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集(1920年4月—2003年6月1日),曾用名“高之汲”、“高之企”、“方纪”、“方无忌”,生于陕西榆林,中华民国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记者、编辑。[1]
生平
1920年4月,高集生于陕西榆林,青少年时期曾先后在天津、北平、陕西求学,受革命思潮的影响,参加学生运动。1938年秋,在西北联合大学学习时,在该校的中共地下党支部领导下,阅读马列主义等书籍,印刷传单,出版墙报,参加歌咏队、话剧团的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并且组织同学赴农村宣传抗日。1940年春,高集加入中共的外围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2]
1940年6月,高集由姑父张季鸾介绍到重庆《大公报》工作,自此开始新闻生涯。此后至1948年,历任重庆《大公报》记者、编辑、采访主任、驻南京办事处副主任、上海《大公报》本市新闻版主编。进入重庆《大公报》之后,在该报的中共地下党员徐盈、子刚的帮助下,迅速和中共中央南方局以及《新华日报》的人员建立了密切联系,为中共做了许多工作,获得周恩来的肯定。1941年至1942年,奉中共中央南方局指示,兼任读书出版社《学习生活》杂志责任编委。在重庆任职期间,除为《大公报》采写时政新闻以外,还以笔名“方纪”、“方无忌”在《学习生活》杂志发表时政及经济评论。[1][2]
抗日战争胜利后,高集采写国共和谈及政治协商会议新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及民主派的呼声,揭露了中国国民党破坏和平、压制民主。在较场口事件中,因为在《大公报》披露事件真相,遭到国民党当局点名警告。1945年夏,经萨空了、辛志超介绍,分别加入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并且担任中国人民救国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及宣传委员会副主任,积极反对中国国民党一党专制,呼吁民主建国。[1]
1946年4月,高集调任《大公报》南京办事处副主任,继续进行时政报道,并且受驻南京的中共代表团委托,协助做中国国民党上层人士及英国、美国记者的统战工作,被范长江称为“我们在南京的耳目之一”。1946年6月,高集和浦熙修到南京车站采访赴南京请愿的上海民主人士,结果与请愿代表一同被中国国民党派出的打手殴打成重伤,成为“下关惨案”的受害者之一,周恩来等中共人士亲赴医院探视这些伤员。 1947年6月,中国国民党在中国各地搜捕进步人士,高集遂撤往上海,担任上海《大公报》夜班编辑。1948年春,在担任编辑之余,还为香港《大公报》撰写通讯,介绍中国国民党统治末期的情况。[1][2]
1949年2月,天津《大公报》在中共领导下改组为《进步日报》,高集担任《进步日报》社务委员兼编辑主任。1950年4月,高集经范长江提议并介绍,来到《人民日报》任职,此后直到离休,历任《人民日报》文教组副组长、政法组副组长、西方部副主任、国际部副主任、人民日报海外版领导小组成员。[1][2]
1950年4月,高集来到《人民日报》,起初从事文教政法方面的报道。1950年9月,开始从事国际新闻报道,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受到冲击,为时达16年。1956年,高集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50年代末至1960年代中期,高集随中国政府代表团或者新闻代表团先后出访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不少国家,参加了第二届亚非会议等国际会议。在中共中央和《人民日报》社编委会的领导下,参与组织并且撰写了许多国际问题社论、评论员文章、署名文章,主要有关朝鲜问题、世界和平运动、日本问题、越南问题、老挝问题等等。其中,1961年至1962年,在为期半年的有关老挝问题的日内瓦会议前期,高集撰写了数十篇犀利的通讯,后来收入《看莱蒙湖这面镜子》通讯集,被范长江称赞为可与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相媲美。除了为报纸撰稿以外,高集还参与了中共中央若干重要文章及文件的起草和撰写工作,例如1958年为中共八届二次会议撰写了关于美国经济危机的报告;1960年参与为国务院总理周恩来访问缅甸起草长篇讲话稿;1962年至1963年参与起草了《再论陶里亚蒂同志和我们的分歧》及“九评苏共”的第五篇;1964年受中共中央书记处指派到新疆调查边民外逃事件,撰写了长篇报告;参与起草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的外交政策部分。[1][2]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高集遭受残酷打击和严重迫害。经周恩来亲自过问,1972年高集终于恢复工作。此后他先后在《人民日报》评论部、记者部担任评论员、记者。其间,他曾参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的社论起草工作;他走访基层的工厂、农村,撰写消息通讯;他还在上海筹建记者站并担任首席记者。[1]
1976年粉碎“四人帮”之后,高集拥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支持拨乱反正。他积极撰写了审判“四人帮”的消息及通讯。1981年至1983年,被借调到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参与了若干大案要案的调查并且起草调查报告。由于工作十分出色,1982年他作为列席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1]
198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成立后,高集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及答辩委员会成员。1985年,高集参与《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筹备,为成功创办中国首张对海外发行的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做出很大贡献。1985年,《人民日报海外版》正式出刊后,他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负责该报的言论及副刊,直到1988年离休。其间,为扩大该报的影响,他还曾赴美国和日本活动。[1][2]
家庭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