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洲 (元朗)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横洲(英语:Wang Chau)是位于香港元朗区元朗市中心西北面的一个乡村地区,传统范围包括朗屏邨及元朗创新园,西面毗连天水围新市镇。




横洲原指元朗旧墟西面一处濒海的小山岗,其西北面与丫髻山遥遥相对。沧海桑田,现时这个山岗已变成内陆小山丘,但在古时却是三面均为泽地包围,远看像座横于海上的山岭,横洲之名因此而来。
现时横洲的主要村落“横洲六村”虽以横洲为名,但其实更靠近区内另一座名为猪黄岭的山岗,而横洲路则是位于元朗安宁路朗晴邨侧。
历史
横洲之名最早见于康熙廿三年杜臻著的《粤闽巡视纪略》。而道光二年阮元《广东通志》的“兵制”中提到“横洲汛:兵十名”。
清朝时,新界西部的村落成立一个地方自卫互助组织“达德约”,全盛期有多达170多条成员村落,并有“三山二郁一洲”之说,所谓“三山”即屏山、山厦和横台山;“二郁”是蚺蛇郁和扫管郁;当中“一洲”就是横洲。1899年大英帝国透过《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从清朝租借新界;同年3月28日,“达德约”发动“抗英揭贴”,行动遭到英国军队镇压,村民死伤惨重,当中来自横洲的有9姓36男4女,其名字刻在达德公所正厅的石碑之上供后人敬仰。1940年代末,地方人士以“达德约”为基础,于1949年组成“屏山乡乡事委员会”,横洲各条乡村亦加入为成员。
村落

横洲由多个乡村组成,属于屏山乡。随着城市化影响,原本昔日的耕作生活亦多已消失,而各村落亦多改建成各个丁屋,不少外来人迁入,旧有的农村风貌亦消失殆尽。
- “横洲六村”
- 东头围
- 中心围
- 西头围
- 福庆村
- 杨屋村
- 林屋村
工业
风俗
屏山乡横洲六村仍保留太平清醮的习俗,每八年举行一次,对上一次是在2021年1月25日至1月28日。
著名地点
发展公屋争议
![]() | 此章节需要扩充。 (2017年1月1日) |


2013年房屋署研究在横洲一幅达33公顷的棕地上兴建公屋,预可兴建1.7万个单位。不过屏山乡事委员会、乡事派以至地区人士以交通难以负荷为由反对。到2014年经过修订,将兴建公屋用地移至横洲南边的绿化地带用地和斜坡,唯可建单位减至4000个,人口由5.2万减至1.23万。但改变后反而影响近400名村民,指房署未有任何具体的安置及赔偿安排,批评政府“放过棕地,破坏绿化地”。[1]朱凯廸质疑政府向乡事派和商家低头,更涉及新界黑势力,指是“官商乡黑勾结”。[2]
2016年9月21日,政府举行记者会就横洲发展公屋计划公开更多详情。时任财政司司长、身兼土地供应督导委员会主席的曾俊华澄清,横洲和皇后山发展专责小组在2013年6月底召开会议,小组要求督导委员会跟进横洲发展项目;当时他正外访,未有出席会议;土地供应督导委员会并无作出将横洲项目分期执行的决定。[3]时任特首梁振英于同一记者会上表示,为免拖累整个计划,因此在2014年1月27日自行决定优先发展第一阶段4,000伙单位,同时押后第二期建屋计划。梁亦表示,17,000伙单位目标维持不变。记者会尾声时,梁突然哽咽,表示要感谢公务员,又指觅地建屋“粒粒皆辛苦”。[4]
2017年5月2日,地政总署张贴收回土地公告,收回共79幅私人土地,涉及面积约3.5公顷,落实第一期发展计划。[5]收地通知期在同年8月3日届满,区内3条非原居民村(包括:凤池村、杨屋新村和永宁村)住户要求与特首林郑月娥和运输及房屋局局长陈帆对话,要求原区安置。同时批评政府仍未安排上楼,亦无交代赔偿方案,担心无家可归。[6]
2020年3月,立法会通过18亿元元朗横洲第一期公屋发展的工地平整及基础设施工程拨款。到同年7月15日,地政总署在凤池村、杨屋新村及永宁村3条非原居民村正式展开收地程序,告示称该处将于7月29日开始陆续清拆,并要求村民于当日前迁离。据政府数字,有258户居民受影响,当中有130户已获安置,另有52户未获任何安置,其中80户不符合安置资格[7]。横洲绿化带发展关注组联同村民监察地政总署的行动,并举起横额请愿。影响村民表示希望保留乡村生活,会继续留守[8]。有未获安置村民盼望有个居所,但仍未有安排,认为政府制造住屋问题[9]。
2020年7月29日早上,地政总署连同警方逾百人开始进行入村清拆,有未获安置的年老村民看见自己的家被工人手持大铁钳清拆,感到徬徨无助。元朗区议员黄伟贤、区国权、黎国泳、梁德明及立法会议员朱凯廸均有场声援留守村民,其中区国权认为政府应暂缓收地,并尽快安置村民[10]。
2021年4月28日早上,警方封锁三村的出入口,村民及其后到场的记者均不得入村。留守居民遭截水电[11],有村民曾向警员表示欲入村取回个人物品,均被拒绝,双方一度争执。此外,亦有机动部队人员在朗屏一带截查人士。[12]
区议会议席分布
由于横洲人口稀少,所以往往跟邻近的屏山划为同一个选区。
年度/范围 | 2000-2003 | 2004-2007 | 2008-2011 | 2012-2015 | 2016-2019 | 2020-2023 |
---|---|---|---|---|---|---|
整个横洲 | 屏山北选区
|
注:以上主要范围尚有其他细微调整,请参阅有关区议会选举选区分界地图。
交通
参见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