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条目介绍南京大学的历史。
历史概览
据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国立中央大学官方沿革史,学校前身追溯至源于258年的南京太学[1][2]。中央大学改为南京大学后,校史追溯至清末1902年筹办的三江师范学堂。因受政治时局等影响,学校迭经变迁。三江师范学堂成立不久易名两江师范学堂,之后又先后改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江苏大学、中央大学,1949年8月更名国立南京大学,1950年10月径称南京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南京大学保留文理学院,主要合并金陵大学文理学院,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1978年以来逐步恢复发展为新的综合大学[注 1]。
自民国南京高师成立以来,南京大学经历过两次大的系科变迁,一次是北伐胜利国民政府成立之后实行大学区制,河海工科大学、江苏医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上海商科大学等八所学校并入;一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进行院系调整,主要并入金陵大学文理学院,同时南京大学分出除文理学院之外的大部分院系。在南高时期,除基本的文理科外,已开设农、工、商、教育等专修科;国立东南大学和国立中央大学时期,为全国学科最为齐备的大学;改革开放后,南京大学重新发展为拥有众多学科的综合大学。[3]
古代
依据更名南京大学之前的中央大学沿革史,古代校史溯自吴永安元年(258年)吴景帝孙休诏立五经博士所创国立学校,至晋建武元年(317年)晋元帝司马睿于南京设太学,历宋、齐、梁、陈四朝南京太学,南朝宋时设文、史、儒、玄、阴阳五科为史上首所分科高等学府、教育与研究合一大学[注 2],明朝南京国子监时期为世界最宏大之最高学府[注 3],历代曾设校址于秦淮河畔夫子庙、朝天宫、鼓楼岗西麓及钦天山下四牌楼一带等处;金陵非京师时期由中央太学改作郡学、路学或府学等南京地方学府,1650年明国子监改为清江宁府学[注 4]。
晚清
中央大学改为南京大学之后校方以筹建三江师范学堂的1902年作为建校年份而不再追溯古代校史的部分;之前校方曾先后以成立南京高师的民国4年以及国立东大改组首都国立大学的民国17年为建校纪念年份并同时追溯前身古代南京官立高等学府历史。
清光绪28年(1902年)采用近代新学制,江宁府学停办,5月,两江总督刘坤一与东南名儒张謇、缪筱珊等人筹划新学,倡议兴学“应从师范学堂入手”,呈请开办师范学堂;1903年2月,继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上奏《创办三江师范学堂折》,拟于江宁“先办一大师范学堂,以为学务全局之纲领”,聘缪荃孙为首任縂稽查,经年余筹备[注 5],1904年11月三江师范学堂开学,设历史舆地科、理化科、农学博物科,本科开设经学(修身)、文学、英文、日文(东文)、舆地、历史、教育、法制经济、算学、物理、化学、生理、博物、农学、图画、手工、体操17门课程。学堂效法日本,最初聘请了70位中国教习(实际任教者26人)和11位日本教习 [注 6]。
清光绪32年(1906年)5月,三江师范学堂易名两江师范学堂,李瑞清出任监督,停办初级师范,专办优级师范。创设中国高等学校中第一个图画手工科,并设音乐副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近代化的美术师资和艺术人才。增设公共科、分类科;公共科即通识科,学生据学业程度不同修读一至三年,主要修读人伦道德、群经源流、中国文学、外语、逻辑、算学等公共通识课程;分类科即专业科,提供完成公共科学习之后进行的分学科类别的专业教育。至1911年初,学堂设国文外国语部、地理历史部、数学物理化学部、农学博物部四部;有中国教习23人(另有翻译11人,编译1人)、日本教习8人,西洋教习3人。因辛亥革命,1911年底两江师范学堂陷于停办。
中华民国时期
1914年7月15日,江谦受江苏巡按使韩国钧委任为校长,勘察两江师范学堂校舍,筹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简称南高、南高师或南京高师)。次年初,郭秉文受江谦函聘为教务主任,在美国延揽师资。民国4年(1915年)9月10日,南高师开学,首届学生110人。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章程规定学校以培养中等学校师资为目的,其办学实则突破一般师范的制限。最初设国文、理化两部以及仅招收了一届学生的国文专修科,以后陆续成立了数个专修科;1919年,国文部改为国文史地部,理化部改为数学理化部,翌年合并为文理科。到1920年,学校设文理科、教育专修科、英文专修科、农业专修科、工艺专修科、商业专修科、体育专修科,学生357人。其中,1915年设立的体育科,为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开端。1917年设立的商科,1921年迁至上海扩充为商科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商学院。
1918年3月,江谦病退,郭秉文任代理校长;9月,郭秉文正式出任校长。1920年高师改大,4月7日,郭秉文在校务会议上提出“建立东南大学”的建议,获得一致赞成,随即组建“筹议请改南高为东南大学委员会”[4];经郭秉文奔走,9月25日,包括郭秉文在内的十位发起人联名致书教育部,“拟就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址及南洋劝业会旧址,建设南京大学,以宏造就”;12月7日北洋政府国务会议通过南高筹建大学的议案,并定名为“国立东南大学”(简称东大),12月16日成立筹备处;民国10年(1921年)年6月6日,中国国立大学第一个董事会成立,并通过《东南大学组织大纲》,9月正式开学。郭秉文任校长,刘伯明任校长办公室副主任(副校长),陶行知任教务主任。东大成立时,以南高的四个专修科改归东大,设教育科、农科、工科、商科;南高各本科(即文理科诸系)仍由南高办理,南高自1921年起不再招生,俟其学生全部毕业后即并入东大。南高、东大实为一校,经郭秉文提议,南高评议会和东大教授会联席会议通过,1923年6月,南高正式并入东大。此时全校设文理、农、工、商、教育五科,共三十系,为全国学科最为齐备的综合大学。
1918年10月,中国科学社设在南京高师,主要成员多在南高、东大任教,其中许多是中国第一代留学西方归来的科学博士,他们多是将各自领域西方现代科学系统引入中国的先驱,因而南京高师被称为“中国科学社的大本营”、“中国现代科学的发祥地” [注 7]。许多领域的研究在中国现代史上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例如,王琎的分析化学研究,竺可桢的气象研究,秉志、胡先骕分别领衔的动物学和植物学研究,原颂周、周拾禄等人的水稻作物研究,张巨伯、吴福桢等人的昆虫研究,陈桢关于金鱼的起源和遗传研究,陶行知、廖世承、俞子夷、陈鹤琴等人的教育实验研究。在这种实验研究的学术环境中,学生中也出现了现代早期的科学技术研究,如理科学生搜集中国药材并用化学分析方法研究其成分、工科学生创制抽水机等。所培育的毕业生,也为中国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比如,单在1920年考入或者毕业于该校的学生中,就有5人当选1948年首届中央研究院院士,占全国总数的5/81。在中国现代科学的早期,半数以上的在国际顶尖科学杂志发表研究成果的中国科学家是南京大学的教职或毕业生。
1919年5月,南京高师实施陶行知的“教学法”提案,以“教学法”代替“教授法”。1919年12月27日,校务会议通过陶行知提议的“规定女子旁听法案”,1920年正式录取了八名女生,为中国第一所实行男女同校的高等学校。1919年,陶行知“改良课程案”获教务会议通过,学校自1920年9月实行选科制与学分制,开设必修及选修课,规定学生修毕一定学分方可毕业。陶行知的这些改革以后被教育界承认,逐步为全国教育界所采用。同时,南高与东大建立了大学自治、办学独立、学者治校、学生自治体制,发扬了公良学术、自由教育、学术自由、纯粹学风的精神。南高东大注重实验和研究,采用教学和研究结合,设各种研究会,各科系每一学期均有研究项目,最早在中国开展现代学术研究,建立了全国最早期的现代科学研究实验室。国立东南大学成为中国最早的以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文理为基本兼有农工商等专门应用科、集教学和研究于一体为特征的现代大学,被称为“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注 8]。当时在国际上被认为是中国最好的大学;国际教育会东方部主任孟禄评价其为“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所有希望的现代高等学府”、“中国最有发展前途的大学”,将来之发达可颉颃世界最佳大学。
1921年10月,柳诒徵、刘伯明、梅光迪、吴宓、胡先骕等以“论究学术,阐求真理,昌明国粹,融化新知,以中正之眼光,行批评之职事,无偏无党,不激不随”为宗旨成立学衡社,1922年1月创办《学衡》月刊,展开现代中国文化复兴运动,为中国现代儒学复兴运动的策源地、现代人文主义的摇篮。在学衡学者的视界中,儒家思想为人类和平共荣之光,他们把中华文化和其他优良文化特别是现代西方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会通起来,谋求世界和平繁荣的前途。与此同时,柳诒徵、竺可桢领导的南高史地研究会(东大史地研究会)以及嗣后中大时代的国风社,也同样以昌明中国文化、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进步为担当展开学术研究活动[注 9][5]。其间作为中外学术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来校讲学,如美国教育家孟禄(Paul Monroe),实用主义哲学倡导者杜威,进步主义教育大师克伯屈(W. H. Kilpatrick),科学教育方法倡导者推士(E. L. Thorndike),英国逻辑实证大师罗素,德国新动力论倡导者杜里舒(Hans Driesch),印度诗人泰戈尔。
1923年8月,因经费紧张停办工科,工科与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合组为河海工科大学。1925年1月,校长郭秉文被免职,由此引发了长达三年的东大易长风潮,学校由此陷入低谷;对当时的中国教育界而言,这标志着北洋政府统治下的自由时代的结束[注 10],并同时即将进入中国政府积极建设中国独立的教育和科研事业的时代[注 11]。
1927年6月实行大学区制,以国立东南大学为基础,并入河海工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以及江苏境内四所公立专门学校,在首都南京改组易名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因一时的政治气氛而南京是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并为纪念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而得名,有学者认为此次对东大的改组整并起初存在国民党当局当权者认为东大是“反动势力的大本营”而希望使之消灭的因素[注 12];因校名不合常规且不易区别,次年2月易名江苏大学;遭师生反对并要求更名“国立南京大学”[注 13]以及又有提议更名“国立首都大学”[注 14]之后,中央政府以“首都大学当为全国之楷范,振新全国之耳目”为由,民国17年(1928年)5月定名“国立中央大学”(简称中大)[6]。此时由首都国立大学初建时的九个学院改为文、法、理、农、工、商、医、教育八个学院,原哲学院改为哲学系属文学院,社会科学院改为法学院,自然科学院改为理学院。1929年8月大学区制废止,1932年9月设于上海的商学院、医学院独立,1935年在南京重建医学院。民国18年(1929年),沿用自南高时期的学分制改为学分制和学年制结合。自1927年起,张乃燕任校长;1930年,因办学经费问题,引起中大易长风波;1932年,罗家伦出任校长,学校逐渐恢复元气。
1927年9月,中华自然科学社在校始创,初期活跃的代表人物有郑集、李秀峰、赵宗燠、杜长明、杨浪明、谢立惠、余瑞璜、屈伯川、方文培、盛彤笙、李达、李锐夫、吴学周、查谦、沙玉清、沈其益、陈宗器等人。1939年,潘菽、梁希、金善宝等教授在校发起创立“自然科学座谈会”,1944年组建中国科学工作者协会,金善宝、梁希、潘菽、涂长望、竺可桢、李四光、任鸿隽、严济慈、干铎、李士豪、丁西林、谢立惠等是早期的主要代表人物。194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自然科学座谈会”改名为“九三座谈会”,随后更名为九三学社。1958年,以源于该校的中国主要科学团体为基础在北京组建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1932年,柳翼谋、缪凤林、张其昀等人,传承、发扬中国学统,以弘扬中华文化和昌明世界最新学术为任,结为国风社,开办《国风》学刊。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8月教授会通过迁校重庆的方案,10月上旬教职工开始经长江水路迁徙;由于校长罗家伦未雨绸缪,加之师生协作和同胞协助,11月最后一批学生到达重庆,学校顺利西迁入川[注 15],校址设在重庆沙磁区沙坪坝松林坡,医学院和农学院畜牧兽医学系另设于成都华西坝,实验学校设于贵阳马鞍山,附属中学设于重庆青木关,后又在沙坪坝增设附中分校。抗战期间,物资缺乏,物质生活艰苦,在陪都重庆,自1937年底起遭受日军飞机持续五年的疲劳轰炸,不过这并没有能够阻止学校的成长。1939年,校本部不敷使用,建供一年级新生所用柏溪分校。1941年起,顾孟余、蒋中正、顾毓琇先后担任校长。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吴有训出任校长,着手筹备学校复员东还工作,师生分八批抵达南京,1946年11月1日在宁开学。全校设文、法、理、农、工、医、师范七大学院,为全国院系最全、规模最大的大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国立中央大学更名国立南京大学(简称南大)(1962年中华民国在台湾另行重建国立中央大学),1950年10月,去“国立”二字,径称南京大学。校长周鸿经去职,梁希、潘菽先后担任校务委员会主席、校长。1952年7月进行院系调整,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院系成立南京工学院、南京农学院、南京师范学院等院校以及组建有关院校相关系科[注 16];保留文理学院,主要并入原私立金陵大学文理学院,迁至原金陵大学鼓楼校址,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当时为了照顾新成立的最大的南京工学院,院系调整时南京大学将原有的四牌楼校区给了新成立的南京工学院[7]。院系调整后,南京大学校名不变、校印不变、档案不变、法人地位不变,校长等也没更换,南京大学完整保留历史上所有使用过的校印(如南京大学校印、国立中央大学校印、国立南京大学校印、国立江苏大学校印、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校印、国立东南大学校印、国立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印、两江师范学堂校印、三江师范学堂校印等),也保存被合并的金陵大学及其前身和抗战胜利后接收的伪中央大学所有档案以及使用过的校印,南大教务处、图书馆、档案馆等各种校极机构不变,保留历届所有院系毕业生、肄业生的学籍资料、档案、成绩单,有部分档案由于到“文革”期间,出于档案资料安全方面的考虑转存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后来移交南大[8],南京大学甚至保留了绝大部分民国部聘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所在的院系学科。
在1950年代的全国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主要国立名校均损失大量院系学科,其中南大、北大、武大、中山只保留了原有的文理2个学院,清华只保留了原有的工学院,浙大甚至只保留了工学院中4个系,另外南大、北大、中山均变更了校址,但各校法人地位始终保持不变。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也从未因院系调整而撤销或变更各校法人地位。从各校分出新成立的学院长期以来均以院系调整成立时为建校年份,直到改革开放后才更改延长历史。
1956年12月,潘菽率心理系师生迁到北京组建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次年郭影秋接任校长,1963年匡亚明任校长。1966年文革爆发,南京大学是南京地区群众运动的发源地和推动当地运动发展的火车头。南京大学教学工作受到破坏,本科生停止招生6年,研究生停止招生12年。当时南京大学被称为曾是“国民党反动派的高等学府”、“国民党的文化中心”。[注 17]1976年,在校师生率先发起旨在反对和结束“文化大革命”的被当局称为“南京事件”的南京反文革运动,影响全国;1978年5月,哲学系青年教师胡福明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引发全国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拉开了当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序幕,推动了邓小平领导开创的中国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
1978年5月,匡亚明复任校长,1984年8月,曲钦岳任校长。1978年以来,重建、新建多个系科,逐步恢复为融人文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大学。
校区建设方面,浦口校区于1993年投入使用,2009年南京大学整体搬出浦口校区并移交给金陵学院,同时仙林校区建成开学。仙林校区按规划将和鼓楼校区协作分工,成为南京大学主校区。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