 Ma
Thumb
复原图
科学分类 编辑
界: 动物界 Animalia
门: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纲: 蜥形纲 Sauropsida
总目: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目: 蜥臀目 Saurischia
亚目: 兽脚亚目 Theropoda
演化支 新兽脚类 Neotheropoda
演化支 鸟吻类 Averostra
演化支 坚尾龙类 Tetanurae
演化支 俄里翁龙类 Orionides
演化支 鸟兽脚类 Avetheropoda
演化支 虚骨龙类 Coelurosauria
演化支 暴盗龙类 Tyrannoraptora
总科: 暴龙总科 Tyrannosauroidea
演化支 泛暴龙类 Pantyrannosauria
属: 帖木儿龙属 Timurlengia
Brusatte英语Stephen L. Brusatte et al., 2016
模式种
善耳帖木儿龙
Timurlengia euotica

Brusatte et al., 2016
Close

发现

自1944年起,来自贝斯克堤组英语Bissekty Formation的单一块暴龙超科化石已被苏联研究人员所叙述。[1]2004年一个团队发现了一个脑壳(与颈部肌肉连接,并保护脑部和耳道),并保存于俄罗斯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的一个纸箱内,直到2014年才由暴龙超科专家史蒂芬·布鲁萨特英语Stephen L. Brusatte鉴定为新属种。[2]

2016年布鲁萨特、亚力山德·阿维叶诺夫(Alexander Averianov)、汉斯·戴尔特·苏伊士、艾美·穆伊尔(Amy Muir)及伊安·巴特勒(Ian B. Butler)命名并叙述了模式种善耳帖木儿龙Timurlengia euotica)。属名以中亚历史上的帖木儿帝国建立者帖木儿为名;种名euotica在希腊语意为“优秀的耳朵”,[1]因为在详细的CT扫描研究中,发现帖木儿龙具有很长的内耳道,可以听到低频音。[2]

物种根据正模标本ZIN PH 1146/16(一个脑壳)而建立。其他于2012年被叙述、[3]不属于单一个体的骨骼也被归入本属,包含ZIN PH 854/16:脑壳右半部;ZIN PH 676/16:右上颌骨;ZIN PH 2330/16:左额骨;ZIN PH 2296/16:左方骨;ZIN PH 15/16:一块右齿骨碎片;ZIN PH 1239/16:一个右隅骨关节;ZIN PH 671/16:一个前部颈椎;USNM 538131:一个后部颈椎;USNM 538132:前背脊椎的神经弓;CCMGE 432/12457:一个中背脊椎;ZIN PH 951/16:一个前部尾椎;ZIN PH 120/16:一个中部尾椎;ZIN PH 120/16:一个后部尾椎;ZINPH 619/16和USNM 538167:趾爪。这些化石是在假设贝斯克堤组只有一种暴龙类的前提下才被归入的。[1]

叙述

Thumb
体型比例图

大部分化石显示帖木儿龙是种体型与相近的兽脚类,身长约3至4米,体重约170至270公斤。[4]但这些化石属于尚未完全成长的亚成年个体。ZIN PH 1239/16才是体型较大的完全成年个体。[1]

2016年的研究列出数项鉴定特征,全部是关于正模标本脑壳的。头骨后部中上的上枕骨(supraoccipital)有个指向下的钻石形突起,但未接触枕骨大孔英语foramen magnum上环缘。基枕骨(basioccipital)有极短的基结节,只有枕髁英语occipital condyle高度的三分之一。卵圆窗前庭系统构成一个漏斗状凹槽深入耳部,并在脑壳侧壁有个宽口。内耳很大并有厚实的半规管[1]

分类

帖木儿龙被分类在暴龙超科的基础位置,可能与雄关龙互成姊妹群。牠们一同构成一个长吻部形态的演化支,并可能与暴龙科互成姊妹群。[1]

以下演化树呈现帖木儿龙在暴龙超科中的系统发生学位置:[5]

暴龙超科 Tyrannosauroidea

原角鼻龙科 Proceratosauridae

史托龙 Stokesosaurus

侏罗暴龙 Juratyrant

始暴龙 Eotyrannus

郊狼暴龙 Suskityrannus

帖木儿龙 Timurlengia

雄关龙 Xiongguanlong

伤龙 Dryptosaurus

阿巴拉契亚龙 Appalachiosaurus

虐龙 Bistahieversor

暴龙科 Tyrannosauridae

帖木儿龙对于研究早期小型暴龙类如何演化至后期大型暴龙科(如北美暴龙和亚洲特暴龙等)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牠不被认为是暴龙的直系祖先。[4]帖木儿龙生存于9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之初土仑阶,时间上紧接在进阶型暴龙类崛起前夕。在暴龙超科化石纪录中,从小型“生态边缘掠食者”到成为暴龙科“顶级掠食者”之间,存在着长达两千万年的演化空白期,而帖木儿龙的发现,正好填补了这段空缺。[1]帖木儿龙显示出当时暴龙类还没达到体型巨大化,但已经演化出晚期暴龙科关键性的脑部和感官特征,这些过去认为只存在于演化成大体型的暴龙科。[6]暴龙科在白垩纪末期的极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出巨大体型,很可能是多亏了体型还小时就发展出敏锐的大脑和感官系统,才能成功跃升为顶级掠食者。[7]帖木儿龙的小体型亦揭露出暴龙科直到演化过程的最后两千万年才达到体型巨大化。[8]但目前关于激发体型变大的确切原因尚未明了。[1]

帖木儿龙的脑壳显示暴龙类可能首先发展出进阶的头部,正如叙述者之一的苏伊士所假设的情况。帖木儿龙的头骨虽然比暴龙小很多,却已经具备复杂的脑部结构,使视觉、嗅觉、听觉变得敏锐。当暴龙类正在发展敏锐的感官和知觉能力时,其他旧世代的大型肉食恐龙(如异特龙超科)逐渐从环境中消失或走向灭绝,形成生态栖位上的空缺,使暴龙类在后来填补上成为顶级掠食者。[4][9]与大型暴龙类相比之下,帖木儿龙的头骨气腔化程度要低了许多;很可能是前者为了在大体型的情况下减轻头骨重量及维持良好的听力所作的改变。[1]

古生物学

根据骨骼形态,帖木儿龙可能是追逐型的掠食者,具有刀片状牙齿切咬肉块。[4]内耳半规管的厚实度可能与较佳的灵敏度有关。帖木儿龙有条很长的耳蜗管,程度相当于骨迷路,是种用来侦测低频音的适应性特征;很可能代表着这种动物会利用低频呼唤进行种内交流。[1]

参见

参考来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