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ve ads

八色姓(日语:八色の姓やくさのかばね)为飞鸟时代天武天皇于684年(天武13年)开始订立的一种政治等级制度,以与天皇的亲疏远近而分类设置,表明各豪族的地位。后世日本的公家武家在正式场合,除了苗字外,都要注明自己的八色姓,如德川家康的正式称谓是“源朝臣家康”或“源朝臣德川家康”。但律令制崩坏后,人们为拔高身份,常常僭称自己的八色姓,自称为“朝臣”者甚多,祖上未必真是“朝臣”等级。八色姓直到明治时代才正式废除。

起源

大约出现在古坟时代后期。姓的作用在表明各豪族的地位,由大和王权大王赐给臣服大王的豪族,以承认他们地位,没姓的人是平民与奴隶。姓的级别从高到低是、连、造、君、直、县主、村主,还有宿祢大化革新前日本大约有三十种姓,必须注意同姓豪族不一定有血缘关系,豪族的血缘关系由“”决定,二者合称“氏姓制度日语氏姓制度”。[1]

天武天皇十三年(公元684年),天武天皇颁布诏令废除了原来的氏族制度体系,将诸氏族的姓氏重新整理,为以下八种新的姓氏:真人(マヒト)・朝臣(アソミ)・宿禰(スクネ)・忌寸(イミキ)・道師(ミチノシ)・臣(オミ)・連(ムラジ)・稲置(イナギ)[2]事实上八色姓的制定并非孤立的政策,而是天武朝一系列政治变革中的重要环节,在八色姓颁布前的几年内,多次将“造”姓和“直”姓的氏族或个人改赐为“连”姓。这一政策使得以往由“臣”、“连”姓氏族垄断的高级职位,开始向出身于“造”、“直”姓的官员开放。

整体而言,八色姓改革的动机与意图,主要是大化改新以来推动律令制建设,为了打破传统豪族势力依托的氏族制度,弱化旧贵族和地方势力的独立性,加强天皇权威;打造基于律令的新官僚体系,达成中央集权的目标。[3]

Remove ads

分级

天武十三年(684年),八色姓的制度正式颁布,八色姓中的八种姓实际上仅有真人、朝臣、宿祢、忌寸四种得到了被赐予。八色姓按等级顺序分别是:[2]

  1. 真人(まひと):皇族成员(包括已臣籍降下的皇族),拥有“真人”姓的氏族,其出身多为继体天皇的后裔,这一安排旨在强化皇室的权威与地位。[4]
  2. 朝臣(あそみ・あそん):皇族分支及辅佐天皇的重要氏族,以源氏(814年起)和平氏(825年起)最为著名。
  3. 宿祢(すくね):授予拥有相当势力的豪族
  4. 忌寸(いみき):授予在技术或实务方面做出贡献的渡来人系氏族。
  5. 道师(みちのし):无授予实例。
  6. (おみ):朝臣以外的官员。
  7. (むらじ):拥有一定地方势力的豪族。
  8. 稻置(いなぎ):地方官。

发展

八色姓发展经过数个阶段。在天武天皇到元正天皇时代是八色姓的制定阶段,基本方针是根据氏族的出身来赐姓,例如将“朝臣”授予皇族分支,将“宿祢”授予神别氏族(传说是神祇的后裔,随天津彦彦火琼琼杵尊降临的神的后人);然而,在这一时期,姓的变更相对较少。

圣武天皇称德天皇时代,许多渡来人获得了姓,这成为八色姓制度的一大特点。此外,在圣武天皇时期,赐予的姓主要是“忌寸”,但随着时代的推移,“宿祢”与“朝臣”等高级姓氏逐渐被赐予渡来人。这种对渡来人赐姓的现象被认为是由于他们作为中下层官员,在朝廷中日益重要地位,而被刻意拔擢,激励中下层官员。然而,这也导致了原本赐予“朝臣”、“宿祢”给高级氏族的规范逐渐形式化。在《新撰姓氏录》的序文中,对这种社会现象有如下描述:“听许诸蕃,任愿赐之。遂使前姓後姓,文字斯同,蕃俗和俗氏族相疑。”[5]这反映了八色姓的赐予造成了传统氏族体系和阶层认同的模糊化。

光仁天皇桓武天皇时代,是一个对赐姓进行整理的时期,赐姓的数量有所减少;同时伴随着对各氏族出身的调查,在这一时期,氏名的变更与改姓更加强调祖先的出身背景,与前期的做法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

影响

八色姓的制定体现了天武天皇强化中央集权和官僚化改革的努力。通过整理氏姓制度,为律令制的进一步推行奠定了基础。根据六国史的记载,自天武朝起,记录在案的改姓多达1200例,这些改姓主要涉及五位以下低位阶的官员,以此激励中下层官员,通过表现获得改姓进而晋升的机会,为官僚体系注入了竞争活力,并促进了社会流动性。

同时通过赐姓和对姓的严格控制,朝廷还加强了对地方和氏族的控制,使姓不再仅仅是家族荣誉的象征,而是律令制度下的人事管理工具,与冠位制度一同整合身份制度与官僚制度。此外,八色姓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整了贵族社会内部的等级秩序,八色姓的制定明确了皇族、皇族分支,和辅佐天皇的重要氏族的崇高地位,从而构建了明确的等级秩序,巩固律令制国家,在律令国家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

形式化与废止

然而随着律令体制的崩溃,到9世纪中,除了“朝臣”和“宿祢”之外的其他姓已不再被赐予;这一趋势与上级官职逐渐被特定氏族垄断的倾向有关,在官位晋升过程中,与有力氏族的关系比姓的高低更为重要,导致姓的实际意义逐渐弱化。随着姓的重要性下降,各氏族为了提升官位晋升的可能性,越来越重视氏名,而忽视姓。最终,上级官职几乎完全被藤原氏垄断,赐姓的记录急剧减少。到光孝天皇时期,仅记录了8次赐姓,而且全部为“朝臣”。

平安时代中期以后“氏”、“姓”逐渐形式化,并出现代表出身地名的“名字”,后来写作“苗字”,而古代的氏姓仍然被保留,以象征、塑造家族地位,如德川家康的正式称谓“源朝臣德川家康”,即“源朝臣名字德川家康”,但由于人们喜好攀附著名氏族、高级姓,因此氏姓已经失去作为人名、表示亲属关系的实际功能。[6]江户时代武士普遍使用“苗字+通称”的方式作为日常人名,平民则只有通称,不可公开使用苗字。但另一方面,朝廷、公家直到江户时代都不把“苗字”视为正式的人名,朝廷的文件中不会使用苗字,而是采用传统的氏名,在朝廷的正式文件中“氏+姓”的形式依然保留,但在其他情况下常被省略。[7]

明治维新后,朝廷与一般社会在人名观念上的分歧,在明治政府整顿人名规定的过程中引发了一系列混乱。明治政府初期的核心人物多为公家出身,他们倾向于按照朝廷的传统习惯进行人名管理,致力于恢复古代的姓名形式。[7]然而日本社会已习惯于使用通称或苗字为日常称呼,而重视古代氏姓的规定与实际社会大相径庭。随着藩阀逐渐控制明治政府,人名规定的复古趋势开始发生转变。1871年明治政府颁布《姓尸不称令》,规定在所有公文书中取消“氏”、“姓”,仅使用“苗字”,1872年壬申户籍编纂中,正式将“氏”、“姓”、“苗字”一元化为单一的概念--“苗字”,即今日所谓“日本姓氏”,旧有的氏、姓至此彻底退出历史舞台。[8]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Remove ads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