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山·逸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山·逸仙》是美国华裔作曲家黄若作曲,以普通话演唱的三幕歌剧香港歌剧院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委约创作。庄梅岩创作歌剧剧本。歌剧以孙中山宋庆龄的爱情为主题,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1]

黄若写了西方乐团和中乐团两个版本。西方乐团版原本于北京首演,但被取消,中乐团版于香港首演。他之所以写了两个版本,“是感兴趣于探索东方和西方的影响怎样改变作品”。[2]他说道:

歌唱由不同乐团伴奏,便会显出不同的音质。在我的作品中我喜欢用一个词“融合”(integration)。我的目的不是要人指出“这部分是西方的,那部分是东方的。”这些对我来说只是表面。我希望将各种的影响混和融合,产生一些新的东西,但我作曲时不会有意地尝试用东方和西方的元素。我写出我想写的,出来的不论是什么,都表现出我的个性和影响。[2]

对于这歌剧的音乐,选出这歌剧作北美首演的圣达菲歌剧团的总监Charles MacKay,将黄若的风格描述为“很原创和惊人的声音”,又说视这歌剧为“一种中国的美声”。[3]

Remove ads

演出

香港歌剧院和纽约城市歌剧团的VOX Contemporary American Opera Lab计划合作,以音乐会形式在2011年5月14日在纽约大学Skirball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演出歌剧第一幕。

歌剧的西乐版本原本定在2011年9月在北京首演,随后由香港歌剧院制作的中乐版本,于2011年10月13日在香港文化中心首演。但是北京的首演后来被取消。当北京的演出进行全本彩排时,“8月底共产党的领导传话:9月30日的歌剧世界首演……要无限期押后。”外界有猜测与政治审查有关。[4][5]

纽约时报记者Nick Frisch评论取消演出对音乐的后果:

这次的中断在现实中已感受到,一个有参与制作的消息来源说:“他们预期歌谱的西乐版会在北京被收紧和删剪,然后才用来给香港中乐团编曲,”所指的是将在香港首演伴奏的中国乐器乐团,“我们必须在修改歌谱,配合新的音色的同时,把歌谱删剪。”[4]

2012年8月,圣达菲歌剧团宣布2014年夏季乐季进行歌剧的北美首演,作曲家黄若也有出席。歌剧以普通话演唱,导演为James Robinson。演唱者中包括一些香港首演的成员。[6]这次演出的是修订了的版本,使用了中国和西方乐器,因为北京没有演出西乐版,所以这次“其实是世界首演”。[3]北美首演于2014年7月26日举行。莫华伦本来要再次演唱主角孙中山,但他在首演当月突然退出,理由是“工作冲突令他要回到亚洲”,主角由Joseph Dennis代替。[7]

Remove ads

角色

更多信息 角色, 声域 ...

参考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