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族群国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单一族群国家(英语:Monoethnicity),又称单民族国家、单一民族国家,指人口几乎为同一民族的国家。与多元族群国家相对。
![]() |
朝鲜日报的一篇报道指称OECD将主体族群占全国人口比重超过95%的国家和地区视作单一族群国家和地区[1];截至2025年,中国外交部和美国中央情报局各自的各国概况中则均只称朝鲜和韩国为单一族群国家。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各国之间人员往来的密切,并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真正的单一族群国家;虽然如此,大多数民族国家都拥有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主体族群,从而表现出单一族群国家的一定特征。
大部分表现出单一族群国家的一定特征的国家都有视无视国内少数族群的存在,从而挤压其族群文化生存空间的问题,例如仅OECD的36国中就有20国在人口普查中不询问关于种族、族群、原住民的信息[2]。即使表现出单一族群国家的一定特征的国家承认其国内少数族群的存在,其主体族群由于占人口比例过于庞大,天然存在对少数族群文化、语言、族群自我识别等方面的挤压倾向。
一般被认为是单一族群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和地区举例
日本视自己为单一族群国家。
截至2024年底,日本长居外国人(含在日朝鲜人和韩国人)约377万[3];此外1.2379亿日本本国人中,尚有琉球人约182万[4]、阿伊努人约1.3万[5]。亦即,日本人口中,大和民族的占比为95.6%。
韩国视自己为单一族群国家。
截至2024年11月,韩国国内长居外国人占到韩国人口的4.86%[8],此外韩国尚有华裔移民等少数族裔。
由于朝鲜民族自身即为韩国的原住民,因而韩国不存在拥有“原住民形态”的少数族群,使得韩国在族群对立上没有日本般严重,而韩国国内的外国人也较能认同单一族群的思维[9]。
朝鲜视自己为单一族群国家。朝鲜仅有的外国裔居民是少量边境华侨、中俄商人和极少量被绑架到朝鲜的日本人及其后裔。
南斯拉夫解体使得其加盟国成为“事实上和法理上的单一族群国家”[10]。
根据2021年统计数据,克罗地亚国内的克罗地亚人占比为91.6%[11]。科索沃国内的阿尔巴尼亚人占比则达到92%[12]。
台湾自认为是一个“多元族群国家”。
台湾地区的主体族群是汉族,占比约95%。汉族本身又分为诸多民系,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汉族闽南民系,占全国人口比重大约为约72%。
在台湾戒严期间,蒋介石政府推行文化同化方针,以仅占台湾人口8%的汉族北方民系(外省人)统治“中华民国自由地区”长期居住的汉族闽南民系、汉族客家民系、台湾原住民族。自解严以后,台湾地区历任领导者都强调多元族群价值,提升各少数族群的认同感,包括将闽南话、客家话、原住民族语言列为官方语言;然而汉族以其众多的人口以及长期的优势地位,仍然维持台湾的主体族群,使得台湾呈现出单一族群国家的特征。
中国大陆自认为是一个“多元族群国家”。
中国大陆的主体族群是汉族,占比为91.1%。汉族本身又分为诸多民系,其中占比最大的是汉族北方民系,占全国人口比重大约为67%。
中国大陆的族群方针呈现一种较为矛盾的形态,即一方面鼓励少数族群的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推动汉族,尤其是汉族北方民系文化习俗向其他族群的扩张,在事实上达成同化的效果。这使得中国大陆呈现出单一族群国家的特征。
参考文献及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