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四王神社(日语:古四王神社/こしおうじんじゃ Koshiō-jinja */?)是日本秋田县秋田市寺内儿樱的神社,社格是国币小社和别表神社,祭神是武瓮槌命和大彦命[1][2],别当寺是四天王寺和东门院台[3][4]。氏子方面,根据《日本社寺大观》记载是413户[5],《神社名鉴》、《全国神社名鉴》和《秋田县神社名鉴》虽然均称是325户,不过《神社名鉴》称崇敬者有1420人,《全国神社名鉴》和《秋田县神社名鉴》则指是15000人[2][6][7]。
位置与名称
神社位于羽州街道一旁的丘陵之上[4],行政区划上原属出羽国秋田郡高清水乡,后为秋田郡寺内村、羽后国秋田郡寺内村、秋田县南秋田郡寺内村和寺内町,大字是寺内,字是儿樱,2003年改为寺内儿樱,神社镇座地也称为高清水冈或小樱高台,番地原为81[7][3]。古四王是祭神大彦命的尊称,源于其支配的越路。有数十座同名神社以新潟县北部至秋田县的日本海海岸以及河岸为中心分布于东北地方[8]。
历史
根据社传记载,大彦命在虾夷征伐时供奉武瓮槌命,称为腭田浦神。齐明天皇4年(658年),阿倍比罗夫率领由180艘船组成的水军停泊于秋田浦时,当地豪族恩荷受其军威震慑而降,不过由于手持弓箭而被质疑,恩荷在辩解时称自己元吃肉的习惯(指打猎),因此才携带弓箭,并且以腭田浦神之名发誓效忠。阿倍比罗夫听罢便将大彦命合祀至此,从而创立神社[8]。
天平5年(733年),出羽栅转移至高清水冈,即后来的秋田城,由坂上田村麻吕进驻,他曾经在神社祈愿,并且立下军功,因此在延历年间重振神社[4]。天长7年(830年),根据《类聚国史》记载,在以秋田城为中心的地震中倒塌的四王堂即神社,反映当时已经处于神佛习合的阶段,神社也成为秋田城的四天王寺的寺内镇守。贞观7年(865年),根据《日本三代实录》记载有“高泉神”升至从五位下,《真澄游览记》认为神社即高泉神,不过《角川日本地名大辞典》认为此说法难以采纳[3]。
进入江户时代后,神社获久保田藩佐竹氏寄进60石作为社领[1]。明治3年(1870年),在神佛分离前称为古四王寺或古四王权现的神社改称古四王神社,并且在境内兴建供奉坂上田村麻吕的田村神社[4]。明治5年4月,神社获列为乡社[9],1876年2月24日升为县社[10],1882年4月29日再升至国币小社,为秋田县社格最高的神社[11][12]。1886年,神社的社殿和宝物均毁于火灾[5]。
境内
根据《日本社寺大观》记载,神社境内面积达15000坪(约49586.78平方米)[5],《神社名鉴》、《全国神社名鉴》和《秋田县神社名鉴》均称是16777坪(约55461.16平方米)[2][6][7]。本殿占地10坪(约33.06平方米),拜殿占地92坪(约304.13平方米),同为入母屋造建筑。神馔所占地16坪(约52.89平方米)、参笼所占地19坪(约62.81平方米),社务所占地64坪(约211.57平方米),神舆库占地4坪(约13.22平方米)[6]。境内社有田村神社、岩户神社和神明社[1]。
祭事
神社的祭事有忌明祭、船灵祭和例祭。忌明祭在1月8日举行,直至近代为止从元旦到忌明祭为止的七日内进行斋戒和精进,学童也不会参加1月1日的四方拜,直至1月8日才会去学校上课,麻糬除了白色以外均视为禁忌,女性外出时也会戴笠,就管有访客也不会提供炭火。以前,氏子就算在平时也不会吃双足步行或四足步行的动物。船灵祭在旧历3月16日举行,是为了感谢大彦命救晓人们如何造船的神事,由于相传大彦命曾经在船上接受款待,因此会将沾上豆粉的御握以及盐腌的蓼作为神馔供奉于设在船上的祭坛。例祭在5月8日举行,神舆会在町内神幸,队列中有人负责拿长约3米,粗约9米的糊付棒,在其先端部分沾上加了水的粘米粉,通过确认其黏度和掉落程度来预测当年的收成[8],又称米占神事[1][12]。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