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兑悦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兌悅門map
Remove ads

兑悦门,是清朝台湾府城的设置14座城门之一,位于今台湾台南市中西区,当前属为中华民国国定古迹。也是台南市现存四座城门中唯一还具有通行功能者。

事实速览 台南兑悦门, 位置 ...

沿革

道光十二年(1832年)张丙之役后,为了安定民心之故,政府大幅在台湾各城添加半月城,台湾府城之西方外城亦因此而建造,范围从靖波门(小西门)延伸到镇北门(小北门),将镇海门(大西门)包覆住。

兑悦门是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时增建,于隔年完工。因建造基座使用之珊瑚礁又称为硓𥑮石,所以又名硓𥑮石城,其城门名称位于正西方而以八卦中的“兑”卦为名,世居住民则以瓮城脚(Àng-siâ-kha)称呼兑悦门,出入城的街道则称为硓𥑮石街(Lóo-kóo-tsio̍h-ke,今编为信义街)。历史上因昔日五条港中的新港墘港而兴起。

日治时期城墙因为辟建道路而拆除,不过城门却保留了下来,因而成为昔日台湾府城西方外城三座城门之中唯一仅存者[1]。战后周围被民房所包围,且因年久失修以致城门上被鸟榕所覆盖,不过现已清除完毕。

2020年12月底与大南门大东门小东门段城垣残迹、南门段城垣残迹、东门段城垣残迹巽方炮台以“台湾府城城门及城垣残迹”通过文资审议升格为国定古迹,后续将办理公告。[2]

Remove ads

建筑特色

Thumb
城内处遥望的兑悦门。

兑悦门高四米,厚三米,门洞宽三米。其台座应是用咾咕石为材料,上面再砌上红砖、用白灰粉刷,内部则用夯土制作而成,而在墙角处则用花岗岩补强。城门的西立面比东立面略高,西立面并设置垛墙枪口(东立面无枪口)。原本城门有设置门板,但已不知何时遗失。

相关传说

据说当年兑悦门完成之后,因为其门洞看起来像是,而底下铺着石板的巷道像是,两者合一便是一组蓄势待发的弓箭,带有煞气,为了化解煞气,便在城门旁供奉一座石狮爷来坐镇(今尚存于门附近)。不过另有一说这所谓的“箭煞阵”其实是由兑悦门的弯曲城垣与巷道所作的组合,是五条港的郊商为了对付在安平洋行而设下要破坏对方风水的阵式(弓箭对准安平射出)。然而安平有汉人买办知道了这事,便安置了两尊“石将军”[3]来镇煞。两尊石将军原先安置在安平天后宫旧址(今安平石门国小(安平公学校)附近),现则安置在安平开台天后宫的将军殿里供奉。

外部链接

注释

Loading content...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