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高子 (孟子弟子)
孟子弟子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高子,一说名宋,一说名齐,又说为行,生卒年不详。战国时齐国人,孟子弟子,曾离开孟子改学他道[1]。相传《诗经》由孔子传授给子夏,再传授给高行子,王应麟认为高行子就是孟子弟子高子[2]。在《孟子》书中有另一位被孟子称为高叟的高子,无法确定两者是否为同一人[3]。
生平
孟子因与齐宣王理念不合而离开齐国时,曾被齐国人尹士批评,高子将尹士的批评转告孟子。孟子则表达了自己对施行王道的深切期许,尹士听了之后很惭愧[4]。
高子曾因向道未明,离开孟子改学其他学术。孟子告诫他说,山间小径常走就会变成大路,但如果几天不走就会长满茅草,今天高子的心就是被茅草阻塞了[5]。
高子曾认为禹时的乐声胜过周文王时的乐声,因为禹时的钟钮都像是快蛀断了一样。孟子则认为这点不足为据,就像是城门前的车轨较深,也不是一两匹马的力气所造就的[6]。
高子(此处孟子称其为高叟)曾说《诗经》中的〈小弁〉是小人之诗,公孙丑以此语问孟子。孟子认为高子的解读过于固执,〈小弁〉之所以显得怨恨,是因为作者想要亲近其尊亲,此正是“仁”的表现[7]。
称号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