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识是一个佛教术语,识的分类法之一,指的是每一个五根具足的有情众生身上都有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以上合称五识)、意识、末那识及阿赖耶识。在佛教学术研究属于瑜伽行唯识学派护法学系分类。
部派佛教时期对心意识三分理论就有了仔细的研讨,但被说一切有部列为参考异说[1]。部派佛教时期,多以六识或七心界立说。
大乘经典中,如《般若波罗密多心经》只列出六识[2]。龙树在《大智度论》中曾提出,佛说六识,意识所缘的诸法都是生灭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话,应该有第七识去识别它,但是没有第七识存在,因此无我[3]。
清辩论师等中观论师只立六识[4]。有人因而认为瑜伽行唯识学派,建立阿赖耶识学说,是用来解决龙树提出的质难。印顺、吕澂、结城令闻与舟桥尚哉等人,认为在龙树著作中不曾提到阿赖耶识、八识等,认为相关学说在龙树时代可能尚未出现[5]。
地论宗南道派的法上在解释《十地经论》中“三种同相智”时,以被认为是生死根本的阿梨耶识为第七识[6][7],体现了历史上曾有个时段,有人不把“意”分立为第六意识和其所依意根即末那识。
隋朝净影慧远[8]和唐朝圆测[9]都指出八识说出自《楞伽经》。在《楞伽经》宋译本中提出八识之名,但没有细述其内容[10]。至魏译本时,已明确列出八识的名称及次序,但没有进一步解释其内涵[11]。学术界虽然认可《楞伽经》是最早提出八识说法的经典[12],但《楞伽经》成立的时间目前未有定论,因此对于八识说法是否本源于《楞伽经》,学界尚有争议。
在汉译本《瑜伽师地论》中曾提到八识[13],但是日本学者舟桥尚哉比较汉译本与藏译本,发现藏译本中只有称“八”,译为“八识”,可能是汉地译经时才加入的。因此瑜伽师地论中,是否曾列出八识,目前仍有争议。无著作《显扬圣教论》中,曾提到八识[14]。
随后,护法论师等人,在《解深密经》的一切种子识、阿赖耶识、阿陀那识等学说基础上,建立了末那识学说,八识学说于是形成。至《成唯识论》出现后,八识的名称、次序与内涵,都已确立。明朝时传有《八识规矩颂》作为成唯识论的入门。
八识依照其识的体性,可分为四大类:前五识、第六识(又名意识)、第七识(又名意根、末那识)及第八识(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注大乘入楞伽经》卷第八:“故举八识如来藏是刹那非刹那因。然此第八阿赖耶识唯是无覆无记性摄;第七末那唯是有覆无记性摄;前六转识通善、不善、无记三性。”
五识又名为前五识,分别名为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依于有情的五根所对应的五尘而命名,“根、尘、触三生识”。眼识了别色尘,耳识了别声尘,鼻识了别香尘,舌识了别味尘,身识了别触尘。[15]
第六识又称为意识,了别法尘。体性为“审而不恒”,能对色、声、香、味、触等五尘境界上的法尘做详细地分析、推理、记忆等。大正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说:“生起所作者,谓眼色为缘能生眼识,乃至意法为缘能生意识。”也就是说以眼根和色尘为缘才能生起眼识,乃至以意根和法尘为缘才能生起意识,因此前五识和意识都是有生有灭的法,在眠熟(无梦期)、闷绝、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等五位的状态中都会断灭,是具足生灭变异之法,所以也一定是缘起之法。
意识不遍一切处、一切界、一切时,与前五识俱起,称五俱意识,不在五识中;同样与意根俱起,而不在意根中,以意根为俱有依。在《阿含经》中:“意、法为缘生意识。”,所以意识必须借着意根、法尘[16]才能生起,为缘起法。既是依众缘而起之法,则是生灭变异法,就必定是无常法。所以意识不论修到什么程度、多么微细,都是三界内的有为法,永远不离三界。
第七识又称为意根(十八界中六根之一)或末那识,体性为“恒审思量”。意识觉知心必依之而后方能现起,是意识之根故名意根。主宰意识之思维,由于意根处处作主、时时作主的体性,恒常不断的普遍计度前六识,于依他起性上不知其妄而起遍计执性,因此导致生死轮回不断。
阿赖耶识在许多大乘经典中都有提及,例如: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