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原栉龙属(属名:Prosaurolophus)又名原龙栉龙、原蜥冠龙、原蜥嵴龙、原蜥冠鳄,意为“原始栉龙”,是因冠饰与较晚期的栉龙类似而得名。原栉龙是种鸭嘴龙类恐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目前已经发现2个种与至少25个个体,包含头颅骨与骨骼,但化石整体仍不明确。原栉龙身长约9米,化石发现于加拿大亚伯达省的恐龙公园组与美国蒙大拿州的双麦迪逊组,年代为上白垩纪的晚坎潘阶,约7570万到7410万年前[1]。原栉龙最显著的特征是由鼻骨形成的小型坚硬冠饰,在眼睛前方突出。
原栉龙属 化石时期:白垩纪
晚 | |
---|---|
无效状况
| |
科学分类 | |
界: | 动物界 Animalia |
门: | 脊索动物门 Chordata |
纲: | 蜥形纲 Sauropsida |
总目: | 恐龙总目 Dinosauria |
目: | †鸟臀目 Ornithischia |
亚目: | †鸟脚亚目 Ornithopoda |
科: | †鸭嘴龙科 Hadrosauridae |
亚科: | †栉龙亚科 Saurolophinae |
族: | †栉龙族 Saurolophini |
属: | †原栉龙属 Prosaurolophus Brown, 1916 |
模式种 | |
巨原栉龙 Prosaurolophus maximus Brown, 1916
| |
种 | |
|
模式种是巨原栉龙(P. maximus),是由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在1916年所叙述、命名。第二个种是黑脚原栉龙(P. blackfeetensis),是由杰克·R·霍纳在1992年所叙述、命名。两个种的主要差异在头冠的大小,与头骨的比例。
原栉龙是种有大型头部的鸭嘴龙类,最完整标本的身长为8.5米,而头颅骨长度约0.9米[2]。原栉龙的眼部前方拥有小型、低矮、三角形的冠饰,两侧有凹处。肱骨相当短[3]。
除了冠饰以外,原栉龙是种不显眼的鸭嘴龙亚科恐龙。如同其他鸭嘴龙科,原栉龙的头部前段平坦、宽广,具有喙嘴,适合咬断树叶与树枝。嘴部的后段有数千颗牙齿,适合磨碎植物,再行吞食。
原栉龙的两个种差别在于冠饰特征与轮廓,黑脚原栉龙的面部比巨原栉龙的还要陡峭、高。黑脚原栉龙的冠饰边缘在成长期间往眼睛后方生长,至少黑脚原栉龙拥有这样的成长模式[4]。
|
因为名称的缘故,原栉龙经常与栉龙联想在一起。然而这是有争议的,有些研究人员认为牠们有接近亲缘关系[5][6];其他研究人员则认为没有,而提出原栉龙的近亲为:冠长鼻龙、埃德蒙顿龙、格里芬龍、慈母龙[7]。原栉龙属于鸭嘴龙亚科,意指牠们缺乏中空冠饰。
右方演化树是根据杰克·R·霍纳、大卫·威显穆沛(David B. Weishampel)、凯瑟琳·福斯特(Catherine Forster)等人在2004年所者的《The Dinosauria》一书第二版[7]。但这只是众多鸭嘴龙科演化树的一个版本。
著名古生物学家巴纳姆·布郎(Barnum Brown)在1915年于亚伯达省Steveville镇附近的红鹿河发现一个鸭嘴龙类头颅骨(编号AMNH 5836)。他在1916年述叙这个标本,并以较早命名的栉龙为对比,栉龙拥有类似但较长的冠饰,他将这个标本命名为原栉龙属[8]。头颅骨的鼻口部遭到损害,并认为以过长的模样重建[9],但在1924年发现的一个接近完整标本与头颅骨,是由威廉·帕克斯(William Parks)所叙述,则发现原本标本是以真实的外型来重建[10]。原栉龙的化石已被发现20到25个个体,包含7个连接者身体的头颅骨[7]。
第二个种黑脚原栉龙是根据编号MOR 454标本,是由另一著名古生物学家杰克·R·霍纳命名。这个标本以及其他3到4个个体化石,是在蒙大拿州冰川县附近发现的[4]。这些标本来自于一个由原栉龙化石所构成的尸骨层,这显示这群动物在一年中的至少某个部分是群居的。这个尸骨层反映了一群动物在干旱时期聚集在水源附近[11]。虽然大部分的鸭嘴龙类物种已被确认,但黑脚原栉龙是在最近几年的研究才被认为是有效属[7]。
巨原栉龙的化石发现于恐龙公园组,恐龙公园组是个遍布河流的泛滥平原,随者西部内陆海道的往西海侵,恐龙公园组有更多沼泽,气候更受海洋影响[12]。当地的气候较今日的亚伯达省温暖,没有霜害,但有干季与湿季变化。针叶林是当地的优势大型植物,植被的下层则是蕨类、树蕨、以及被子植物[13]。
巨原栉龙的化石只发现于恐龙公园组的上层,上层较下层受到更多的海洋影响。原栉龙是该地最常见的鸭嘴龙亚科恐龙,生存年代约7600万年前到7400万年前[14]。恐龙公园组的其他恐龙则有:角龙科的尖角龙、戟龙、开角龙;鸭嘴龙科的格里芬龍、冠龙、赖氏龙、副栉龙;暴龙科的蛇发女怪龙;甲龙下目的埃德蒙顿甲龙与包头龙[15]。
黑脚原栉龙的化石发现于双麦迪逊组,年代大约是相同时期,该地发现许多恐龙蛋巢、蛋、与幼体化石。双麦迪逊组的其他恐龙有:斯氏亚冠龙、慈母龙、伤齿龙科的伤齿龙、暴龙科的惧龙、近颌龙科的纤手龙、驰龙科的斑比盗龙与蜥鸟盗龙、爱德蒙顿龙与包头龙、棱齿龙类的奔山龙、角龙科的河神龙、短角龙、野牛龙与卵圆戟龙[15]。双麦迪逊组离西部内陆海道更远,地势更高,气候更干燥,受更多陆地影响[11]。
如同其他鸭嘴龙科,原栉龙是种大型、草食性恐龙,可采二足或四足方式行走,拥有复杂的头颅骨,可做出类似咀嚼的磨辗动作。原栉龙的牙齿是不断生长、替换的,形成数百颗牙齿所构成的齿系,但同一时间只会使用少部分牙齿。原栉龙使用牠们的宽广喙状嘴来切断植物,然后将植物置于颊部空间咀嚼。原栉龙的进食范围大约是地面以上4米的范围内[7]。在2011年,科学家比较恐龙、现代鸟类与爬行动物的巩膜环大小,提出原栉龙可能属于无定时活跃性的动物,觅食、移动行为跟白天黑夜没有正相关,只休息短暂时间[16]。
原栉龙的尸骨层证明牠们至少一年的某些部分是群居生活的。[11]此外,原栉龙可能有数种展示方式以达到沟通目的。骨质冠饰是可能的方式之一,冠饰内部可能拥有鼻憩室,与膨胀的鼻囊软组织,以及延长的洞可容纳鼻孔。这些组织可当作视觉与听觉辨认功能[17]。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